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时评·理论
 
 
 
2015年5月11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计划·变化·电话
刘忠全

  某县计划搞一次纪念活动,开始要求各基层单位准备“五个一”:一场文艺晚会,一个座谈会,一堂传统课,一期宣传栏,每人做一件好事。当各单位正按计划行动时,有人指出“这是搞形式主义”,于是领导机关就匆忙把计划改为只搞一场文艺晚会。而当大家刚把文艺晚会准备就绪,电话里又传来某个领导干部的指示:“搞一场演讲比赛就行了。”就这样,基层辛辛苦苦的准备工作被一句话冲掉了。基层的同志只好叹息:“真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变化赶不上电话。”

  这种对领导机关工作计划缺乏严肃性、科学性的抱怨声,在许多单位都能听到。怎样认识这个问题呢?

  计划,属于人们的主观认识。由于人的认识的局限性,计划可能不符合或不完全符合实际。因此,人们总是要随着客观形势的发展变化,而适时部分调整,甚至全部改变原来的计划。一点也不“变化”的计划是很少的。

  但是,许多基层同志抱怨的“计划赶不上变化”,不是说的随着客观情况变化而必须改变的情况,而是指某些领导机关盲目制定计划和随意改变计划。一切客观事物的变化并不是没有规律、神秘莫测的,只要我们认真了解实际情况,多方听取群众意见,是完全可以制定出比较符合客观实际的计划来,使计划“变化”减少到最低程度。但我们有些领导机关工作计划却常常是“娃娃的脸,六月的天,说变就变”。这是什么原因呢?

  制定计划缺乏调查研究,这是一。毛泽东同志指出:“指挥员的正确的部署来源于正确的决心,正确的决心来源于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判断来源于周到的、必要的侦察和对各种侦察材料的联贯起来的思考。”制定某项工作计划前,首先要明确这项工作的目的要求,知道完成这项工作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了解广大群众对这项工作的基本看法和态度,弄清这项工作与其他工作的关系,等等。这些,就需要深入调查研究,并把各方面的情况“联贯起来思考”。许多盲目性很大的计划,却是在不调查研究、不了解“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凭想当然,闭门造车搞出来的。

  某些领导有家长制、“一言堂”的作风,这是二。工作计划是要如实地反映客观实际的,人们不能以个人的好恶而随意改变它。但是有的领导爱搞个人专断,总觉得自己高明,常常不管是否切合实际,不顾别人意见,他认为可行的,就得马上改。报载,某县8年换了4位县长,县政府机关办公楼也就跟着改建了3次,像这种“一个将军一个令”的现象,实在是要不得的。

  俗话说:“吃不穷,穿不穷,计划不周必受穷。”过日子是这样,做工作也是这样。一个基本正确、相对稳定的计划,是做好工作的重要前提。随意地改变工作计划、瞎折腾,可就是一种灾难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会因此付诸东流,更不用说造成下面多少忙乱现象了。难怪基层的同志叫苦说:“苦不怕、累不怕,就怕领导随便改计划。”

  (作者单位:西华县委政法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专题、专栏等信息资料,均为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中华龙都网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00-2006 Www . zhld .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 闻
   第03版:民生·专题
   第04版:时评·理论
   第05版: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第06版:周口文化
   第07版:国内新闻
   第08版:国际新闻
浅谈依法治国的哲学基础
图片新闻
计划·变化·电话
适应新常态 解决新问题 谋求新发展
话说批评难
保持忧患意识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担当
欢迎来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