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疾病频“找茬”
□晚报记者 王丽丽
支气管哮喘、口干舌燥、频频干咳……昨日,记者从周口市区几家医院和社区门诊获悉,连日的晴暖干燥天气,影响了不少人的健康,引发了多种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季节性疾病的患者比平日增加了一成多,但比去年同期却有所下降。医生提醒,大家应做好为身体“加湿”的工作,注意饮食清润,改变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以预防和减少各类“燥”症。
当日上午,在七一西路一医院的输液室里,又出现了病人扎堆的现象,大厅里不时传来咳嗽的声音,一些输液的孩子不时啼哭。“刚开始孩子说喉咙难受,还频频干咳,接着就发高烧。”陪5岁孩子输液的市民吴先生说,最近总不下雨,不爱喝水的孩子刚开始只是轻微感冒,他给孩子买了点感冒药,哪知症状不仅没减轻,反而出现发烧、咳嗽等症状。
“去年天气寒冷,患儿多是3岁以内,特别是6个月至10个月左右的婴幼儿占大多数,但今年就有所不同。”市中心医院儿科重症救护病区主任董玉斌介绍,该院儿科每天接诊的门诊量在210名左右,因天气干燥引发的上呼吸道感染等季节性疾病比平日有所增加,可与去年同期相比,门诊量却有所下降,主要是今年天气晴暖,孩子的户外活动增加,患病儿童的年龄段不再以婴幼儿为主,而是以3至5岁儿童为主。
同时,记者了解到,冬季气候干燥,对身体虚弱的老人来说是一个生病的诱因。医生提醒老年朋友,要想远离疾病,要做到生活规律化、饮食科学化、坚持适度体育锻炼 ;以往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的患者,最好坚持用药,控制好血压、血糖等指标,以免冬季气候寒冷、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补水化妆品受青睐
□晚报记者 朱东一
时下天气比较干燥,补水化妆品受到市民青睐。七一西路一化妆品店的销售员周小姐告诉记者,近来润肤补水类化妆品销量不错,销量比前一段时间增加两成。
据了解,由于近来天气持续晴暖,不少市民觉得脸上干燥,皮肤缺水甚至有脱皮、过敏等现象,更有甚者出现嘴唇干裂。因此,消费者纷纷购买补水化妆品和唇膏。在一家化妆品店内,正在选购化妆品的王女士说,近段天气晴暖干燥,她觉得脸上紧绷绷的,不用些补水的化妆品就很不舒服,所以她为全家人都买了补水滋润的化妆品,不光有大人用的还有小孩用的。
“最近这一段时间补水、滋润的护肤品和唇膏成了销售主流,在各类型的化妆品中,销量能占到三四成。”某品牌化妆品店的销售人员刘婷说。她还告诉记者“现在化妆品不只专属女人,不乏一些男士前来购买补水、滋润的化妆品”。
蔬菜旺长病虫害多发
□晚报记者 李瑞才
秋冬季节是蔬菜生长的重要阶段,但今年的秋冬旱情较为严重,连续的晴暖天气造成的直接影响是,蔬菜旺长,病虫害多发。好在广大菜农采取了多种有效的抗旱措施来应对旱情,使我市大部分露天和大棚蔬菜长势良好,基本没有受到当前旱情影响。
“受光照、气温等因素的影响,今年的蔬菜生长期加快,天旱气温高也造成了病虫害多发,比起去年,我们要多浇几次水、多除几次病虫害,增加了不少管理和人工成本。”在城南办事处杨脑行政村的大棚蔬菜生产基地,记者看到蔬菜长势喜人,每个大棚里都有人忙着浇水、施肥、除虫……对于最近大家普遍关注的秋冬旱情,这里的菜农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担忧。
“今年气温一直降不下来,如果最近能降温或者下一场大雪,我们的蔬菜的价格就会涨上去了。”正在自己大棚里干活的周老汉分析,因目前蔬菜多数是大棚栽培,下雪后大棚卷帘困难,会导致蔬菜供应量少,再加上雪后市场上外地蔬菜会增加不少运输成本,因此菜价肯定会出现反弹。采访中,多数菜农对周老汉的观点持赞同态度,他们都希望能下场雨或雪,不仅可以缓解当前的旱情,同时天气变冷自己的蔬菜能卖个好价钱。
