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考研复试的结果陆续公布,周口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2011级的18名“考研学霸”,分别考取了吉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重点高校。这个消息让大家对周师刮目相看。
“抱团”考研成功的例子在周口师范学院并非首次出现。2013年,周师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物理学专业西苑2号楼409宿舍的6名女生全部考上研究生,并且其中5人被“985”项目院校录取。2014年,周师数学与统计学院再现6朵金花,西苑11号楼205宿舍的6名女生也全部考上研究生。
这些“考研学霸”为何屡屡出现?其原因是什么?记者近日到周口师范学院一探究竟。
互帮互学 共同进步
共同学习的宿舍氛围是她们考研成功的秘诀之一。为了养成自律自觉的习惯,避免外界干扰,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3个宿舍的网线在考研的那段日子里一直处于断线状态。2011级应用化学专业121宿舍的苗敏说:“很多同学把我们的宿舍戏称为‘幽灵宿舍’,那是因为在考研的那段时间里,我们宿舍的人每天都是6点起床,一直到晚上10点才回宿舍。我们把一天的时间和精力都奉献给了自习室和图书馆,只有在中午吃饭的时候才可以稍微放松一下。”张晓彧感慨地说:“那段时间,学校餐厅中午放映《甄嬛传》,我们一边吃饭一边看,就当是放松了。”刘华接过话茬说:“考研与高考相比,难度虽然不及高考,但你承受的压力仍然很大,内心受到的煎熬也更多。一个宿舍的同学全都报考研究生,第一可以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第二可以互相监督和相互鼓励;第三可以集体探讨难题,共同提高。在考研期间,如果谁的考研信念是因为受不了苦而发生动摇,宿舍成员就多方鼓励她坚定信念。如果宿舍里谁今天睡了懒觉,或者谁今天没有学习,宿舍成员就给她做‘思想工作’,大家共同进步。”
学风优良 成绩突出
良好的学风是她们考研成功的基石。周口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始建于1975年,于2002年开始招收第一届本科生。目前,该院开设有化学、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材料化学4个本科专业,在校生有1210人。
周师化学化工学院院长王子云告诉记者,首届本科毕业生冷瑜婷是考研学生中一个非常好的典型。2006年,她报考了郑大的研究生,以有机专业课145分(满分150分)第一名、总分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被郑大录取,师从吴养洁院士硕博连读,并于2011年毕业留校任教。此外,该院在2010年考研中再次大放异彩。当年,该院共有168名毕业生,其中报考研究生138名,录取118名,且超过75%的学生进入到“211”工程以上重点高校继续深造。报考人数之多,考上人数之多,令人惊喜。今年,该院共有毕业生308名,考取研究生135名,也取得了较好成绩。
该院党总支书记谢建平认为,这些成绩的取得与该院良好的学风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高校对学生管理松散,刚刚从紧张的学习中脱离出来的大一新生就会放任自流,多玩乐,少学习。该院针对这种情况,加大了对大一新生的管理力度,他们刚一入学,该院就召开迎新大会,向新生灌输专业思想,引导他们做好自己的大学生涯规划,激励他们好好学习、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
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培养创新意识及团队精神,引导大学生自主学习专业知识及技术应用,该院针对不同专业,每年都分别举办说课大赛、化学实验技能大赛、化工实训操作技能大赛等。这些大赛的举行很好地培养了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了他们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较好地实现了毕业与就业的无缝对接。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该院还设有科技创新项目基金和论文奖金,用于鼓励学生参与老师科研项目、申报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和实验室开放项目。仅2014年,有学生参与的在SCI、核心等公开学术刊物上发表专业研究论文44篇,其中以学生为第一作者的论文10篇,充分展示了在校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潜质。
该院推出的一系列措施,不但让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形成了优良的学习氛围,而且让学生得到锻炼、得到提高,为考研及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老师辅导 精心系统
指导老师的精心辅导是“考研学霸”产生的重要支撑。王子云告诉记者,该院对考研相当重视,不但采取有效措施,而且指导老师也有帮助学生考研的一整套措施。
对于高年级学生,该院一直实行“分类培养”模式。对于高年级毕业后不同意向的学生,该院实行不同的教学管理模式, 并特意为有考研意向的学生分配专业的指导教师,在备考、初试、复试、调剂等整个考研过程中,分阶段有序地为他们提供备考、择校等相关的专业咨询与指导。此外,该院还组织大二、大三和大四的学生召开考研经验交流会。学生在交流会上相互鼓励,并交流考研心得体会,达到共同进步。
谢建平说,指导老师对考研都有一套完整的系统,不论学生想报考什么样的学校及想报考什么专业,指导老师都有一整套的指导方案,学生只要按照该方案有条不紊地学习,一般都能心想事成。
苗敏告诉记者,有了指导老师的支持,她考研非常顺利。她的成功包含着学院领导及各位辅导老师的心血。
学风归根到底是学生对待学习的思想态度和行为表现,它通过学习目标、学习态度、学习纪律、学习方法、学习兴趣、学习效果等具体地反映出来。良好学风的建立和形成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综合治理。化学化工学院优良学风的形成源于整个周师的大环境,是整个周师学风的具体体现。
人才培养 成效显著
周师优良学风的形成源于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在人才培养观念上,周师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积极推进由传统的知识体系传授到注重能力培养的转变,着力强化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使学生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创新能力,又具有较强的就业适应能力、发展后劲和空间。基于此,周师始终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作为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第一要务。为此,周师探索实施了“(4-X)+X”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是在分类培养基础上的分段培养,根据专业特点,将课程进行分类,建立课程模块。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就业方向合理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学习模块。这种人才培养模式适应了学生的就业需求、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的需要,真正体现了因材施教、因需培养。这样一来,老师心中有底,学生学习兴趣浓,优良的学风很快形成。
在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下,周师取得了显著成绩。近三年来,周师学生参加全国和省级赛事,共获国家级奖励109项、省级奖励375项;在2012年、2014年“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网络虚拟运营创业专项赛决赛中,连续两次位列河南高校第一名,并两次获得河南高校唯一的全国一等奖;连续多年在全国机器人大赛、电子设计大赛、建模竞赛、软件工程大赛中获得一等奖等奖项;学校连续7年在河南省教师教育专业教学技能大赛中荣获团体一等奖;毕业生考研率持续保持在20%左右,考取特岗教师人数始终位于全省同类高校前列。音乐舞蹈学院学生斩获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最高奖;受政府委托,美术与设计学院学生为扶沟、淮阳、商水设计的城镇建设规划作品已被当地政府采纳。
我们相信,有了良好的学风,再加上肥沃的土壤,“考研学霸”还将连绵不断地产生。我们更相信,在周师成功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下,会有更多的学生再次实现梦想。我们坚信,在周口师范学院党委领导的带领下,经过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一定会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专业人才,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