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专版
 
 
 
2010年4月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继承发扬祖传秘方 潜心挖掘中医精髓 研发专利造福社会
喜明中医济苍生 偏瘫顽疾有救星
——记百年老字号荣生堂承传人、偏瘫速愈康发明人、著名偏瘫治疗专家樊喜明教授
  著名偏瘫治疗专家 樊喜明

  灵山秀水育才人  樊氏中医根源深 

  

  近年来,中央电视台、三农中国、《中国经济报》《中国日报》《人民政协报》以及山东、河南、陕西、山西、湖北、河北、安徽等省内外众多新闻媒体都对樊喜明教授进行过报道。本报记者也有幸在新春之际造访一代名医樊喜明教授。

  绵延起伏的伏牛山北麓,位于世界著名文化遗产龙门石窟的南部,风景秀丽,伊水环绕,灵山秀水。此乃古京畿之地,世称伊阙,现名伊川。

  本报“名老中医中原行”采访报道组记者走进伊川,走进绵延百年的伊川县中医世家荣生堂,感悟一脉相承的樊氏中医的博大精深,体味荣生堂樊氏中医道仁治世、德善惟生的恪守意境和绚丽乐章。感悟樊氏中医从医为民、福祉苍生的医德理念,探访被人们神化的医学大家樊喜明教授。

  樊氏中医荣生堂,始于清朝道光年间,距今已经有170多年历史,第一代先人樊景文,道光年间步入医道,是当时伊川很有名的老中医。樊喜明祖父樊荣光,神州大医,名震八方。樊荣光创办的荣生堂药庄是当时豫西地区最大的专业药庄,下设我省白沙、登封、汝阳、嵩县、洛阳和陕西宝鸡六大分铺,每天购药诊病者络绎不绝,尤其擅长治疗疑难杂症。清末至民国时期,屯兵洛阳的直系军阀吴佩孚、驻守洛阳的原警备司令武庭麟、国民革命军第二十路军师长范龙章、国民党护国军司令张治公、集团军司令王凌云、陕西省长闫月仁、新中国成立前夕苏振华将军等都曾找樊荣光老先生看病,堪称河洛一代医圣,如今当地八九十岁的老人提及樊老先生仍赞叹、崇敬不已。樊玉琇,光绪三十二年出生,秉承父业,少小学医,书破万卷。对各科疾病立案明确,治法奇特,疗效非凡,他在中医治疗偏瘫病方面进行大胆的研究尝试,总结出自己的思想体系和理论观点,并应用于临床。新中国成立初期,为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樊玉琇创建公私合营诊所,广收门徒,并积极捐献药方,造福乡里,曾与第一任中国中医顾问秦佰未交好,并合著多部著作。樊玉琇与当时的医学名人史今墨、冉雪峰、黄学龙、杨医亚等关系至厚。1954年受聘于河南省医师进修学院任主讲,后拟调任南京医学院和重庆医学院教授,二任同调,不妥未赴。樊玉琇在各地的学生颇多,不少已成为享誉一方的名医。如张景林、芦高华、高永泰、张振卿、郭同立、席光超、杜武才等俱得真传,各名一方。樊玉琇对偏瘫病的研究颇深,总结出自己的理论观点和治疗体系,在临床上收效极佳,著有多部医学名著《祖传秘方》、《临症随笔》、《针灸讲义》《妇科妙方》、《妇科歌诀》等。

  樊喜明,字晓寿,号杏林怪叟,受家庭熏陶,11岁即步入医道,少小用功,深得其父樊玉琇衣钵真传,天资聪慧,谦谨过人,熟读医书300余部,15岁开始行医。继承先贤古训,恪守祖德宗规,结合自己40余年的丰富临床经验,对各种疑难怪病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总结出了卓有成效的治疗方法,为患者医病呕心沥血,为社会的发展,为医学的创新,为人类的健康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近年来,偏瘫病盛发,樊喜明教授苦心钻研偏瘫病,设立专科门诊,对各种原因引起的偏瘫病症、外伤性偏瘫、截瘫、全瘫和植物人、脑萎缩、脑痴呆、脑中风型癫痫进行分析、研究,运用祖传秘方、古今良方,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研发了治疗偏瘫病的国家重点专利药品——偏瘫速愈康(专利号ZL200510017528.9),填补了我国治疗偏瘫领域的一项空白。

