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沙颍时评·综合新闻
 
 
 
2009年4月23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袁启玉:廉价劳动力方便市民

  □晚报记者 陈军强

  

  他们来自城乡接合部或乡下,平均年龄60岁左右,一辆普通的板车就是他们养家糊口的工具。他们日复一日地用脚步丈量城市的每一个角落。4月21日,记者走近这样一个群体,体验他们的酸甜苦辣。

  4月21日上午8时30分,在市区工农路与育新街交叉口,记者找到一个板车工的“驻地”。这里已经聚集了10多名板车工,他们各自坐在自己的车子上耐心地等待着雇主。记者走到单独停放车子的袁启玉面前,蹲在他身旁说明来意。听到要为他当帮手,体验他挣钱的艰辛,袁启玉便把记者让到板车上坐下,接着便攀谈起来。

  袁启玉说,他来自郊区的孟营村,今年57岁,家里6口人中只有他和儿媳妇有点收入。他从事板车工已经16年了,每月的收入不到500元。16年来,只要不是雨雪天气,他都会早早地来到市区,为家里的生计“卖力”。

  已是上午10时,还没有人来雇用。谈起每天的收入,袁启玉一脸无奈。他说,近3天来,他还没有挣到一分钱。但这还不是最差记录,有一次他连续一周都没有挣到一分钱。就这样,为了能接到活,袁启玉经常每天6时就从家里出来,有时来不及在家吃早饭,就在市区买点凑合着吃,每天都坐在那里傻傻地等。

  “我是孟营村第一个出来当板车工的,现在俺一个生产队拉板车的就有23人,年龄最大的今年已经73岁了。”袁启玉说。

  平时,很少有人与板车工打交道,只有当他们搬家或运送大件物品时,在不想花费太多钱的情况下,才会想到板车工。袁启玉说,只要有人前来询问,不管拉啥东西,只要能拉得动都会接下。今年3月份,他接了一个拉钢管的活,30根6米长的钢管从文明南路一工地拉到河北有3公里远,连装带卸才挣了30元钱。

  有时,他们也会遇到一些抠门的雇主。袁启玉说,上周,他和另外两名板车工受雇给工农中路一居民搬家,讲好的价格是每人30元,没想到把活干完,雇主只给了他们每人15元钱。他们不同意,想与雇主争辩时,不料雇主把钱往门外一扔,随即关了门。他们无奈之下,只好离去。

  一个上午过去了,没有接到一笔“生意”,一分钱也没有挣到,但袁启玉还在那里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专题、专栏等信息资料,均为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中华龙都网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00-2006 Www . zhld .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时政新闻
   第03版:沙颍时评·综合新闻
   第04版:社会新闻
   第05版:民生新闻
   第06版:法眼关注
   第07版:新闻视点
   第08版:国内看点
   第09版:国际看点
   第10版:体育新闻
   第11版:娱乐新闻
   第12版:文化周口
   第13版:好吃好喝
   第14版:科普
   第15版:地产·家居
   第16版:财经快递
提醒不如加强管理
做人不可丢了孝心
家中无人 突发大火
袁启玉:廉价劳动力方便市民
卫生部长陈竺:今年手足口病比去年来得早
打碎玻璃
丢掉文明
图书馆受“冷落”
网上读书“火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