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周口文化
 
 
 
2015年7月6日 星期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曾国藩周家口平捻》开讲

  本报讯(记者 王朝辉) 7月5日,由周口报业传媒集团、周口报业昌建地产MOCO新世界主办的文化大讲堂系列之周口故事第九讲,在昌建MOCO新世界售楼中心开讲。周口历史文化研究学者王爱民用其多年搜集、整理、研究曾国藩与周家口的资料与成果,讲述了曾国藩在周家口的这段人生经历。 

  曾国藩是近代中国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满清王朝开国200多年来重用的第一个汉人,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就是这样一位响当当的人物,在他政治生命最辉煌的时期来到了豫东名镇周家口,并且在这里住了147天。关于这段历史,史料记载很少。曾国藩为什么来周家口?是什么时间来周家口的?周家口为什么成为他政治军事生涯中的“滑铁卢”,使他遭到“寄谕责备者七次,御史参劾者五次”、最后沮丧地离开周家口?他的到来为周家口留下了哪些值得记忆的东西?拂去历史的尘埃,讲座透视了这段既给周家口带来荣耀,又给周家口带来灾难的往事。

  曾国藩出生在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一无背景,二无家学,却在短短几十年间扶摇直上,先后出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位极人臣,在清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际力挽狂澜,扶大厦于将倾,再造中兴之世,被誉为“中兴名臣”。 他给后人留下了许多不可思议之处:一个文弱书生却组建了晚清最具战斗力的湘军,将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镇压下去;一个功高震主让慈禧太后寝食难安的重臣,却能在功成名就后全身而退;一个在镇压农民起义时大肆屠杀的“屠夫”,却在个人修身养性上达到了“圣人”的境界,成为晚清最后一个理学大师;一个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人,却成为洋务运动的先驱,为中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基础。特别是在周家口的这段历史,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清朝末年的剿捻,使中原名镇周家口成为军事重镇而一举名扬全国,在以后的岁月中,周家口因属水陆交通要塞而一度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刘铭传率领的淮军在与捻军的交战中,因被夺去三千战骑到蒙古买马,剩余两千匹在周家口销售,奠定了周家口成为名躁全国的骡马交易市场的基础;周家口南岸的箭道街当年曾因为淮军打造兵器,而后发展成为一条专门生产铁制品的手工作坊专业街,新中国成立后,这条专业街上的手工业者以互助合作的形式,组成周家口的铁业合作社,周口的机械制造、铸造工业都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刘铭传的淮军号称“十八营”,至今,沙颍河两岸、贾鲁河西岸的许多村庄都是以“营”命名的,当年这些地方正是刘铭传所率领的淮军驻扎兵营的村庄;商水县城附近的曾庄,至今还流传着曾国藩祭拜先祖曾参的故事,他的“天下曾姓是一家”和尊老敬老的言行举止,成为发扬传统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美谈,他的疾恶如仇、惩恶除霸,弘扬了正气,传承了法制理念,维护了一方平安;曾国藩和李鸿章给慈禧太后、同治皇帝的奏疏碑文,曾镶嵌在周家口张家祠堂,为研究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周家口一带虽是捻军活动比较频繁的地区,但限于当时条件,所存史料不多,两通碑文,言简意赅,内涵丰富,是不可多得的珍贵文物;在与太平军的战斗中,曾国藩曾经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但小小周家口却是他政治军事生涯中的“滑铁卢”,表现了周家口人民不畏强暴、勤劳智慧、敢于斗争、不怕牺牲的英勇气概,这种英雄的精神穿越时空、薪火相传。

  通过王爱民的讲述,听众可以从中借鉴曾国藩的担当精神、中庸思想、勤勉韧劲、修身品格。

  周口文化栏目将陆续登载《曾国藩周家口平捻》的故事。

  周口报业传媒集团

  MOCO新世界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专题、专栏等信息资料,均为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中华龙都网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00-2006 Www . zhld .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 闻
   第03版:民生·专题
   第04版:时评·理论
   第05版:广告
   第06版:周口文化
   第07版:国内新闻
   第08版:国际新闻
一言难尽话收藏
图片新闻
石磨,呼噜呼噜转……
《曾国藩周家口平捻》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