  1996年,樊喜明教授被河南省仲景医药研究院授予“当代名医”荣誉称号;2003年11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授予中医世家门诊部 “重点医疗服务单位”;2004年,中国中医疑难病研究中心、北京中医疑难病研究会联合授予樊喜明“健康使者”、“特色医师”称号;2006年3月,中央组织部国家专家领导小组办公室和中国专家工作联合会,向樊喜明教授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出贡献高级专家”证书,应邀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第六届中国名医论坛,受到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并成为中国医师协会会员、中国名医理事会理事;同年6月,中国民族医学科学院聘请樊喜明为客座教授;2008年4月,他应邀参加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召开的由中央办公厅、科技部、商务部等五部委主办,俄罗斯、美国、加拿大、瑞士、德国、匈牙利、罗马尼亚、希腊、伊朗、尼泊尔、塞浦路斯、埃塞俄比亚、哥斯达黎加、波兰14个国家的驻华大使同时出席的国家重点专利推广大会。2009年12月25日,偏瘫速愈康获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顽疾皆为“二气”因  固本求源疗效真

  

  樊喜明教授治疗偏瘫博古创新,古之中风篇云:猝然昏倒、不省人事、其返则生、不返则死。即如今的急性脑血管疾病(脑血栓、脑梗死、脑出血,脑溢血等),重者死亡,轻者压迫颅内神经,形成瘫痪或偏瘫,临床中常见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以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语言不清、肢体浮肿、麻木疼痛、怕冷、卧床不起、失语痴呆、饮水上呛、吞咽困难、大小便失禁等症状。

  樊喜明教授介绍,近年来,偏瘫病在中青年中发病率与死亡率均有增高之势。偏瘫病乃医学届治疗难题,又有“四高一低”现象,即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复发率高,治愈率低。患此病无外乎两种情况,要么住医院治疗,稍有改善,病情控制稳定后回家疗养,维持了生命,可生活或不能自理或留有痛苦不堪的后遗症;要么患者有病乱投医,寻求各种秘方甚至偏方,医治不佳而贻误最佳治疗时机,或得病不以为然不能引起足够重视而命丧黄泉。樊教授告诫广大患者,每年的冬末春初与秋末冬初是偏瘫病的高发期,大家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对于中风偏瘫病的发病原因,樊喜明大夫不拘泥于传统观点,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认为中风偏瘫病发生的原因有两个,即“二气”,一指中气,二指外气。中气指营养不均衡、气血亏虚、房事过频、劳累过度、思虑沉沉等,外气指环境污浊、空气不清、气候忽冷忽热、生气郁闷等。他还指出,情绪低落或精神压抑、大悲大喜等往往也是心脑血管病突发的根源。

  樊喜明认为,治疗中风偏瘫,西医治疗效果难以持久、副作用大、费用较高,传统中医疗法也有一定的不足之处,以其多年的经验,用中药治疗辅以针灸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在用药方面,樊喜明潜心研究,大胆创新,以当归、川芎、赤芍、红花、土元等活血,以人参、黄芪、白术等补气壮阳,用防风、全虫、天麻等逐风通络,医方得当,搭配合理,治疗偏瘫效果极佳,直至达到根治病症的目的。

