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末春初为多见,患者多以15岁以下儿童为主。麻疹以发热、流涕、咳嗽、眼结膜充血、口腔黏膜柯氏斑及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为主要临床表现。易感者感染麻疹病毒后约有90%左右发病。若无肺炎、喉炎、脑炎等严重并发症者,预后良好。患者患病后获得的免疫力持久,多数人可终身免疫。35年前没有麻疹疫苗时,几乎全部儿童都会受感染而发病,全球每年平均有3亿人发病,死亡700-800万人。麻疹疫苗接种后,麻疹发病率已明显下降。
麻疹是由麻疹患者在传染期内通过空气飞沫播散,传染给易感者的。目前认为麻疹患者是本病唯一的传染源,发病 前1-2日至出疹后5日内均有传染性,尤其是潜伏期末期和出疹早期的传染性最强;退疹期已基本无传染性。传染期内,患者的口、鼻、咽、眼结膜分泌物,痰、尿、血液特别是白细胞内均带有病毒,当患者打喷嚏、咳嗽、说话、哭闹时,病毒即随同呼吸道分泌物的飞沫被喷出,与空气混合,形成气溶胶颗粒,以后随着空气的流动迅速播散开来。如果易感者吸入了这种带有麻疹病毒的空气,即可被传染。
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聚集场所,人口密集,一旦出现疫情,很容易造成传染病的暴发流行。据有关统计,我市每年都有学校及托幼机构麻疹等呼吸道传染病暴发和流行报告,学校及托幼机构报告的呼吸道传染病疫情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数的一半以上。当前,正值麻疹等呼吸道传染病流行高峰季节,学校及托幼机构应采取以预防接种疫苗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对麻疹患者尽可能地早期诊断、早期隔离治疗,切实做好麻疹等传染病的防控工作。
1.落实晨检等制度,加强疫情监测。各学校、幼儿园应开展学生、幼儿晨检工作,落实学生、幼儿缺课、缺勤登记报告与管理制度,随时掌握学生和幼儿传染病发病动态。晨检中发现发热、出疹病例,要立即通知学生家长带患病学生到正规医院治疗,切实将“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麻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及时报告疫情,做好隔离和消毒等各项应急处置工作,严防疫情进一步扩大蔓延。
2.抓好儿童接种证查验,做好疫苗应急接种。在麻疹等疫苗针对性传染病的高发时节,应与卫生部门合作,新生入校入园时更要严格把关,全面开展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对发现的漏种儿童,要采取有效方法,及时进行补种。在发生疫苗针对性传染病疫情以及出现流行征兆的地区,应在学校适龄人群中规范开展相应疫苗的应急接种工作。
3.加强健康教育,做好清洁消毒工作。学校和幼儿园应积极开展学校健康教育,宣传防治麻疹等呼吸道传染病的科普知识,引导学生和老师们养成“勤洗手、勤洗澡、勤换衣服、喝开水、吃熟食”等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体育锻炼,及时接种疫苗,增强广大师生预防传染病的意识。同时,在传染病流行季节,应充分利用学生和儿童离校、离园时间,每日对教室、玩具、被褥、课桌椅、卫生间、交通工具等共用设施进行通风换气、消毒,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搞好环境卫生,切断疾病传染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