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夹山寺
夹山寺位于湖南省石门县东南约15公里处,原名“灵泉禅院”。
唐代公元870年兴建,宋、元、明、清各代屡加修缮。原来规模很大,从山门到大殿有“骑马关山门”之说,但几经沧桑,今仅存清代重建的大雄宝殿。
夹山寺因有奉天明玉和尚而名噪一时。今寺左大路西侧存奉天明玉和尚石塔墓。民国初年,章太炎受孙中山派遣作为“湘西劳军使”经此,访得了李自成《梅花百韵》诗五首。1980年,石门县文化部门在夹山寺附近获得了许多珍贵实物资料,如奉天明玉和尚墓志、明瓷骨灰坛、《梅花百韵》木刻板等,都说明过去和现在持奉天明玉即李自成之说者不无根据。今夹山寺一带还流传有“闯王殿”、“玉玺井”等故事。玉玺井传为李自成退出北京城时,将明皇室一颗玉玺带来夹山,因恐官府搜索而弃于此井。雍正间,有寺僧捞出,献于知县,知县转呈于朝,后人即称此井为“玉玺井”。与夹山寺相邻近的天门山,以及大庸、慈利、临澧等县城,都陆续发现一些和奉天明玉有关的文物资料,引起人们兴趣。据说李自成隐居夹山时,法名即奉天明玉和尚,在寺院最后一进院所专辟殿堂作为其住所,当地居民称为“金殿”。近年在其旧址重建殿堂名“藏经殿”,乡民仍称“金殿”。
(摘自《中华五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