  他还独创了治疗偏瘫的“三步曲特色疗法”,即第一步精神疗法,要求患者正确对待疾病,保持心情舒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90%以上的偏瘫患者存在严重的精神压力,主要表现为精神抑郁、悲观失望、恐惧等。樊喜明教授认为,情绪低落、精神压抑、大悲大喜往往是心脑血管病突出的根源,持续过强的心理反应必将导致患者的病情加重,是偏瘫治疗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治疗第二步,用最有效的药物直达病灶,减轻病情。这样,一方面可减轻患者的痛苦,另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地安抚患者心情,从而为患者日后配合治疗打下扎实的基础。这是治疗中最根本、最重要的一步。

  治疗第三步,主要是坚持后期药物巩固治疗和康复运动。不能坚持治疗是当前偏瘫患者普遍存在的问题。患者往往是病情初见好转就不按时服药或停用药物,结果导致病情加重或复发。因此,后期用药巩固治疗非常重要,一般服用几个疗程病愈后再开几剂药,并配合康复运动,以达到治愈的目的。

  始于清末的荣生堂中医世家,历经四代的樊氏传承秘方,以其治疗时间短、治疗方法奇特、治疗效果良好而折服了患者。人们都说,樊喜明治偏瘫用药奇特、别具一格、量足药猛、攻补兼备、药到病除。经他治疗过的初期偏瘫患者都说,樊喜明用独特纯中药配方结合针灸疗法治疗偏瘫,7天见效,3~5个疗程康复,且无后遗症,真可谓神奇!更有人说,樊喜明治病之效,效在中药;治病之奇,奇在速度;治病之绝,绝在针灸。

  

  大医盛名皆口碑 广施仁术见大成

  

  近十余年来,随着环境因素的影响,偏瘫疾病日见增多,樊喜明教授为治偏瘫病痛下苦心,攻读岐黄,博古名方,运用祖传绝技中风偏枯汤(此汤后来演变成如今的偏瘫速愈康)和自己的临床经验,对偏瘫病有了深层认识,治愈了大量的偏瘫病患者。现简单摘录如下:

  伊川县彭婆乡杨沟村73岁的韩火见,水寨镇上天院村61岁的韩金斗,白沙乡小王村77岁的李堆、58岁的张老六、66岁的李本昌,水寨镇水寨村67岁的张幸娃,水寨镇乐志沟村62岁的胡双云、48岁的胡永跃、65岁的胡栓林,白沙乡白沙村60岁的朱成来、67岁的唐正一、57岁的唐廉三、71岁的唐仝交、54岁的朱川、41岁的曹银良、58岁的赵庭华、70岁的张倍娃、50岁的王遂周、60岁的赵红锁、58岁的常遂江、63岁的张黑三、49岁的张等娃、65岁的宋天福、60岁的哈红栓、80岁的抗美援朝英雄宋老虎、58岁的闫四明等患者都在樊教授的精心治疗下得以康复。

  樊教授治愈好的病例不单局限于乡间,随着他的名声大振,伊川县委组织部长白富兴、副县长张继宗、县委秘书长张开斗、公安局长张远道、司法局长白报等领导相继在樊教授的治疗下得以康复。随着樊喜明教授的盛名远播,大量的偏瘫患者慕名而来。洛阳市涧西区邮政局长杨占才、新安县城关镇教师付金英、洛宁县的焦建超、偃师市佛光镇安乐村的李须良、偃师市山化乡牙庄村的焦爱芳、汝阳县的侯庆五、栾川县的牛银凡以及嵩县田湖镇腾王沟村的侯铁钢、刘钢蛋,嵩县田湖镇柿园村的廉云仙、王桂莲,洛阳市洛龙区的张花娥,洛阳市老城区的曹定国、聂巧红等患者在樊教授的治疗下都痊愈了。

  樊喜明教授秉承樊氏中医百年沧桑,不变其质。偏瘫速愈康问世以来,不但受到有关领导和医学权威部门的充分肯定,而且得到了偏瘫病人的一致认可和称赞,一个个生命的奇迹和健康的福音被传颂。随着樊喜明教授研究的偏瘫速愈康专利的公开应用及卓越的治疗效果,遍布河南省各地市的偏瘫患者来到荣生堂樊氏中医世家就诊均收到了满意的疗效。南召县的老干部师德祥,唐河县规划局50岁的靳敬瑞,许昌市公安局老干部杨明理、张国强,淇县的刘得金,泌阳县的王荣英,周口市的张景芝,永城市的赵灵,卫辉市的刘安,辉县市的吕桂英,固始县的张玉,武陟县的张升年,杞县的张广青,濮阳县的张大卿等都在樊教授的治疗下重现健康。

