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郭坤
实习生 焦其林 王国强 /文
晚报记者 朱海龙/图
本报讯 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如何调整好心态面对高考?如何调配学习和玩乐的时间……听今年考入名牌学府的佼佼者们是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的。8月6日上午,由本报主办、周口口腔医院承办、淮阳一高协办的暑期大型公益活动——2011·高考尖子励志报告会在周口人民会堂火爆开讲。5位今年考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的高考尖子,两位优秀的高三教师,两位高考尖子家长面对面介绍学习经验、学习方法、育子心得,吸引了千余名小记者、高中学生及家长。
当天的报告会上,考入清华大学的李轻飏、郭晓林、胡晓静,考入北京大学的张波,考入中国政法大学的王梦葛,用了2个小时的时间,就如何在考试中发挥最佳水平、如何做好考前的最后冲刺、如何调整高考前的心态、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有效学习方法等问题分别讲述了自己的应对之道。他们以亲身经历告诉大家如何与同学交流,如何求助老师、战胜压力、成就自我。
天公不作美 小记者冒雨前来
报告会举行的当天上午,天公不作美。早上6时许,淅淅沥沥的小雨便一直下个不停。但小雨并没有阻挡住小记者学习的脚步。报告会开始前的半个小时内,周口人民会堂鱼贯而入千余名听众。正式开讲时,会堂内已是座无虚席,90%都是周口晚报的小记者。
小记者李松原当天早上8点才起床,可为了听报告,她顾不上吃早饭,便急忙让表哥送她去听讲。连雨伞都忘了拿的她却没有忘记带自己的笔记本。“记下哥哥姐姐们讲的,我回去还要写作文。”就这样,她饿着肚子听完了整场报告会。
借鉴不模仿 高中生慕名听讲
当天的报告会,主要的听众是本报的小记者和他们的家长。不过,记者在现场发现,报告会也吸引了不少高中学生前来听讲。
今年暑假过后就要升入高二的侯翔泉就是慕名前来听讲的。家住鹿邑的他原本是跟着父亲来周口检查身体的,因为这场报告会,父子2人推迟了回家的时间。“他们的学习方法也许并不完全适合我,但是过来听一听,只要有一点值得我借鉴,就不算白来。”侯翔泉坦言,“借鉴,但不模仿。”
“受益匪浅。”一位听讲的高中生这样评价此次报告会。
唱歌献母亲 听讲者掌声如雷
以695分的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的李轻飏,在讲完自己的学习心得、学习方法之后,特意请求大家允许她唱上一首歌献给自己的母亲,来感谢母亲对她学习生活上的支持。
“啊,这个人就是娘。啊,这个人就是妈。这个人给了我生命,给我一个家……”当李轻飏清唱出《母亲》这首歌时,听讲者受到触动,纷纷打着节拍配合着她的歌声。歌曲结束时,整个人民会堂内掌声如雷。
记者从侧面了解到,李轻飏的现场献歌发自真心,因为她的父母靠着在外地打工,培养出了3个大学生。
现场频发问 小记者意犹未尽
报告会还特意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小记者现场提问,他们争先恐后的提问也将整场报告会的气氛推向高潮。“你请过家教吗?”“你玩电脑游戏吗?”“你听不听父母的话?”……小记者将生活中、学习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一股脑地倒给5位高考尖子。
“说实话,我曾作过弊,而且还被抓住了。事后我很后悔,便暗下决心:别人会的我也要会。”一位高考尖子这样回答“你有没有作过弊”这个令人尴尬的问题,她诚实的回答博得了听讲者的真心掌声。
由于时间有限,现场提问环节不得不在小记者的遗憾中结束。意犹未尽的小记者在报告会结束后,纷纷拉着高考尖子索要QQ号码,他们还有很多问题要向哥哥姐姐们请教。
两个多小时的高考尖子励志报告会在不知不觉间结束了,许多小记者、高中学生及家长对本报举行的这次活动交口称赞。一位家长如此感叹:“郭晓林母亲所说的父母对孩子一定要言传身教,给我上了一课。”
报告会最后,周口市口腔医院向高考尖子每人赠送了一台MP5,医院的口腔专家还向听讲者讲解了如何正确保护牙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