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李伟
通讯员 曹新旺 赵光磊 文/图
年仅22岁的吴艳杰的突然牺牲让家乡亲友猝不及防,陷入巨大的悲痛之中。7月23日,记者在一片悲痛中艰难地采访了烈士的亲人、老师、同学、好友,一点点拼出了吴艳杰清晰而生动的阳光男孩形象。
“他很爱笑,是一个乐观开朗的人”
作为吴艳杰的表弟、多年同学,杨亚峰参加骨灰接存仪式时,眼泪就没有停过。“从知道他出事,我都哭了几天了,前一天他还给我发着语音信息,后一天人就没有了,太突然了!”杨亚峰哽咽着说。
杨亚峰和吴艳杰的感情很深,因为是多年同学且有亲戚关系,在吴艳杰入伍前,两人几乎形影不离。在杨亚峰眼里,吴艳杰是个非常乐观并且热爱生活的人,从没见他为什么事烦恼过。他还爱为弱者打抱不平,看不惯的事他都得管一管。吴艳杰入伍后,两人虽然难以见面,但经常电话联系。从电话里,杨亚峰知道吴艳杰已经深深爱上了部队生活,部队的一切苦累他都当成幸福的享受。有一次,吴艳杰打电话笑着对亚峰说,自己上午训练时胳膊灼伤了,一直忍着没吭声,晚上睡觉时衣服都和皮肤粘到一块了,被杨亚峰好好数落了一通。
吴艳杰的乐观是同学们公认的,一同到烈士陵园送吴艳杰最后一程的陈静、何楠都说吴艳杰很爱笑,是个热情、非常容易接近的阳光男孩,特别喜欢帮助人。说着说着,何楠忍不住哭起来,她告诉记者,她用两个星期时间给吴艳杰绣了一个十字绣抱枕,刚绣完准备寄给他,可他却永远看不到了。
“他是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学生”
在为吴艳杰送行的人群中,还有闻讯赶来的吴艳杰上初二时的班主任宋晓趁。要说她和吴艳杰的这段师生缘已经过去了八九年,但宋老师流着泪接受采访时说:“这个学生让我印象深刻。”
当时吴艳杰是班上的生活委员,品学兼优。在宋老师心目中,吴艳杰是一个非常细心、有责任感的男生。作为生活委员,他几乎每天都比其他同学离校晚,因为他习惯在放学前把教室仔细检查一遍。有一次教室内一个线路老化的插座上插了两个充电器,就被他及时发现拔了下来,消除了安全隐患。
宋老师说,吴艳杰还是个乐于助人的好学生。那时,班里有个同学不小心扭伤了脚,吴艳杰就天天主动帮她上下楼,帮她打饭,还帮她补上因请假落下的课程。
“那么懂事的孩子就这么没了”
吴艳杰的牺牲,最痛苦的还是他的家人。因为不忍心让他们面对吴艳杰的骨灰难抑悲伤,7月23日的骨灰接存仪式一结束,扶沟方面的工作人员就把他们送回了吴桥家中。虽然随后赶到的记者在采访中尽量斟酌词句,但吴艳杰的父母还是多次哭出声来。
“俺这孩儿从小听话、懂事,就没让人操过心。”父亲吴建成说,家里劳力少,农忙时忙不开,艳杰小的时候就会在家做饭、洗衣服,给大人分忧。母亲李用兰和姑姑吴趁香则喃喃地一直说艳杰孝顺,到部队后,艳杰总是在周末往家打电话,“都是打一圈子,爸、妈、奶、姑、大(大伯)都得说说话,问问家里情况,问问身体情况,你不说挂他就不挂”。因为家庭条件一般,吴艳杰一直很节俭,记者提出想要一张吴艳杰生前的生活照,结果在家里找了许久也没找到。最后李用兰好不容易找到了两张吴艳杰的一寸照片,略显内疚地递给记者说:“艳杰很少照相,你看这中不中。”
见记者来采访,吴家乡邻很快围了一院子,七嘴八舌地说吴艳杰的好,结果却再次激起了吴艳杰父母的哀伤。“俺的孩儿走得值,没有给我丢脸!”吴建成又一次眼泪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