本报讯(记者 李瑞才)父亲打工时从脚手架上摔下,造成高位截瘫;母亲身患肺癌,终因救治无效撒手人寰。从12岁起,坚强女孩谢宇慧就带着截瘫的父亲艰难求学。5年来,她边上学边照顾瘫卧在床的父亲直到今年考上郸城一高……9月12日,本报率先报道了我市郸城县汲水乡仵庄村的坚强女孩谢宇慧带着截瘫父亲求学的感人事迹,引起了省内外媒体的高度关注,一时间,《中国青年报》、《东方今报》、《大河报》进行了跟进报道,新华网、人民网、央视网、大众网、新浪网、腾讯网、大公网也纷纷进行转载,网友的跟帖量达到了数千条,纷纷盛赞谢宇慧是“慧坚强”、是周口的女版“洪战辉”。
“谢宇慧这样的爱,恐怕比海还深,比天地还大。这种爱透着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让人感动,让人敬仰和崇拜。”在看到人民网的转帖后,一位网友连称,新闻媒体把谢宇慧的爱比作女版“洪战辉”是恰如其分的,一点都不夸张。因为一个人的爱,首先应当体现在对亲人的爱。爱自己的父母,爱自己的兄弟姐妹。这是最基本的爱,是爱的基础,爱的根基。如果遇到家庭的不幸,能够撑得起家庭重担的子女,那是人间大爱之美。
看到新华网的转帖后,一名网友也毫不吝惜赞美之词,盛赞谢宇慧是“慧坚强”。他认为,在家庭遇到重大挫折和困难时,作为一个女孩不是逃避责任,而是勇于担当,把方便让给哥哥,她的爱太真实、太伟大了……央视网、大众网、新浪网、腾讯网、大公网的网友也纷纷跟帖称,“‘慧坚强’的事迹太感人,她才12岁就开始带着父亲求学,勇敢无畏地挑起了家庭重担,这样无私的爱不能用金钱来衡量,是用多少金钱也买不来的。”
如果说谢宇慧是不幸的,但在接二连三的打击面前,坚强的她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学会了自强、自立,她用自己的身体撑起了这个摇摇欲坠的家。反过来,谢宇慧同时又是幸运的,在困难来临的时候,她没有被社会遗忘,母亲去世后,村两委号召全村老少给她家捐款捐物,并为他们全家办理了低保;学校不仅减免了他们的学杂费,还组织师生捐款解决他们的生活问题;班里成立了帮扶小组,分别在学习、生活等方面帮助谢宇慧;爱心义工更是不远百里,给她送来了钱物和关怀……世间有那么多的爱,在默默地托举着谢宇慧,社会各界的关爱就是她的“主心骨”。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谢宇慧有了自己的坚守与执着,有了社会各界的关爱,她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