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周口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全民创业工作,强力推进全民创业,全市创业氛围日益浓厚,创业环境更加优化,创业活跃度明显提升,创业带动就业成效显著。在推动全民创业活动中,我市涌现出了一批自立自强、顽强拼搏的成功创业者。2014年12月至今年4月,我市举办了第二届创业大赛。本届创业大赛分为报名、预赛和决赛3个环节,报名和预赛在16个赛区组织实施。创业大赛自启动以来,得到了全市创业者的积极响应。2015年1月16日至2月10日,各县(市、区)进行了创业大赛预赛工作,从各个行业中选出的101名创业者当选为周口市第二届创业大赛创业之星。同时,在101名创业之星中选拔出24名优秀选手参加市创业大赛组委会组织的决赛,最终大学生村官商水县天力葡萄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耀获得一等奖;刘建飞、黄国胜、刘四平获得二等奖; 秦爱华、杨才良、张坤、王莉、付春生、周军伟获得三等奖。
张耀 29岁,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2009年9月被选聘为大学生村官,现任商水县邓城镇团委副书记、兼任邓城镇许村行政村党支部第一书记。
2010年春天,张耀在工作中发现,邓城镇沙河南岸的土地肥沃,是沙质土壤,水源充足,很适合种植葡萄。再加上邓城是千年古城,离川汇区和商水县只有十几公里,在这里发展特色观光农业有着较优越的历史区位优势。但种植葡萄需要大批资金,于是他找来好友叶天力一起合作,成立了商水县天力葡萄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他们到重庆涪陵区葡萄种植基地考察后,增强了种植生态葡萄的信心。
张耀等人带着信心回到商水,在邓城镇许村沙河边租了130亩地。他们在这块示范园里种的有玫瑰香味、茉莉香味、水蜜桃味、荔枝味、菠萝味、草莓味、樱桃味、牛奶味等特色无公害葡萄。这些葡萄从6月到10月相继成熟,这样既减轻了销售上的压力,又能让游客在不同的时间吃上不同口味的葡萄,同时丰富了邓城千年古镇的旅游项目。
经过努力, 2012年年初葡萄挂果,亩产效益达8000元以上,去年正式进入丰产、稳产期,销售收入达到400余万元。目前,在他的带动下,周边乡村发展特色果蔬种植1860余亩。生态观光果园的建成,为发展特色农业、现代农业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5年来,张耀的事迹被中央及地方的新闻媒体多次报道。他先后荣获“周口市十大优秀青年”并获得“周口青年五四奖章”,“河南省优秀大学生村官”等荣誉称号。
刘建飞 29岁,本科学历,出生在有着“妙笔之乡”的千年古村落——项城市孙店镇汝阳刘村。周口市川汇区十四届人大代表,现任河南省御笔坊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建飞高中毕业后,跟随父亲学习制笔技术,不到20岁,就掌握了祖传的毛笔全套制笔技能。2004年,他进入项城汝阳刘笔业有限公司工作,担任制笔技师,之后又担任销售经理。2006年,他随父进城创业,把毛笔的生产和经营从乡村发展到城市,迈开了创业的第一步;2012年,教育部下发文件,要求全国中小学生开设书法课。他抓住这一商机,将业务重点由礼品用笔转向学生用笔,抢占全国十分之一以上的市场。公司与武汉、北京两家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并在川汇产业集聚区建设全国学生用笔生产基地。为适应毛笔的工业化、规模化大生产,公司集中人力物力研制开发了先进的梳毛机,劳动生产率提高20倍以上。公司还与200多家农户签订了合作协议,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办法,统一生产销售,带动家乡人民致富。目前,公司年产毛笔500万支,年销售额2000多万元。2014年12月,他还带领团队,代表河南省文化企业去了宝岛台湾,让御笔坊产品大放异彩。
目前,御笔坊毛笔远销全国各大中城市和数个国家,走上了复兴之路,产品先后获得“中华老字号”、“河南省名牌”、“河南省著名商标”、“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称号。
