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李瑞才/文
李 寒/图
9年来,他坚持不懈开展志愿服务,9年来,他做好事不图留名只为筑起河南诚信,9年来,他的名字已叫响首都北京。他,就是河南周口的一位普通农民——李高峰。“一粒草籽,春华秋实后,能长成一片绿茵;一个榜样,言传身教中,能带动一个群体。”2009年度感动中原组委会主持人用这样的颁奖词,对李高峰的感人行动进行评价。
求职遭歧视 用诚信打造好口碑
李高峰,男,41岁,扶沟县人。曾获“在京优秀务工创业青年”等荣誉称号的李高峰,虽然是一名普通农民,在北京从事的是不起眼的保洁工作,但他却是“河南在京务工人员环保志愿者服务队”的头儿,手下的740名员工,清一色的河南人。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他们中的140多人被选拔成为光荣的奥运会志愿者,还有20多人幸运地成为奥运会拉拉队员,走进鸟巢为比赛加油助威。
可就在9年前,“河南人”还代表着一个不文明、不诚信、不可靠的群体,求职时四处遭拒,也遭遇过籍贯歧视的李高峰当时对此现象意愤难平:“河南人有啥不好?!”2001年,李高峰进京两个多月了,工作的事情一直没有着落。有一次,李高峰和用工单位谈好了工作,可在办理入职手续时,对方看到他的籍贯是河南后,又婉言拒绝。为此,气愤不已的李高峰决定用诚信打造河南人的好口碑。
当年,李高峰租住在北京的朝阳区甘露园西里附近,那里人员复杂、治安混乱,居住环境脏乱不堪,附近的二道沟河因长年乱倒生活垃圾,变成了远近闻名的臭水沟。见此,李高峰在找工作之余,自己出钱买来工具,清理河里积存的垃圾。就这样,抱着“为河南人正名”的单纯动机,李高峰开始了漫漫的公益环保之路。
坚持做好事 执着感动北京人
刚开始清理臭水河垃圾时,周围的居民反应不一:有的人笑他傻,没人给钱还要自己出钱出力的干这些事情;有的人不为所动,你清理,我照扔不误;有的人被他感动,自觉地不再往河里扔垃圾了。后来,李高峰的所作所为得到了北京市“环境大使”范伯诚老先生的认可,为了共同的公益环保事业,两人志同道合一起努力往前走。从2002年开始,李高峰不仅自费治理二道沟河,把河里的垃圾一点一点地打捞干净,还以身作则对周边的居民进行宣传教育。在李高峰和范伯诚的不断努力和呼吁下,北京的八里庄、六里屯、高碑店、平房乡等各个办事处都在沿河两岸居民居住集中地段建立垃圾池,设立专人管理,现在那里河道两岸的卫生状况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2003年7月的一天,下班经过农民日报社门口,李高峰看到一老太太癫痫病发作,瘫倒路旁,不停以头撞墙,血流不止,周围多人围观却无一人上去阻止。见此情景,李高峰立即上前帮她止血,并拨打110和120求助,当老人的子女赶到现场看到李高峰身上的白衬衫满是血迹,掏出500元钱要感谢他、赔偿他的衣服时,李高峰断然拒绝,并告诉他们说:“我不是为了钱才这么做的,我是河南人,所有的河南人看到这样的事情都会这么做的。”
2007年4月,李高峰发起成立了“河南在京环保志愿者服务队”,发展志愿者参与环保公益活动,足迹遍布北京重点商业区、街道社区。北京奥运会期间,他担任奥运新闻中心处河南籍志愿者总协调员,组织河南在京服务的100多名志愿者积极投入奥运志愿活动中,为奥运会城市交通、安全保卫提供志愿服务。
李高峰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9年来,李高峰坚持不懈,在美化环境、社会治安、城市管理、环保宣传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得到了北京八里庄一带居民的普遍认可, 如今,凡是涉及到生活中的大大小小的事情,大家都愿意找这个热心的“小李”来帮忙。
中央电视台教育频道、北京电视台、北京晚报、法制晚报、北京青年报、河南日报、新浪、搜狐等数十家媒体相继刊登了他的感人事迹。李高峰也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首都五一劳动奖章,在京优秀务工创业青年,首都文明之星,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服务先进个人,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服务个人贡献奖,中国公益杰出贡献人物,河南省首届十大杰出志愿者,河南省新长征突击手等诸多荣誉及奖项。2009年12月底,李高峰当选2009年度感动中原十大人物、2010年2月4日,李高峰以高票顺利当选周口市第二届诚实守信道德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