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郭坤
本报讯 “我对慈善事业的理解,就是帮、帮……”昨日,86岁的张金诚老人在首届周口慈善大会上真诚、朴实的发言激起全场热烈的掌声。
昨天上午,首届周口慈善大会召开,会上隆重表彰荣获“周口慈善奖”的39个先进集体和117名先进个人,“农村孤儿助养项目”、“唇腭裂修复矫治项目”等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23个慈善活动项目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优秀慈善项目”。张金诚老人因长期参与慈善事业并多次捐赠而荣获“周口慈善奖”。
据了解,39个获“周口慈善奖”的先进集体中,30个集体慈善捐赠额累计在50万元以上,9个民间组织和社会公益性机构长期关心和从事慈善事业,表现突出。117名获奖先进个人中,29名慈善捐赠额累计在5万元以上,88名为慈善事业长期无私奉献爱心。
记者还从大会上了解到,截至目前,全市慈善组织已经发展到28个;参与我市慈善救助的慈善机构已经达到46个,涉及大陆、港澳台及海外;慈善捐助总量由2006年、2007年的570万元、958万元发展至去年的5991万元;我市开展的慈善公益救助项目达到63个,涉及救助对象的生活、就医、就学、就业等诸多方面。其中,“微笑列车”唇腭裂救治、“三个一”救助工程、“曙光行动”、“走进高中”等项目成为我市慈善事业的“品牌”工程。我市探索出了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慈善事业的成功经验,做出了实实在在的成绩,在全省全国都有很高的知名度。
大会特别强调,去年为支持地震灾区人民抗震救灾,全市上下迸发出高涨的捐赠热情,全市民政系统和各级慈善组织共收到捐款3955万元,为灾区人民重建家园提供了有力支持。
中华慈善总会常务副会长李本公、河南省慈善总会会长李志斌莅临大会并对我市的慈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李本公说:“1998年周口市慈善总会成立以来,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树立了欠发达地区发展慈善事业的典型。”
市委书记毛超峰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今日谈
人人可慈善
□王锦春
一说到慈善,人们立刻会想起比尔·盖茨、李嘉诚、姚明等大慈善家。的确,他们温暖了众多需要帮助的人。他们捐的钱物很多,知名度很高。不过,金钱有价,爱心无价。慈善不只是著名人士的事,也不只高薪白领的事,慈善是只要有爱心就能做的事。拥有爱心,人人可慈善。
在周口,人人可慈善的观念正逐步形成。昨天召开的首届周口慈善大会,对我市近年来的慈善成果进行总结:2006年:全市慈善捐赠总量570万元,2007年捐赠总量958万元,2008年捐赠总量已达5991万元。去年“扶贫济困一日捐”共募集资金70多万元。正是人人参与慈善,周口的慈善品牌才在全省全国叫响,探索出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慈善事业的成功做法;正是人人参与慈善,目前全市开展的慈善公益救助项目已经达到63个,涉及救助对象的生活、就医、就学、就业等方面。唇腭裂儿童露出微笑,白内障患者见到光明,贫困学子重新走进高中课堂,孤儿得到更多的关爱……这些都是爱心浇灌结出的果实。看到这些,每一个奉献过慈善之心的人,都应该感到高兴。
人人可慈善,做起来不难,既可参加集中捐赠,也可经常性捐赠;既可参加组织捐赠,也可自发捐赠;既可常规捐赠,也可应急捐赠。奉献爱心,随时随地,不拘一格。正在进行的2009年度“扶贫济困一日捐”活动,为我们表达爱心提供了条件。
慈善事业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人类爱心的生动展现。当前,改善民生,建设和谐社会,尤其需要人人慈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