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条街72个专业市场
王爱民
清朝中叶,康熙完成了“平三藩、治河、漕运” 三件大事,京杭大运河从此畅通无阻。江南上京的皇粮船可以经山东直接进京,不必再绕周家口。但因水运而发展起来的民间贸易却使周家口越来越繁荣。
商业的繁荣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遍布于周家口三岸的主要街道,几乎全是商业街。当时周家口有72条主要街道,每条街就是一个专业市场。故周家口又有“72条街72行”的说法。一类是以经营的商品命名的街道。如卖糕点果品的果子街,卖粮食的坊子街,卖山货的山货街,经营金银货的德货街,经营京广杂货、颜料的三义街。另一类是以加工的商品命名的街道。如打制铜器的打铜街,榨油的油坊街,纺麻的麻线街,制皮革的皮坊街,制胡弦的弦坊街,染纸的作坊街,制竹器的筢子街,打铁的丁字街等。箭道街当年主要是为淮军打造兵器的。每一条街上都有许多家手工作坊,规模大的,前店后厂;规模小的,如一间铺面,那既是作坊又兼门店。在清代,周家口南北两岸分属两个县管辖,南属商水县、北属淮阳县。因此,周家口的许多商业街是南北岸对称的。如南北两岸都有顺河街,南北两岸顺河街的人都纺麻线;南岸有坊子街卖粮食,北岸也有坊子街卖粮食;南岸有丁字街打铁,北岸有小桥街打铁;南岸的老街开布行,北岸的老街也开布行;南岸有牲口市,北岸也有牲口市。就连“红灯区”,南岸有万贯街,北岸有后三义街。
航运的繁荣带来了各行业的兴盛。码头装货需要麻袋,拉船需要纤绳,于是沙河两岸的顺河街兴起了纺麻织袋的加工业;码头上卸货转运需要仓储,于是仓储业和以搬运为主的“脚行班”应运而生。南岸万贯街、北岸后三义街的“翠香楼”、“怡红院”里,住着来自扬州、苏州的歌妓。每当华灯初上,街上车水马龙,院内笙管齐奏,那些巨商富贾、土豪劣坤、纨绔子弟在这里一掷千金,寻欢作乐,常常通宵达旦。有人曾写诗描述那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生活,其中有“花柳多情地,笙歌不夜天”之句,把“柳巷笙歌”列为旧时周家口的八景之一。娼妓是商品经济的产物,是社会的弊病,但从这个侧面可以反映当时经济的繁荣。
在三岸的商品交易中,尤以粮食、牲畜交易为大宗。乾隆年间,周家口有大型粮行28家、粮坊80余家,每年从周家口水上运出的小麦、大豆、芝麻约为60万石以上,价值120万两白银。当时,淮宁(淮阳)县每年的税收总共是10.2万两,上交河南藩司和中央户部9.2万两,县衙留1.05万两。河南省各府县留支的税收总额约为100万两。周家口一年粮食的贸易总额比每年全省各府县财税收入的总和还要多出20多万两。其他各行业的贸易价值更是无法计算。周家口牲畜交易全国闻名,两岸共有牲口行180多家,从业人员4000多人,高峰期每天交易量近万头,是全国最大的牲畜交易市场,古有“北有张家口,南有周家口”之说。白天,南岸、北岸的坊子街,每天买卖各种粮食的马车、牛车、独轮车数千辆,装卸各种粮食的大小船只上百艘;南岸、北岸的牲口市,万头攒动,人流不息,热闹非凡。夜晚,两岸店铺、酒肆林立,灯火辉煌;河面上舟船簇聚,渔火点点。清朝初年周家口南岸,建有一座雄伟壮丽的普济寺,正殿楹柱上有当时举人杜耀德(字兰谷)题的对联:
灵毓颍川潮,历五十三参奥义,众生普渡;
唤醒尘世梦,听一百八杵钟声,大地同闻。
寺内僧人每日敲钟三次,每次一百零八响。每到夜晚,钟声清越,穿透夜空,三岸可闻。大有“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江南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