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10月16日,市政协召开中心城区文化产业月协商座谈会。部分政协委员和市民代表围绕中心城区文化产品、文化旅游、艺术团体、画廊业及“周末公益剧场”等进行了发言,发表了各自的见解,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现将座谈会上委员和市民代表的发言摘登如下。
推进文化产业集聚发展,提高文化产品生产能力
发言人:市政协委员、民革周口市委秘书长 韩莉
我市文化资源丰富,发展文化产品条件优越,但也存在发展规划滞后,品牌良莠不齐,文化产品生产企业项目落实较难等问题。
为此建议:
1.整合资源,加快推进文化产业集聚发展。如:规划建设关帝庙明清文化风情街、民俗文化一条街、书画艺术、古玩民俗大市场等一批体现中心城区历史特色、传统工艺、风土人情、民俗文化的特色街,整合传统资源,开发相关产品。
2.提高产品创意和科技含量,加快培育龙头企业。根据《周口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全市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精神,提倡创新创意创造,加大产品科技投入,加大培育知名文化产品力度,以国风文艺中心、华威民俗博物苑、汝阳刘、周口兄弟动漫等文化产品生产企业为依托,加快培育一批文化产品生产龙头企业。
3.制定优惠政策,加大对文化产品生产企业的扶持力度。建议由政府牵头,文化、规划、国土、税务等相关部门参与,制定出台优惠政策,在用地、信贷、税收等方面,加大支持扶持力度。
加快中心城区文化旅游产业开发步伐
发言人:市政协委员、市广播电视台台长 王海山
我市中心城区旅游景点开发不足,除关帝庙、中华五千年,大家能想到的景点并不多,旅游产业规模小、散、弱、差问题突出。
为此建议:
(一)尽快出台周口市中心城区旅游具体发展规划并抓紧实施。一是打造滨河两岸风景带,沿河打造“沙颍河生态滨水风情游憩带”,为市民和游客提供生态长廊、文化长廊、风景长廊、休闲长廊。二是在沙颍河北岸以关帝庙为中心,倾力打造以文化旅游为主题的仿古街区,建设规划书画古玩城。三是统筹打造东新区文化旅游新亮点。充分利用周口兴旺塔、博物馆、体育馆、周口公园等现有资源,打造集文化、娱乐、餐饮、展览、休闲、健身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化旅游亮点。
(二)加大宣传,建设智慧城市。多方位对中心城区自然景观、文化底蕴、民族风情、旅游产品进行宣传。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维护社会安全秩序,确保商业游与休闲游客人放心旅游。结合智慧城市建设,发展我市特色医疗养老产业,打造周口休闲度假养老圣地。
(三)加强政府引导,拓宽融资渠道。强化旅游产业市场营销,编排独具地方民族特色和市场效益的文化旅游节目,不断提高景区的文化内涵和可观赏性。出台我市中心城区文化旅游产业招商优惠政策,引进知名战略投资商投资中心城区旅游产业。
加大扶持力度,推进艺术团体健康发展
发言人:市政协委员、市文广新局副调研员 李全立
近年来,中心城区艺术团体创排许多优秀艺术作品,如《老子》、《山城母亲》等作品在全国大赛中屡获大奖,对宣传周口,树立周口形象起到了较好的效果。但是,艺术团体在发展过程中,演员队伍青黄不接,发展经费紧张,缺乏专业的创编导、音乐、舞美、灯光、服装等方面人才,艺术生产能力不强等问题较为突出。
为此建议:
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结合我市实际,稳妥、慎重地推进艺术团体改革。要着眼未来,精心谋划艺术团体长远发展,积极争取上级扶持力度,不断增强自我发展实力,着力将艺术团体打造成立足当地,面向基层,满足广大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专业艺术团体。
2.加强引导和改革。坚持公益性,体现文化产业以市场为主导,公共文化服务以政府为主导的原则,激发艺术团体的生机与活力,不断提高他们在活跃地方文化、满足群众文化生活方面的独特作用,切实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优质健康向上的精神食粮。大力推进艺术团体内部改革,改革人事管理制度,实行公开招聘、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积极培养优秀年轻职演员,努力建设一支业务通、专业精、深受群众喜爱的高素质艺术团队。