黄国胜 1970出生,当过工人,干过交警,当过艺术广告公司总经理,承包过工程项目,2010年创办周口华发农牧有限公司并担任公司总经理,2013年9月与合伙人吕钢投资500多万元,建设了标准化日光温室21座,从事反季节蔬菜种植,创办了淮阳县豫港岸种植专业合作社。
2013年9月,黄国胜、吕钢等人考察了山东寿光蔬菜生产后,结合淮阳实际,以每亩1100斤小麦的标准在王店乡范老家流转土地300亩,从事蔬菜种植。在淮阳县农业局的帮助下,黄国胜等人和土地流转户签订了15年的长期土地流转合同,成立了淮阳县豫港岸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一次性投资315万元,建成了半地下的双坡式日光温室21座,占地面积105亩。在蔬菜种植的同时,合作社也重视粮食生产,种植粮食195亩,销售粮食40万余斤。
合作社不断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落实了民主管理制度和盈余分配制度。合作社高度重视产品的专业生产及农产品的质量合作工作,以黄瓜、粮食生产为主,注册家庭农场,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范经营。合作社常年销售额260多万元,净利润60多万元,合作社成员年收入8万余元。合作社常年雇用土地流转户42人,每人每年增收2.5万元。
作为合作社的总经理,黄国胜想让越来越多的群众进行土地流转,加入合作社,共同努力把合作社建成具有一定规模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
刘四平 汝阳刘金凤毛笔厂厂长。因小儿麻痹导致右腿残疾。他15岁师从汝阳刘毛笔65代传人刘家荣学习传统制笔技艺,立志传承三千年毛笔传统工艺,弘扬五千年民族文化精髓。他聪明好学,技艺精良,18岁便自办毛笔厂,后长期担任汝阳刘笔业技术总监,并被推举为汝阳刘毛笔协会会长,为“妙笔之乡”汝阳刘村赢得了良好声誉。
本着“弘扬传统毛笔文化,把金凤毛笔厂建成残疾人温馨家园,让残疾人体面就业,有尊严生活,幸福快乐”的原则,2010年3月,在项城市政府和各级残联的大力支持下,他着手创建金凤毛笔厂。目前企业建设初具规模,产品出现供不应求的喜人局面,前景光明。
立足河南,向外发展,是金凤毛笔厂的未来发展战略。对内立足省内中小学书法教学低端市场,实现省内5%的市场占有率;对外针对书画高端市场生产高端礼品笔。作为一个残疾人,一个汝阳刘毛笔技艺的传承人,金凤毛笔厂厂长刘四平热爱残疾人事业,对残疾人充满爱心。想到河南省有700多万残疾人,未能就业的残疾人还有上百万人,他决心造福残疾人,把自己的工厂办成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让更多的残疾人学会一技之长,实现长期稳定就业。
在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 2015年该厂计划分两期培训残疾人160人。金凤毛笔厂将积极发挥全省残疾人培训基地的示范作用,把金凤毛笔厂打造成周口乃至全省的残疾人创业基地。
秦爱华 秦爱华内衣连锁店创始人,企业发展的领航人,企业文化的发起人。2012年,秦爱华当选为周口市政协委员。2014年,秦爱华家庭被评为“河南省五好家庭”。
1990年,秦爱华在周口市纺织品批发市场下海经商,1997年进入豫东地区最大的批发市场——荷花市场,2005年1月在周口市育新街开设第一个秦爱华内衣连锁店。截至今年4月,公司拥有43家内衣连锁店、4个童装店、2个化妆品店,销售网络覆盖川汇区、商水县、项城市、淮阳县、扶沟县等5个县市区,安排就业人员200余人。
为了让企业做大做强,秦爱华始终坚持为顾客着想的经营理念,以品质好、低价位、物超所值和热情待客、诚实销售、周到服务为宗旨,销售的各类商品都是精心采购的,让消费者买得满意,买得放心,真正感受到购物的乐趣。她以感恩和孝道作为公司发展的主旋律,倡导和教育员工爱顾客、爱孩子,爱身边所有的人,懂得孝敬老人。为此,秦爱华的公司成立了爱心委员会,每月到员工家里开座谈会,并给优秀员工的父母发感恩金。每逢节假日,她和爱人闫新建都带领公司高管到员工家送福利,看望有困难的员工家属。目前,企业已经形成员工爱公司,公司信任员工,员工在公司就像在家里一样,个个以公司为家,以公司为荣的良好氛围。秦爱华在做好经营的同时,不忘奉献社会,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组织员工先后多次为灾区捐款捐物,为商水县魏集镇小学送图书、书包,开展联谊活动等。
杨才良 沈丘县贝尔亮烛业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曾从事各种行业,包括仓库管理、市场开发、部门经理等,积累了大量创业经验。
