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晚晴
 
 
 
2011年1月11日 星期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人不公 子女莫怪
■元清
老年感悟

  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电视里,子女不赡养老人的事例时有所闻。他们不养老人的借口是多种多样的,最常见的一条就是老人一碗水没端平。那么,同是子女,手心手背都是肉,老人为何会有所不公呢?深层的原因又是什么?且就下面两个事例,笔者谈点自己的看法。

  其中一家说的是一位老人有两个儿子,老大做建材生意,收入颇丰,房子有几套,出门坐轿车。老二下了岗,一家三口生活陷入困境,老父拿出了为数不多的退休金给予援助。对此,老大心怀不满,抱怨父亲偏心,从此,不再和老父、弟弟来往。很显然,老大这种不顾手足之情的做法是错误的。也许在他看来,我的钱再多是我挣的,我吃喝享受都是理所当然的。弟弟下岗有无吃喝是他的命,与我无关。老爸的钱就应一人一份,平均分。他也不想想,老父这点钱对富裕的他来说只是九牛一毛,对弟弟则可救急谋生。若是平分了,貌似公平,其实是大不公。

  另一家是一位母亲有两男三女,生活费由子女们分摊,看病钱另摊。背地里,母亲把自己节余下的生活费,给了在一块居住、服侍她的小女儿。众子女都心知肚明,体谅母亲和小妹,佯装不知。全家老少和和气气,直到母亲去世,都相安无事。

  老爸偏向生活有困难的二儿子是合乎情理的,这与党和政府优待困难群体的政策是异曲同工的。母亲偏向于孝顺的小女儿,也在情理之中。社会上之所以会存在老人对子女不公的现象,大都是因家庭经济原因造成的。比如,在老大结婚时,老人东挪西借买了房子让其另居。到老二办事时,房价暴涨,老人囊中空空,只好让其和自己一起住。试想,要是老人有钱,咋会不给老二也买上一套房呢?

  因此,子女如遇老人不公,定要将心比心,多加体谅,千万别怪罪,更不能为一点钱财上的得失,干出伤害亲人、有损自己形象的蠢事。每一个子女都应当明白,兄弟、姐妹间的团结和睦,父母的快乐健康也是自己的福分。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专题、专栏等信息资料,均为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中华龙都网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00-2006 Www . zhld .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时政要闻
   第03版:周口/社会
   第04版:周口/民生
   第05版:周口/便民
   第06版:特别报道
   第07版:国内/社会
   第08版:国际看点
   第09版:文娱新闻
   第10版:体育新闻
   第11版:晚晴
   第12版:收藏
   第13版:旅游周刊
   第14版:旅游/资讯
   第15版:美食
   第16版:美食/广告
孙子是我们的开心果
耄耋之年港台游
老人头痛
千万别忍
无法挽回的过错
老人不公 子女莫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