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党的90华诞在即,回顾党史——从上海的一座石库门式楼房里散发出的光芒,到井冈山上迎风飘扬的红色旗帜;从革命圣地延安的窑洞中亮彻夜晚的灯光,到抗日战场上劈向鬼子头颈的大刀;从打倒蒋家王朝、解放全中国令人热血沸腾的冲锋号角,到开国大典天安门城楼直冲霄汉传遍全世界的声音;从土地革命贫苦农民获取土地的欢喜,到改革开放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幸福……伟大的历程、光辉的足迹,读之让人激情满怀,思之使人自豪盈胸。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为了使广大读者更加认识党、了解党、热爱党,周口晚报联手市委党史办,从即日起推出“史诗·壮歌——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特辑”,简略介绍建党90年来所发生的重大事件,以及周口党史上较有影响的革命事件和革命人物。本栏目得到中华联合财险周口中心支公司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中国共产党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适应中国近代革命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
“五四”爱国运动爆发
1919年的“五四”爱国运动,是为了反对帝国主义列强在巴黎和会上损害中国主权、反对北京政府的卖国政策而爆发的。
5月4日下午,北京大学等13所大中专学校的学生3000余人,不顾北京政府教育部及警察的阻拦,到天安门前集会,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等口号,强烈要求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并惩办北京政府的3个亲日派官僚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
5月5日,北京各大中专学校学生宣布实行罢课。
“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学生、工人和其他群众掀起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卖国的全国规模的革命斗争,涌现出一批为追求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而积极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新的先进分子。
党的早期组织建立
最早酝酿在中国建立共产党的是陈独秀和李大钊。1920年2月,为躲避反动军阀政府的迫害,陈独秀从北京秘密迁移上海。在护送陈独秀离京途中,李大钊和他商讨了在中国建立共产党组织的问题。
经过酝酿和准备,在陈独秀主持下,上海的共产党早期组织于1920年8月在上海正式成立,当时取名为“中国共产党”。这是中国的第一个共产党组织,其成员主要是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的骨干,陈独秀为书记。
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相继成立以后,有组织、有计划地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批判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开展工人运动,努力促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中国共产党诞生
1921年6月初,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代表尼克尔斯基先后到达上海,并与上海的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李达、李汉俊建立了联系。李达、李汉俊同当时在广州的陈独秀、在北京的李大钊通过书信商议,决定在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晚在上海法租界李汉俊之兄李书城的住宅内召开。国内各地的党组织和旅日的党组织共派出上海的李达、李汉俊,武汉的董必武、陈潭秋,长沙的毛泽东、何叔衡,济南的王尽美、邓恩铭,北京的张国焘、刘仁静等13名代表,出席了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他们代表着50多名党员。7月30日晚,代表们正在开会时,一名陌生男子突然闯入会场,环视一周后又匆匆离去。具有长期秘密工作经验的马林立即断定此人是敌探,建议马上中止会议。大部分代表迅速转移。于是,代表们分批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在一艘游船上召开了最后一天的会议。
把7月1日作为党的诞生纪念日,是毛泽东于1938年5月提出来的。当时,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一文中提出:“今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立17周年纪念日。”这是中央领导同志第一次明确提出“七一”是党的诞生纪念日。
党的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规定党的纲领是: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这表明中国共产党从建党开始就旗帜鲜明地把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意义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近代中国革命历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信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
中国共产党成立时所提出的纲领和奋斗目标,代表着中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代表着中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广大劳动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从诞生时起,她就充满着勃勃的生机和活力,预示着中国的光明和希望。她为根本改变中国各族人民被剥削、被压迫的状况,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为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开始了不屈不挠、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晚报记者 王丽丽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