在对蜡烛市场深入调查和研究后,杨才良于2011年正式创办了沈丘县贝尔亮烛业有限公司,安排60余人就业。
蜡烛制造业在国内,尤其在内地,属于相对新兴产业,很多生产技术上的难点,都需要自己攻克,从机器设备的设计、加工到产品的研发、销售,杨才良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勇于创新的理念,不断钻研相关专业知识,乐于接受并学习新兴理念,以顺应时代发展。经过5年的不懈努力,在全体员工的紧密团结和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他逐步走出了一条切合公司发展实际的创业之路。
公司的产品种类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高,主要产品有生日蜡烛、牙签蜡烛、圣诞节蜡烛、情人节蜡烛、公仔蜡烛、宗教蜡烛、数字蜡烛、婚庆蜡烛,以及各种个性化私人定制蜡烛。
如今,公司在不断地探索中稳步发展,已经逐渐形成了一套科学完善的生产销售模式。
公司现有生产线两条,网络营销及传统营销同时进行。凭借过硬的质量,公司已经发展成为国内蜡烛行业的一股新兴力量。产品远销欧美、日本、南非、东南亚各个国家及地区,得到国外客商的一致肯定。随着客户的积累及市场的开发,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必将更加美好!
张坤 2009年大学毕业,现任河南旭升帽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郸城县第九届政协委员。
他大学毕业后,把自己创业的领域选在礼帽的生产和销售上。2010年10月,带着从亲戚朋友那里筹集的200多万元资金,他回到家乡,开始了自己的创业生涯。
创业虽然艰难,但他不改初衷,最终换来公司发展一片阳光。2013年,该公司出口订单20多万美元,2014年就达到110多万美元,今年的出口订单有望突破300万美元大关。2013年,该公司在郸城县巴集乡成立第一分公司,年产帽胎100万顶,带动就业112人。2014年,该公司在郸城县钱店镇成立第二分公司,年产各种时装帽80万顶,带动就业66人。
随着人们对时尚生活的追求越来越高、对西方文化生活的接纳越来越多,作为时尚、大气、尊贵与展示气质和内涵的载体——礼帽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
围绕从“创业”到“创新”的主线,张坤制订了公司发展计划:到2016年年底,设立的标准化厂房建设,通过ISO9000和ISO14000体系认证。这几年他已经培训农民工350多人次,就业员工的月平均工资达到了3500元。今年,他的目标一是标准化厂房建设和改造,改善员工生产和生活环境。二是完成产品创新团队的建设,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争取在今后5年时间内成为全球毡帽单一品种最大制造商。
王莉 28岁,2008年毕业于上海东亚管理学院,现任郸城县城丰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
她大学毕业后,干过出纳,担任过车间主任,也具有了关于纺织、服装方面的业务能力。通过在纺联的实践和市场调查,她认为服装加工行业有一定的市场前景,决定回乡创业。作为一名刚踏入社会不久的青年,资金并不丰厚。通过亲戚、朋友和同事,她筹集到了150万余元,在郸城县产业集聚区领导关心和个人的努力下,她开始了创业路,开创了现在的城丰服饰有限公司。公司现有电脑平缝车320台、双针机35台、三线拷边车15台、五线拷边车10台、套结机3台、钉扣机5台等,安置就业工人120人,年销售收入1620万元,税收38万元。公司主要产品销往深圳、杭州、南京、郑州等地。
由于服装行业多以OEM为主要业务,按订单准时交货成为服装厂商一个必备要素,一个企业要做强做大,信誉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公司以前网络生意没开始的时候,生意相对好做,现在网上做生意、价格及距离上成了一个问题。服装加工厂要找到自己加工的优势,突出特点,从小客户做起,留住每一位合作的客户,通过产品质量去赢得客户信任。做生意要学会销售,学会构建自己的客户群,选择适合自己的客户,走出去,带进来,看看别人做的好和不好的理由。
作为一个创业者,王莉深刻体会到创业的艰辛、痛苦和迷茫,但她在创业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正能量,在服装行业冲出重围,筑造辉煌。
