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铁水牛/连载
 
 
 
2011年4月11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爆米花
■郝强
散文

  中午下班回家见桌上放一兜儿爆米花,便囫囵吞枣般乱吃了一通,我的思绪也回了童年。我的童年是在乡下老家玩儿着泥巴长大的,泥墙根一带便有无限的乐趣,没有玩具,也没有零食,爆米花成了我们的最爱。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各家各户生活仍很拮据,没零花钱自然就没有零食可言,爆米花算得上是自给自足的好零食了。玉米是自家地里种的,只要拿一毛五分钱的加工费就可以炸出半布袋爆米花,够孩子们吃一阵子。

  记忆中,炸爆米花的是个赶毛驴车的老大爷,花白的胡须,戴一顶旧草帽,背有些佝偻,一副慈祥的模样。我和小伙伴都很喜欢他,盼着他能经常来。他也是七八天就到我们村来一趟。

  看到炸爆米花的老爷爷来了,我飞一般地往家跑,撂下书包,就去装玉米,装完玉米转身就找母亲要钱。一毛五分钱虽说不多,持家有道的母亲总也不是很大方地给我。那时,一毛钱能买上十多斤白菜,五分钱能打半瓶酱油够一家人吃上一阵子。我软磨硬泡,母亲最后还是把钱给我了。三个五分的硬币,我紧紧攥在手里,撒欢儿一样跑了出去……

  炸爆米花还是要排队的。幸好老大爷干起活来不拖泥带水,七八分钟就是一锅子。

  “快捂住耳朵,要响了。”我和小伙伴捂着耳朵往后退,老大爷边说便提起锅子往架子上放,脚用力一蹬,“砰”的一声升起一股白烟,一锅玉米花就好了。

  轮到我时,我便央求老大爷给我往锅子里多装一些玉米,因为我知道每一次要来的那“三个硬币”都很不易。“就你鬼得很哩,装满了还不都烧煳了!”老大爷虽这样说,但还是会往里面尽量多装一些。

  吃起爆米花来,还有个不得不说的小插曲,那就是家里只要有爆米花,我吃饭就少了,睡觉前会吃上一把,一觉醒来,先去找爆米花吃,拎起书包去上学的同时也要把口袋塞得满满的,也不知是什么原因,吃也吃不腻。爆米花虽说好吃,但吃多了会上火,我有时候口腔里会起泡甚至溃疡。母亲看到我嘴角儿溃烂,说什么也不让我多吃了,把爆米花藏得严严实实的。我费很大气力也找不到,等我想吃的时候,母亲就拿出一些给我……

  老大爷从早上生火一直要忙到晚上,夜幕降临,我和伙伴们把口袋装得满满的,围在老大爷身边,有的替他拉几下风箱,调皮的孩子总想伸手转几下锅子,炉子的火烧得旺旺的,映红了我们的笑脸。

  经过三十年发展,老百姓生活富裕了,孩子们的零花钱多了,零食的种类也应有尽有。如今,走在街上,五颜六色、种类繁多的爆米花随处可见,当然,价钱也翻了几番。尽管如此,我还是喜欢那种吃起来嘎嘣嘎嘣响、又脆又香的老式爆米花。那嘎嘣嘎嘣响的声音中,有我童年太多太多的快乐和回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专题、专栏等信息资料,均为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中华龙都网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00-2006 Www . zhld .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时政要闻
   第03版:专题
   第04版:周口/民生
   第05版:周口/便民
   第06版:国内/视点
   第07版:国内/社会
   第08版:国际看点
   第09版:文娱新闻
   第10版:体育新闻
   第11版:铁水牛/连载
   第12版:读书/广告
   第13版:小记者周刊
   第14版:小记者
   第15版:小记者
   第16版:小记者
茗香茶语
乡村素描
爆米花
卜算子·春
清明节
吴金兰久病更知媳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