  樊教授拿出来自全国各地的病愈档案给我们看:有山东菏泽的蒋凤各、栖霞的曲玉美、烟台的徐生春,安徽亳州的杨丽、界首的孙宗、肥城的董奎,陕西汉阴的孙财富、咸阳的鲁宾、西安的杨生,甘肃武威农垦局的杜金印,新疆乌鲁木齐的戴光泉、石河子的韦广钦,河北承德的吴金田、邯郸的魏天祥、曲海的聂重,吉林辉南的佟英学、梅河口的孙兰,天津静海的徐保佑、虹桥区的张强,上海嘉定的陈玲,浙江绍兴的孟青春、邱小婵,江苏徐州铜山的刁先勤,江西九江湖口县的屈春平,湖北的刘延超、周秋平,福建南鼎的何祥凑、南平的陈威,贵州赤水的李四敏,四川蓬安的蒋克俭、资阳的刘奇岚,山西运城的李传娃。“还有海外的患者。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邱丽曼花、柬埔寨的霍灵娟、尼日利亚的郭盛飞。”樊教授说,“这些病例可以说是‘冰山一角’,都是近两年的一些资料,有好多病例资料在书房的柜子里,全部封存,以示后人。”

  樊喜明教授不但是治疗偏瘫的专家,而且对治疗癫痫病、妇科病、儿科病、风湿病、肝胆胃肠病、男女不育症、早期肿瘤等各种疑难杂症也有独特的方法。1997年,伊川县邮政局干部金旺患胃部肿瘤7个多月,在大医院都无法医治,11月18日来中医世家门诊部就诊,当时他身体瘦弱,面色发黄,舌苔呈花剥苔,口中不断流出清白带臭味口水。樊大夫从养肝、胃和补血理气入手,经细心治疗42天,痊愈。经此方治愈的胃部肿瘤的患者还有伊川县白沙乡小王村武坡、江左乡魏村王银聚、半坡乡孙村的张长军。江左乡石窑村的老太太银莲、董德言患肝部肿瘤均被治疗而康复如初。

  

  高情远志风骨爽 德厚流光凝岐黄

  

  1990年,樊喜明响应国家有关政策,敢为天下先,以自己特有的敏锐视角开创伊川县民营专科医院的先河,遵守传统医学古训的同时抒发出富有改革创新的理想和勇气,自筹资金建造起荣生堂中医世家门诊部,采用中医疗法和医疗机构市场营销运作的新型模式,加快事业的发展。由最初的几间民房到现在的专科大楼;由过去的保守疗法到独创的“三步曲特色疗法”;由原始的草药炮制到今天的成药精制;由先人的名震河洛发展到如今的国内外盛名。这一系列的变化都与樊喜明科学的思想理念牢不可分。新法和古方齐飞,继承和发展并存,是现代樊氏中医荣生堂的持续发展之路。

  樊喜明教授不但是位医术精湛、德高仁厚的名医大家,还是一位治家严谨、对子女慈爱有加的好父亲。对于子女,他不仅传授了传统的医学知识和祖传医术秘方,而且给予了博大而深厚的爱。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的长女樊惠琼自幼随父学医,熟记药典及药性。天生聪慧的樊惠琼在祖传的医学殿堂里刻苦攻读古今医学名著,对博大精深的祖国传统医学有了深刻独到的认识。对于樊氏第五代传人长女樊惠琼、儿子樊冠辉,樊喜明教授说:“别看他们年纪不大,但经过这些年的言传身教、临床实践,他们治疗偏瘫的技术已不在我之下,在某些方面有超越之势。”

