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小记者
 
 
 
2011年1月17日 星期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堂作文课的启示

  周口实验小学  刘梦华

  多年的作文教学工作中,我思考最多的是如何真正让学生从“抄”、“搬”、“套”这个写作桎梏中走出来,还生活以本来面目,充分体现小学生天真烂漫、朝气蓬勃、富有生机的新面貌。在反复思考后,我确立了这样的写作思路:以活动为载体,主动为学生写作提供平台,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写出富有个性的文章来。为此,本期开学初,我精心设计了一项实践活动——《包饺子》。同学们积极参与,认真观察,轻轻松松找到了材料。从学生交上的作文看,可以说是“繁花似锦”、“千姿百态”,学生的视野开阔了,“千人一面”的模式不见了,禁锢的约束被打破了,宛若“小荷才露尖尖角”,又仿佛是迎来了“个性化作文的春天”。总结起来,我有以下感受:

  一、教师要主动为学生写作搭建平台,让学生有内容写。

  以往上作文课时,我总怕学生写的文章不合乎所谓的要求,自觉不自觉地将学生引导到一种僵化的模式中去,逼着学生人为拔高,以致内容空洞,千篇一律。这样做不仅限制了学生的活跃思维,也扼杀了学生的个性。由于导向使然,使学生被逼造假,写出言不由衷的话,还认为是迎合了老师的意愿成为“得意”之作。长此以往,学生对作文产生恐惧感。这表明,不以人为本,不从尊重学生的个性出发,不注重从厚积薄发上下工夫,似乎每一件事都让学生牵强附会地“升华”到理想信念中去,人为地拔苗助长,这种缺乏内在联系的两张皮现象,又与贴标签有何区别呢?

  我感到小学生作文是靠表象认识来展开的,这就需要借助活动给予情景再现,使他们通过活动提炼出自己的认识,有内容可写。开展活动本身组织严密,内容层次感强,更便于学生把握,合乎学生的认知规律。

  《包饺子》这一活动充分体现了这一主导思想,因此学生都能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这说明让学生写作文时,基础的“东西”必须有,不能让学生游离于题目之外。要让学生“有米”下锅,引导学生上路,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忽视了这一因素,让学生关起门来“编造”,就难于下笔了。当然有了东西可写只提供了可能,但毕竟为学生由“怕写作”到“敢于写作”提供了材料。

  二、教师要靠前指导,把好指导关。

  要使学生愿写、会写,就必须从培养学生自主写作入手。当然,让学生自主写作并非放任自流,老师就无事可做了。相反,老师更要从宏观上给予讲解和辅导。

  写《包饺子》这篇作文时,我先精心设置了以下几个问题:(1)同学们在家经常吃饺子吗?(2)通常在什么时间吃饺子?(3)怎样包饺子?通过学生的回答,我总结出包饺子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饮食文化。学生简要地说叙述了包饺子的过程后,又从不同角度谈了自己的体会。由于引导统而不死,学生没有过多的写作限制,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写出了自己的感受,彰显了个性。

  这次初步尝试,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广泛赞誉,一致认为这样指导学生写作文,不仅会事半功倍,也真正为学生找到了提高作文水平的“金钥匙”。这启示我们,要使学生写好作文,教师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要主动为学生写作搭建平台,让学生真切感受它,进而才能激发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否则,落实素质教育也只能是当作口号喊。以前,我们对于学生写不好作文,总是埋怨学生基础差。事实证明,学生写不好作文,根子仍取决于教师的指导。

  三、教师要把握好讲评关,把写作引向深入。

  “布置作文,指导作文,学生完成作文”,这是通常意义上的作文“三部曲”。但我感到这里忽视了最重要的一环,这就是“讲评作文——求深化”。这是因为,教师布置作文和指导作文大都下了不少功夫,但学生真正写出的作文与期望值到底有多大的距离,有哪些方面突破了教师的要求,又衍生了哪些新问题等等,这对于教师搞好“回头看”的意义很大。

  在指导学生写《包饺子》一文时,我更为关注跟踪问效。不是作文课上完了,老师的任务就完成了,而是召集学生搞座谈,深剖析,之后利用作文课评讲,指出好的方面、努力方向及重点把握的问题。通过总结,使学生作文得到了深化,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明确了努力方向,进而向触类旁通过渡,使学生受益匪浅。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专题、专栏等信息资料,均为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中华龙都网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00-2006 Www . zhld .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时政要闻
   第03版:周口/社会
   第04版:周口/民生
   第05版:周口/便民
   第06版:国内/视点
   第07版:国内/社会
   第08版:国际看点
   第09版:文娱新闻
   第10版:体育新闻
   第11版:铁水牛
   第12版:读书
   第13版:小记者周刊
   第14版:小记者
   第15版:小记者
   第16版:小记者
我骄傲,
我是一名小记者
我家的“穷亲戚”
一“点”之差
捉贼记
一堂作文课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