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宋朝诗人黄庭坚曾说:“一日不读书,尘生其中;两日不读书,言语乏味;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然而,在社会日趋经济市场化的今天,人们的思想大多充盈了金钱与娱乐,而日渐冷落了读书,甚至还找出种种不读书的借口。
前不久,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的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12年我国18至70周岁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4.9%,人均纸质图书的阅读量仅为4.39本。据调查显示,“没时间读书”成现代人阅读率下降主要原因。笔者以为,所谓“没时间”,只是人们不愿读书的借口。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有时间网上冲浪,有时间侃天说地,有时间休闲、逛街、看电影……却没时间读书,未免太过可笑。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挤总是有的。再忙的人,再忙的时候,只要有工夫吃饭和睡觉,都可以挤出点时间读点书。哪怕是上厕所、睡前、坐车的工夫,都可以随手拿起书本读上一读。
拿“没时间”当借口的人,其实早已疏远了读书或根本不在意读书,如果在乎读书,多忙都会在时间上优先安排。如果一味痴迷于“读易松间,谈经竹下”,未免流于形式主义,而不知读书之真味。我们应发挥北宋欧阳修的读书“三上”精神,即枕上、马上、厕上,善于利用零星时间挤和钻,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把读书当成乐趣,坚持不管多忙,可以不吃饭,但不能不读书。
除“没时间”外,还有人以“书本太贵”、“读书无用”等为理由来给自己不读书找借口。殊不知,唯有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人类最可怕的不是物质的匮乏,而是精神的贫瘠。若要精神富有,只有读书、唯有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