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淮阳中学特色办学答记者问
记者 刘华志 王珂 通讯员 楚士杰 文/图
编者按:
高考在即,此时此刻或许您正为自己或孩子人生中这次重要的考试全力准备着。为方便考生和家长了解高中办学情况,近日,记者走进百年名校——河南省淮阳中学,访问淮阳中学校长高远征。
记者:高校长,淮阳中学文化积淀深厚,建校114年来一路凯歌,名重豫东,请您介绍下学校的基本情况。
高远征:淮阳中学始建于1903年,是豫东地区首屈一指的百年名校,首批24所省级重点中学之一,省级“示范性高中”,省级高中“宏志班”承办学校,省级文明单位,全国“和谐校园先进学校”,北京大学“博雅计划”推荐学校,清华大学“新百年领军计划”推荐学校,北大、清华、中科大、哈工大、浙大、武大、南开、复旦等20多所全国著名高校指定“优质生源基地”。淮阳中学连续30年保持省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2016年跻身河南省最具办学特色十大教育品牌、全国百佳智慧教育特色学校,2017年入选“中国学科竞赛500强中学”。
学校占地总面积150亩,分为教学区、办公区、运动区、生活区,校园环境优美,文化氛围和书香气息浓厚,是莘莘学子求学的乐园。2017年,新建一栋1万多平方米的标准化综合楼已投入使用,将进一步满足学生学习、阅读需求。
记者:淮阳中学是一所百年名校,教师队伍素质高、责任心强获得教育界的公认,各级部的师资配备均衡,没有学科教学“短板”,您能说具体一点吗。
高远征:我校现有教职员工569人,特级教师4人,高级教师209人,研究生学历教师152人,是一支专业素养高、师德师风好的优秀群体。近年来,2人当选全国优秀教师,1人当选全国师德标兵并出席河南省第九次党代表大会,3人被评为省优秀教师;4名青年教师被河南省教育厅聘为特约教研员;11人次在省级优质课、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在全国“和谐杯”说课大赛中有18人次荣获一等奖。
淮阳中学始终坚持把师德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要求广大教师“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将德育工作融入到教育教学教研工作的一点一滴,充分调动学校、社会、家庭三方教育力量构筑德育体系。
学校每年邀请众多全国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加强与名校、名师的沟通交流,培养骨干教师、打造骨干学科。学校通过“学科论坛、骨干教师人文示范课录课、星级人文优质课比赛、德育论坛、学科大讲堂、淮中大讲堂、读书分享演讲大赛、封闭教研、高端培训、高考备考总结”十项举措,对教师进行专业性的引导和促进,为建设一支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奠定了坚实基础,更为我校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强大正能量。
记者:多年来,淮阳中学的教育教学管理质量得到了社会的公认,但许多家长和学生对学校的管理仍然了解不多,您能具体介绍下吗。
高远征:我校对住校生实施封闭管理,有严格的请假制度,每天早、中、晚都有生活指导老师、班主任、值班老师关心检查住校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情况。早、晚自习一直都有教师辅导,随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为了让管理更加人性化,每周三、周日中午对家长开放,家长可以在中午给学生送饭,便于家长了解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情况。
近年来,我校的精细化教育教学管理得到充分加强。学校组织的考试实行交叉命题和网上阅卷,考试成绩信度高。学校质量管理部门对每次考试进行质量分析,对考试成绩落后的班级,对任课教师和班主任进行约谈,针对性指出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对教师实行末位淘汰制。
我们的教育教学宗旨是面向全体学生。在教学上,因学生个体存在差异,为照顾到每一名学生,我们采用分层教学。分层教学的意义在于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思维发展水平、智力和认知结构方面存在差异,确立不同的教育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既让优秀学生“吃得好”,又保证一般学生“吃得了”,同时也为学生个性发展与选择学习创造了良好环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发挥其最佳水平。
记者:在封闭式教学管理下,学校如何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
高远征:学校积极开展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和活跃校园文化。学生社团活动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经典诵读、读书交流演讲比赛、魅力主持人大赛、校园十佳歌手大赛、创意写作大赛、学生社团联合会庆元旦文艺汇演等异彩纷呈。每个班级建有“图书角”,每天有固定读报时间,每天名言名句进教室,在全校师生中掀起“好读书、读好书”的热潮,营造书香校园。我校还结合传统节日及革命节日开展各种特色活动,树立师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记者:学校对教师和级部负责人是如何管理的。
高远征:我校对教师实施优化组合,全员聘任。根据教师意向实行双向选择,学校聘任级部主任,级部主任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挑选责任心强,教学水平高,善于团结协作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同时,在学校全局意识指导下,分年级聘任任课教师。我们的理念是“教师的业绩应该在学校”,我校教师不得到校外兼职,不得对学生有偿补课,具有良好职业操守。
