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沙颍文艺
 
 
 
2013年7月26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写作比拼的是耐力
——访河南省文学院专业作家孙方友
王艳

  “我们周口人有比较浓厚的平原情结。”“我们不能与别人比精明,只能比扎实、比耐力。”“要写经得起摔打的作品,要比谁的作品能够经得住岁月的考验”……在“周口作家群”崛起现象座谈会上,著名作家孙方友一番激情的发言,让大家见识到了他的开朗、真爽和幽默。

  孙方友,四十多岁进城,在小镇里住了近半个世纪,干过的行当也多,种过庄稼,当过养路工,挖过河,喂过牲口,也卖过豆腐,在公社和县宣传队演过样板戏,1972年还去过新疆,上深山伐木,去窑厂打土块……这些别人眼中的苦难经历,都被他一笑而过。然而,从初中毕业的农家子弟,到写了600余篇笔记体小小说的著名作家,其中必有很多不为人知的艰辛。

  “写作比拼的是一种耐力。文学这条道路,就意味着成名前要耐得住寂寞,成名后要经得住名利的诱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缓慢才是成功的捷径。你花10年写成一部作品,比起那些10年写5部却流传不下来的人,你可能更接近成功。任何时候,都不必去羡慕别人,也不要轻视自己,珍惜我们曾经拥有的和正在追求的,就是胜利之本。”孙方友说,“当作家可以有虚荣心,那就是要写出好的作品。你有了生活积累,又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宽阔的艺术视野,再加上你有天生的灵性,又有后天的修为,定能硕果累累。当你能耐着性子,写出一两部力作,在文坛崛起便指日可待了。但是不要忘记,这就是耐力与缓慢的结晶。”

  作为一个成功的作家,孙方友对于生活、对于写作有着自己的见解。他说,当一个作家生活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一定要走出去。纵观历史,很多大诗人的诗作都是“走”出来的,像李白、王维等。所以,他希望新一代作家能够走出去,在外面的世界中获得更广阔的视野和多元的视角,为自己的创作注入更多生机和活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专题、专栏等信息资料,均为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中华龙都网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00-2006 Www . zhld .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创建文明城市 打造美丽周口
   第04版:教育视界
   第05版:社会民生
   第06版:商水新闻
   第07版:沙颍文艺
   第08版:西华新闻
和作家陈世旭的一次对话
家乡故土滋养周口文学
写作比拼的是耐力
鹦鹉随想
图片新闻
夏夜
周口作家群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