付春生 毕业于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现为项城市大学生村官。他真心融入群众、服务基层一线,主动为驻村经济发展出谋划策。2011年,他组建了项城市花园绿沅种植专业合作社,致力于金银花种植,金银花红茶、黑茶的研究开发,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项,连续5年被评为“优秀大学生村官”,他的事迹多次被国家、省、市级媒体报道。
2008年,付春生报名参加了项城市大学生村官的选聘,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被录用,担任项城市高寺镇白衣阁行政村村委会主任助理。走马上任后,10日内他就走遍了该行政村所有农户,了解到当地有种植中药材的传统,但缺少技术指导,市场开拓不够。付春生结合自己所学的药用植物专业知识,对当地中药材种植现状进行细致了解后,他决定采取以种植、加工、销售金银花为主,适时发展多种相关产品为辅的“一主多辅”的发展模式,逐步带动全村农户增收致富。
为了让药材的销路更广,解决种植户的后顾之忧,他曾六进北京、七下安徽亳州,联系药厂和药材收购商。在他的努力下,与北京一家大型药厂和亳州的6家药材收购商达成药材保护价收购协议。
目前,在专家的指导帮助下,付春生组织研发的“忍冬”保健茶系列产品,已经在市场上小有名气。
经过7年的摸爬滚打,让付春生深有感触:“农村种植业要想长久发展,必须解决好种什么、怎么种、产品卖给谁的问题。要解决这三个问题,需要大量有知识、懂市场、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加入。”
作为大学生村官,付春生在创新创业的道路上,无怨无悔地走下去。
周军伟 1978年生,西华县田口乡田口村人,现为西华县金丝路编制有限公司法人代表。
西华县金丝路编制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多元化股份制有限公司。生产的座垫是一种以天然亚麻丝、涤纶丝为原料,纯手工编制的纯天然、环保型夏季专用产品。公司拥有日产近400套的生产能力,产品销售由原来的散户向郑州、北京等大中型城市的专业汽车座垫批发市场集中,积极参加浙江、郑州、北京等地的专业汽车座垫展销博览会,通过这些交易展示平台,增进了同行业的沟通,交流了经验,提升了公司的生产、设计加工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为留守妇女、老人、失业人员等闲散劳动力提供了近2000个就业岗位,实现了村民不出家门就可就业的梦想,达到了他们在农忙时节干农活、闲暇之余编织座垫挣钱的愿望,解决了他们既能挣钱又能照顾家庭的难题。
随着网络销售的快速发展,西华县金丝路编制有限公司与时俱进,与“淘宝”、“聚划算”等网络销售平台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该公司拥有编制机近300台、4台并丝机、50台电动缝纫机等主要机器设备,1800余平方米的生产车间,工人302名。
周军伟表示,作为公司法人代表,以做行业榜样,收获金色希望为目标,逐步培养发展一批技术型、专业型更强的年轻复合型人才;以人为本,把公司打造成一个年产5万套座垫、销售额突破1500万元,净利润200万元以上的区域性龙头行业。
张 耀 商水县天力葡萄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刘建飞 河南省御笔坊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黄国胜 淮阳县豫港岸种植专业合作社
刘四平 项城市孙店镇金凤毛笔
秦爱华 河南省秦爱华服饰商贸有限公司
杨才良 沈丘县贝尔亮烛业有限公司
张 坤 郸城县河南旭升帽业有限公司
王 莉 郸城县城丰服饰有限公司
付春生 项城市花园绿沅种植专业合作社
周军伟 西华县金丝路编织有限公司
范智恒 周口市祯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孟金华 周口市西西里婚纱摄影
易卫华 周口市紫罗兰印务有限公司
靳小彪 周口市泽良塑料制品厂
周明华 周口市川汇区凯迪数码影像设计中心
张海州 周口市德信酒品商行
杨 泱 周口市丰收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张军利 周口市名匠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马志刚 周口市ABC童装童鞋专卖店