我校教学实施级部负责制,强化级部目标管理。学校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级部管理负责制,由学校聘任级部主任、级部副主任。各级部分成两个部,每个级部管理十几个班,级部之间有协作,更有竞争。级部的设置,使教育教学管理更加精细。学校对级部下达管理目标,级部对班级质量任务的落实和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学校对各级部进行综合评估,实施奖惩政策,增强教职员工的责任心,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
记者:淮阳中学“富洲部”的学生大部分都能被全国知名院校录取,其中不乏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知名大学。请您谈谈“富洲部”的组建和管理。
高远征:淮阳中学“富洲部”是以我校校友王富洲的名字命名。王富洲,1954年毕业于淮阳中学,1960年,成为世界上第一位从北坡登上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人。为了弘扬他“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精神,经王富洲生前同意,2011年秋,我校组建了由“宏志生”和“百强生”组成的“富洲部”。
“富洲部”全部实行小班教学,每班50人,任课教师均由学校优中选优。学校在教材选用、课程编排以及学生住宿、素质教育等方面,都给予最优的政策倾斜。比如:聘请学科专家为学生进行学科深度、广度的专业训练,科学营养的自助餐,四季如春的寝室等。
“富洲部”的教育教学管理施行单独管理,恪守“注重学生全面发展,鼓励学生张扬个性”的原则,在教学上贯彻“快、深、宽、全、细、效”的6字方针,在对学生教育上注重培养学生“规范、勤奋、创新”的优秀品质。
精细化的管理,高效的教学模式,让“富洲部”的学生综合能力更强,学习成绩更好, “985”“211”院校录取率达96%。
记者:据了解,淮阳中学的初中部已开办4年,请您谈谈初中部的教学和管理。
高远征:结合多年的高中教学经验,我们发现,初中毕业生在冲击优质大学上存在学习习惯的欠缺、人文素养的欠缺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欠缺,这些素养的缺失直接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影响学生将来人生的发展高度。着眼学生20年后的发展需要,我们认为初中学生需要补上这一课,让中学生更具人文情怀,更具发展底蕴。为此,为了提早培养出优质学生,让更多优质学生考上名牌大学,我们组建了淮阳中学初中部。
目前,初中部在校生600人,全部实行小班化教学。结合初中生年龄特点,以“厚德宽基重人文,养趣诱学提能力”为指导思想开展管理、教学等活动,着重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办学4年来,初中部的管理和教育教学效果得到了家长的认可,2016年首届九年级毕业生优秀率全县最高。
记者:近年来,大学的自主招生很受学生和家长青睐,为满足学生参加自主招生需求,淮阳中学都提供了哪些服务。
高远征:在自主招生政策上,我校占有优势。因为我校是北京大学“博雅计划”推荐学校,清华大学“新百年领军计划”推荐学校,同时,还是北大、清华、中科大、哈工大、浙大、武大、南开、复旦等全国著名高校指定的“优质生源基地”。在学习上,一方面我校定期邀请自主招生学科专家来校授课,一方面我校选派专业教师外出培训,另外,我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增加社会阅历提供机会。
2016年,淮中学子在“北大培文杯”“叶圣陶杯”、新概念作文等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中成绩优异,斩获全国一、二、三等奖百余座奖杯;在首届民航招飞体检中,我校有8名学生通过全面素质考核,占全省的五分之一。在第33届全国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复赛中,孙世坤同学获得河南赛区一等奖。这些成绩的获得,为学生参加自主招生提供了优势。
记者:据了解,淮阳中学的办学综合实力属全省一流水平,教育质量年年领先全市。请您谈谈近几年的教育教学质量。
高远征:淮阳中学作为河南省首批重点中学,经过长期的办学实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办学风格和育人模式,办学综合实力达到全省一流水平,特别是应届生质量在全市首屈一指,连续多年获得市、县主管部门的嘉奖,特别是近4年来,已向二本以上高校输送大学生上万名。
近年来,我校高考年年取得辉煌成绩。2013年,高考应届高中毕业生孙寒泊以684分位居河南省理科第一名,吴博文以666分(裸分)的成绩获得周口市理科第二名;2015年高考理科应届生张鹏宇以691分(裸分)的成绩,位居淮阳县第一名。2016年高考,淮阳中学实现了“文科成绩最好、北大清华录取人数最多、一本上线率历史最高”的3个突破,4年来,被“985”“211”工程院校录取1593人。
艺体教育形成学校特色。我校每年约有100多个艺体特长生获得高考加分资格,许多学生通过专业考试考入中央美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北京舞蹈学院、北京体育学院等顶尖艺体学院。
科技创新教育结硕果。我校成立了科技创新空间,以创新教育为主,以自主招生为契机,引领学生创新思想,启迪创意设计,指导论文写作、专利申请,组织参加科技创新大赛等。目前,我校吕纭慧、曹济堔、杨光照、刘旭4名学生已成功申请国家专利。
淮阳中学将为万千学子提供最优质的教学和最舒适的学习环境,让我们架起学校与家长沟通的桥梁,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家校共育,托起孩子美好的明天!
——淮阳中学校长 高远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