  郑州市文联主席王华然题藏头诗赞誉樊教授:樊笼突破是高天,喜雨涓涓奔大川。明日且看山河秀,行程何惧路百千。著名作家朱志远也对樊喜明教授赋诗一首:人杰地灵属中原,人才荟萃出英贤。樊氏世家医明珠,金光闪耀伊水边。著名医师毅力强,潜心医术夺皇冠。用药奇特功效速,名扬华夏半个天。幼年抱负济世志,呕心沥血攻难关。淡泊名利救世人,硕果累累人称赞。三步曲法憾杏林,三真群言震人寰。偏瘫速康成专利,胸怀大业奋向前。

  面对社会各界的赞美和肯定,樊喜明教授并没有陶醉在鲜花和掌声之中,而是继续健步向前。40年前他就立下这样的准则:施仁术以济世,悖于义之利不取;振岐黄以弘道,合于信之行唯从。40年后的今天,他依然如此。

  永怀河洛间,辉煌祖宗业。樊喜明一身正气、胸怀坦荡、倡导文明、淡泊名利、秉性温良,做事却有着万般的果敢与胆识,用精湛的医技与深广的道义抒写出杏林大医的华彩篇章,世代相传的祖方与纯正精到的良药彰显出济世悬壶的品性,厚重富庶的河洛沃土承传着樊氏中医的百年文明。

  (记者 徐如景 文/图)

  相关提示:在潜心研发推出治疗偏瘫病的专利药品偏瘫速愈康的同时,樊喜明大夫在继承发扬祖传秘方的基础上又推出妇科验方“桔红茴香丸”,胃病妙方“茯苓山药丸”等系列专利产品,现公开招商。

  记者手记:

  荣生堂樊氏中医历经170余年沧桑,不变其质,从樊氏中医开山老祖樊景文,到荣生堂创始人樊荣光;从学徒众多的樊玉琇到推进荣生堂及现代樊氏中医发展的樊喜明,再到医技娴熟、敢于超越、层出不穷的樊氏年轻传人,延续五代,驻守中医领域,恪守“医乃仁术”的古训,扎根于农村基层,为广大百姓诊病疗疾。无不体现着治病救人、辨症施治中医的根本所在和厚重严谨的治学家风以及致中和平、儒雅中庸的儒医大家品性。在整个河洛地区乃至我省范围之内都具有代表性。

  其间经五代人的探索、研究、实践,形成了完整系统的理论和方法,以疗效神奇卓著、特色突出鲜明、内涵深刻丰富、理论系统完整、技术领先神奇而享誉海内外,多年来作为河洛地区中医发展的代表,极具深厚的文化含义。它的历史价值在于以丰厚深刻的中医文化和独特的医疗方法形成了河洛地区中医治疗偏瘫病的专科文化。最为突出的是荣生堂第四代代表传承人樊喜明,在继承祖业的基础上,对药品制作工艺和药品对症专一性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提升了荣生堂品牌并创建了现代专科医院的经营理念,有效推动了樊氏中医荣生堂的蓬勃持续发展。

  每位樊氏传人的辛勤付出都是对樊氏中医荣生堂这个百年老字号健康成长的推波助澜,每一种药品的研发都是樊氏传人智慧的结晶。它蕴含着一种不屈的精神,有了这种精神,祖国的千年文明、中医的魅力神韵才能永远夺目,异彩纷呈。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专题、专栏等信息资料,均为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中华龙都网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00-2006 Www . zhld .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时政要闻
   第03版:时评/综合
   第04版:周口/社会
   第05版:周口/民生
   第06版:周口/便民
   第07版:今日关注
   第08版:国内新闻
   第09版:国际看点
   第10版:体育新闻
   第11版:文娱新闻
   第12版:晚晴
   第13版:旅游
   第14版:投资理财
   第15版:专版
   第16版:广告
喜明中医济苍生 偏瘫顽疾有救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