袁中华 项城市河南千一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蒋光明 项城市范集昊风箱包礼品厂
张刘明 项城市新土地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
凡高源 项城市季季丰农资专业合作社
马东科 项城市吉源木业有限公司
袁雪锋 项城市诺艺礼品有限公司
李 瑞 项城市登喜鸟家纺生活馆
田保民 项城市雨鑫食品有限公司
张海洋 郸城县百利得皮件有限公司
高子彬 郸城县海兰养殖专业合作社
高国权 郸城县育升源养殖有限公司
刘德领 郸城县远达工贸有限公司
杨依搏 郸城县河南泉凉夏日食品有限公司
李小伟 郸城县周口众乐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信 锋 郸城县同信畜牧科技有限公司
韩中成 太康县一口福食品有限公司
王桂芳 太康县平安养殖专业合作社
赵亚东 太康县庆丰收种植专业合作社
王 雁 太康县南湾湖大酒店
孙 彬 太康县牧乐福蛋鸡养殖专业合作社
张玉涛 太康县联农种植专业合作社
宋传衡 太康县前锋厨卫精品店
王高峰 太康县三木办公文具
桑传中 太康县传中副食
孙 岩 沈丘县杰瑞槐山羊良种繁育场
郭 凯 沈丘县大自然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
王海东 河南省利邦新型材料厂
晏鹏城 沈丘县城邦源建材有限公司
马秋华 沈丘县粗粮小厨
刘景坤 沈丘县上佳食品厂
陈 伟 沈丘县永盛服饰有限公司
普秋玲 沈丘县绿之源家政服务有限公司
王 超 淮阳县新天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有限公司
李建刚 淮阳县创新电子科研所
王 超 淮阳县恒旭蔬菜种植合作社
焦美玲 淮阳县曹河乡明瑞贤家庭农场
张述林 淮阳县河南丰源醇植物油有限公司
王建国 淮阳县建国种植专业合作社
刘素玲 淮阳县清坊制品厂
祁法勇 淮阳县成伟农牧有限公司
刘恒星 淮阳县恒星养殖专业合作社
刘美荣 商水县富粮网袋厂
李金童 商水县周口奥奇实业有限公司
王朋飞 商水县瑞丰食品厂
张 轲 商水县翠园种植专业合作社
雷文娟 商水县绿色牧业有限公司
姜 华 商水县百通纺织有限公司
魏龄云 商水县忆航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位永齐 商水县魏集镇超齐农民专业合作社
史俊超 商水县姚集乡俊超养殖基地
李子齐 扶沟县齐辉食品有限公司
李桂玲 扶沟安达鞋业有限公司
张刘创 扶沟县创奇大豆食品厂
杨海旺 扶沟县旺达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史志勇 河南省天骄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史伟利 扶沟通力汽车修理服务有限公司
周凌霄 扶沟县雁周花卉园艺场
王鹏博 扶沟县扶亭路鹏博超市
杨云党 扶沟县崔桥镇威铭缸盖厂
杨春丽 西华县丰祥服饰有限公司
王大旗 周口市金固门业有限公司
叶 蕾 西华县周口万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张建伟 西华县天一家庭农场
梁云霞 西华县光辉面业有限公司
崔慧杰 西华县以纯服饰
李艳春 西华县营发养殖种植合作社
刘小建 西华县刘家湾速冻食品有限公司
蒋红良 黄泛区农场绿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杨建初 黄泛区农场金锐磨辊拉丝有限公司
张宝山 黄泛区农场思达连锁超市
韩清磊 周口人家酒店管理有限公司
李永生 周口市老磨坊粮油食品有限公司
邓华伟 河南面包爵士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张山恩 周口市超越科技电子有限公司
赵春晖 周口市颖水物业服务有限公司
贾生全 周口市翔耀食品有限公司
杨全忠 周口市藏岗坡生态园有限公司
苏 磊 周口九远建筑机械有限公司
李永忠 周口市大铁牛车辆有限公司
宋 卉 周口市宋卉百货批发站
赵 启 周口市众优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葛 青 周口港区物流产业集聚区葛青外墙保温材
料经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