3.增加资金投入,提高艺术团体自我发展能力。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离不开财政投入,不能把文化体制改革简单地理解为经济上完全“断奶”。要将政府对国有艺术团体的投资由创作环节转向演出环节,把拨款变为演出后的补助和奖励,多演多补、少演少补、不演不补。
多措并举促进中心城区画廊业繁荣发展
发言人:市政协常委、市文联主席 李泽功
目前,中心城区已成为全国四大书画交易集散地之一,进入了一个艺术市场的繁荣期,金帝、鸿远、永和等拍卖公司已成为河南书画拍卖市场的主力军,当代书画拍卖成交率居全国之首。但是,在中心城区画廊业发展过程中,主要依靠自发的市场机制和行业内人士的经营和维护,缺乏政府统一规划和政策扶持,存在专业水平低、规模小、组织散、竞争同质化、支撑体系缺失等问题。
为此建议:
1.尽快出台有关扶持政策。建议由市政府牵头,市委宣传部、民政局、文广新局、财政局、发改委、文联等部门联合出台《关于支持加快发展周口书画市场的意见》等政策措施,为繁荣我市文化艺术市场提供政策保障。
2.打造周口艺术品市场,形成品牌特色。市委、市政府要规划建设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为画廊业的发展搭建良好平台,形成规模效应,促进品牌建设。
3.成立权威鉴定机构。由于经营艺术品利润可观,一些人为谋取暴利,制作赝品,会严重侵害收藏者的权益,侵犯艺术家的名誉,造成艺术市场的混乱,交易信心不足。建议有关部门组织建立足够权威的鉴定机构,提高行业健康发展水平。
4.成立画廊业协会组织。周口画廊业大部分单独经营,各自为政,不利于画廊业发展壮大。在这方面山东青州市就做得比较好,成立了全国第一个画廊协会组织,为全市画廊业提供服务,使得青州艺术市场在全国同行中销售第一,成为全国艺术品市场的“风向标”。我市中心城区的画廊已有100多家,建议尽快成立周口市画廊业协会,整合优化画廊业资源,规范画廊业经营秩序。
5.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建议借鉴山东潍坊的经验,加大对画廊业的金融扶持,潍坊市通过贷款贴息、项目补贴和以奖代补等方式,支持重点书画产业项目建设;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对书画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画廊协会与潍坊银行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联合推出艺术品融资服务,在金融文化联合发展平台建设方面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措施,积累了成功的经验,取得了显著成效。我市也应出台相关扶持政策,搭建银行与文化艺术市场融资合作平台,开展一系列授信业务,拓宽书画产业资金投入渠道。
发言人:市民代表 杜忠义
由于多种原因,我市中心城区丰厚的文化资源未能充分整合,历史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在文化产业日益发展的今天,大力发展中心城区文化产业,已成为当务之急。为此建议,一要整合中心城区文化市场,打造新的民间文物艺术品专业市场。二要加大对文化市场的扶持力度。尽快出台我市对文化产业扶持的相关政策,鼓励相关文化产业人士积极创业。三要出台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或意见,重点保护我市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四要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出我市对促进民办博物馆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五要在民办博物馆和文化产业用地、资金、税收、服务保障等发展方面,建议政府予以扶持。
发言人:市民代表 王羡荣
“周末公益剧场”是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主办,市群艺馆承办,各个艺术团体参加的群众性文化惠民大餐,被文化部评为“群星奖”和“全国公共文化示范项目”,从2005年4月至今,已举办314期。但是,当前存在一些问题不容忽视,一是除国家补贴外,没有其他收入,运转经费困难凸现;二是节目质量有待提高,雷同现象严重,对市民的吸引力下降。建议主管部门,一要多请名家名角,想方设法多演好节目,用更多优秀的文艺作品吸引人、鼓舞人、教育人。二要争取社会赞助和广告收入,合理使用国家财政补贴,确保这一文化品牌越办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