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小记者:郭文碧
记者证编号:ZKWBXJZ00116
学校:周口四中八(8)班
在大自然中,人类扮演的常常是一个索取者、一个破坏者的角色。在自然界,我们只会向大自然索取,去破坏它,而却忽略了向大自然学习。
其实,我们人类的许多日常生活用具、建筑工程、新型材料等都是从大自然中受到启发而激发出设计灵感的。如举世闻名的第一届世博会的场馆——水晶宫的设计灵感,就是源于王莲的叶子。水晶宫的设计师,英国皇家园艺师帕克斯偶然发现她的女儿可以站在王莲的叶子上,而王莲却没事。于是他把叶子翻过来后发现王莲叶子的背面有许多粗大的叶脉,他从它们叶子背面的叶脉上得到了如何设计支撑水晶宫的钢铁支架的灵感。再如,由德国的科学家最新研发出的一种新型材料,它们的防水防污性能异常强大,即使是像蜂蜜那样黏稠的物体在上面也会像一颗颗有弹性的小球一样,不会依附在上面。而且,在脏物从它上面下去时,还能把它上面的一些灰尘给带下去。而这一项了不起的发明,则是从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植物——荷叶身上学来的。而科学家们正是从荷叶上的防水质中得到启发的。此外,还有许多的新技术、新材料,它们被科学家们制造出来的最初灵感也都来源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动植物身上。
目前,我们正面临环境污染、水资源日益紧张、食物短缺、能源短缺等一系列的问题。但是,其中大部分问题都可以通过仔细观察大自然,从中受到启发从而得到解决。例如,科学家们从北极熊皮毛的构造上获得了设计的启发。他们通过红外摄像机发现北极熊的全身只有脚趾与鼻子这两处没有被皮毛覆盖的地方才会散热。他们仔细观察后,设计制造出了一种新型的吸收太阳能的材料。这种材料的吸热性极强,把它放在一个装满水的大水槽中,用不了一个小时,就能把水烧开!如果把它用在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上,太阳能的利用效率将会比现有的材料提高数倍。再比如,科学家们从一种蓝色的大闪蝶身上获得了灵感,开发出了一种不用颜料的新型环保布料。它不仅减去了一般布料必须经过染色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麻烦、污染环境,而且时间长了还容易褪色),而且还能在阳光下自动变色。同时,由于它不含有色素,所以可以长时间地保持而不褪色——而这一切,都是从自然界中学到的。
诚然,我们人类比其他动物更高级,但这只是说明我们幸运地走上了有别于其他动物的进化道路。但是,我们却不能无节制地向大自然索取,破坏大自然,而是应该充分运用我们聪慧的大脑,努力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到那时,我们就会发现:大自然,其实是我们最好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