取暖电器销售遇冷
□晚报记者 程文琰
与冬装一样受冷落的,还包括电暖器、电热毯等冬用保暖电器。记者走访市场了解到,晴暖天气使得秋冬电器遭冷遇,经销商们大叹苦经。
在中州路一家电卖场,电暖器等取暖设备被摆放在显眼位置,但“门庭冷落”。负责销售电暖器的工作人员说,受今年天气影响,不少取暖电器销量不大。“电暖器、风扇等都属于季节性产品,销量受天气变化影响大。”这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该卖场主要促销重点是彩电 、空调,并没有针对电暖器一类产品采取特别的促销活动。
昨天中午,建新路一家品牌电器专卖店里只有零星几个人。“今年的取暖电器销售很平淡。”销售人员介绍,由于天气暖和,取暖、保暖用的产品,今年销量不是太好。大的取暖电器,如空调等几乎卖不掉,一些小型的取暖用品销售情况也不乐观。“去年的销售高峰在11月10日到20日左右,今年的高峰期大概要比去年推后几周。”这位销售人员表示,“去年这个时候,电暖器销售很不错,今年到目前为止只销出去两台,还没有去年的零头多。”
冬装滞销商家叫苦
□晚报记者 程文琰
今年冬装价格偏高,一度盛传的“千年极寒”又迟迟没有出现,冬装市场遇冷。一些服装店店主表示,御寒服装的销量比往年下滑不少。
昨天上午,记者到八一南路一品牌羽绒服专卖店采访,偌大的一个店里,冷冷清清不见一位顾客。“今年羽绒服根本就卖不动!跟去年比销量下降一半还多。”一销售员告诉记者,“千年极寒”确实给了商家一个炒作的由头,增加了进货量。可是除了刚立冬那几天气温比较低外,近段时间的气温都挺高,以至于羽绒服销售情况很不乐观,在销售商看来,这不是天气的“极寒”,而是听信传言带来的销量“极寒”。 “天气一直不冷,市民就很少购买冬装。我们天天都盼着冷空气来呢!”这名销售员无奈地说。
在步行街几家服装店,羽绒服、棉衣等御寒衣服被摆在显眼位置促销,试穿的市民不少,真正购买的却不多。“去年这个时候生意很好,我们做推销都方便很多!”一女装店销售员说,今年与去年比,销量至少低50%。不过她表示急也没有办法,“虽然现在卖得不好,但还不能说是货品积压。因为离过年还有两个月,天气说冷就冷,冷空气一旦来到,销量会随之迅速上升。”
“今年厂家首次生产羽绒服,可到现在我才卖出去一件。”步行街一休闲服饰店店主说,去年天气冷,一些消费者想买羽绒服,可店里没有,今年生产了又卖不出去。“相比羽绒服,丝棉类及毛呢类秋冬过渡期的服装销量很可观。”这位店主说。记者最近也采访了身边的朋友,他们多数都表示,天气也不很冷,今年还没买冬装。
专家提醒
干燥的天气和微弱的风力,使得地面附近的灰尘、汽车尾气难以扩散,易形成灰霾天气,对人体呼吸道的影响极大,当空气湿度低于40%的时候,鼻腔和肺部呼吸道黏膜容易发生脱水,灰尘、细菌等附着在黏膜上,刺激喉部引发咳嗽,同时也容易发生支气管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另外,干燥的天气,人体水分可以直接通过皮肤表面蒸发,人们不易觉察“缺水”,但如果没有及时饮水补充水分,会引发泌尿系统结石等多种疾病。
在此气候下要少生病,首先要保持室内空气湿度,最主要是去燥,可用加湿器等对空气进行加湿;多喝水,多吃瓜果蔬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常开门窗通风换气,每次15分钟左右,减少室内的病毒和细菌的产生;尽量避免到超市、商场等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长时间逗留,必要时可戴口罩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