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文娱新闻
 
 
 
2011年12月15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严歌苓刘恒泪洒“十三钗”
原作者及编剧齐为影片叫好,电影今起全国公映
《金陵十三钗》未映先热,好评如潮,据说连姜文和王朔都不吝赞美之辞。更多评论者认为,张艺谋这次的成功,剧本的贡献最大,功不可没,这一点张艺谋自己也不否认。《金陵十三钗》有两个编剧,一是小说原作者严歌苓,另一位是著名编剧、作家刘恒。两位作家这两天也破例出现在《金陵十三钗》的首映式和图书发布会上,为影片捧场。严歌苓和刘恒一向低调,鲜少公开露�

  严歌苓谈“十三钗”:她们跪着,原谅了全世界

  身为女性,严歌苓更多把视角放在女性题材上。写小说《金陵十三钗》,是她一次对历史和女性的回望。说起小说和剧本的创作,严歌苓依然很激动,“这是一段屈辱的历史。魏特琳的日记有小小的记载,20多个妓女站出来,让更多的良家妇女不被带走。这些最阴暗最黑暗的场景,催化了她老年的抑郁症,最后她绝望自杀。这段记载引发了很多人的创作,这样的一群女人,为了别人献出她们自己。这些在人们看来是非常下贱的,低贱的女人,但是她们有着巨大的悲悯心。我喜欢关注她们,我的小说《扶桑》里也有这样的女人。这些女人,她们是跪着的,是低贱的,但是她们跪着,却原谅了全世界。这种女人,给我很多感动。”于是,严歌苓选择用这样的角度来写战争,“这也是我的擅长,用女性的悲悯,来对抗战争惨烈,用最后一点脆弱的良知,来对抗黑暗和罪恶。”至于取名《金陵十三钗》,灵感来自金陵十二钗,十三这个数字,在国外是不吉的数字,我用十三也是预示南京的悲剧。

  《金陵十三钗》剧本打磨了5年,严歌苓笑称自己几乎是“一鱼五吃”,“原来是中篇,后来又写了个长篇,又写了个英文中篇,还有电影剧本,加上现在还有一个劝不住的投资人邀我写电视剧,整整五吃。”其实,严歌苓自认不是个好编剧,尽量避免创作电影剧本。开机时赴南京参加开拍仪式也只想凑凑热闹,没想到就被拉进编剧里来了,拿到刘恒的剧本一看,“感动得久久出不来,难道我还敢在这样的剧本上动土吗?”而张艺谋解释,刘恒的二稿剧本已然很好,但因为电影里有很多英文的海外的东西,严歌苓是内行,她是可以用英文写作的。影片中,贝尔和乔治的对白,都由严歌苓帮忙,刘恒仍是剧本主力。严歌苓笑称,“我的用场是给电影来点女人香,给电影烫了头发,蹬上了高跟鞋。”

  一鱼已经都五吃了,严歌苓本以为对这条鱼已吃腻,但当她首次看粗剪版时,她还是惊呆了。在电影书《我们一起走过》的编剧自述,她谈到第一次看电影《金陵十三钗》的感受,“屏幕上展现的是完全新鲜的,甚至我不敢相认的生命!它的丰美和惨烈,它的深度和力量,让我完全忘记自己跟这个艺术生命体还有什么关系。……所有我预知的故事转折,都给我冷不防的震撼,眼泪不知什么时候出来的,已经冷在腮上。”

  

  

  刘恒:为写《十三钗》逛遍南京的教堂找感觉

  严歌苓看《十三钗》初剪版哭了,编剧刘恒也是如此。在编剧自述《缘分的力量》中,他第一句便说:“看片子看到要害处,不由得泪下,心想这事成了。天命之年过后,泪水竟然成了我的试金石,不仅可以探知艺术底蕴的深浅,还可以预言作品的成败。”

  严歌苓优雅而敏感,年近60的刘恒则浑身散发冲淡平和之气。算上《菊豆》《秋菊打官司》,这是他和张艺谋的第三次合作了。第二次和第三次合作之间,差了近二十年,现在大家都已年近花甲。那么好的朋友,怎么不多合作?张艺谋坦言有自知之明,很多剧本是不好意思找刘恒写,“剧本这个东西没法约。没有合作的我一定不麻烦他,既然是好朋友,你得了解他。这东西他肯定看不上,你也别找他,他也不要抹不开面子。但这部戏一定要找他,他的现实主义功力,和他对于人物的刻画,是我需要的。”看来,老谋子一点也不糊涂,以前他拍“那些电影”的时候,都是揣着聪明装糊涂呢。

  不管怎么说,《金陵十三钗》用刘恒绝对是用对了。张艺谋开拍之时就感慨:“《金陵十三钗》改编后的本子,是我当导演20年来碰到的最好剧本,这样一个本子捏在手里,我常有一种如获至宝的感觉。”而写作《金陵十三钗》并不是一件坦途,刘恒透露,故事都是发生在教堂里的,自己对教堂所知甚少,也因此,他跑遍了南京,以及江南的教堂,在现场感受教堂的气氛。这一段江南采风,让他“沉睡的灵感有了活力。”

  刘恒老师告诉记者,写《金陵十三钗》也是一个克服自己局限性的过程。“人都想达到新的高度,对自己的职业有高期待,我自己也是。但每个人都有局限性,怎么突破局限性,实现更高的人生价值?”所以,刘恒也特别佩服张艺谋,“他是年青人的榜样,懂得坚持和隐忍,即使是处在最低谷时,也从不管别人说什么。”

  而对于自己,刘恒坦言写作《金陵十三钗》时屡遇瓶颈,十三钗为什么最后能舍弃自己换下女学生?困惑压制了哀伤,自己的笔说服不了自己。第一稿就成了废稿。这时候,来了汶川大地震,“击碎了我和人物之间的隔膜,受困于敌寇的人,和地震废墟下苦苦求生的人,一切的相濡以沫之举都有惊天地泣鬼神之效,催人泪下则必在情理之中。”就这样,苦涩的文思复活了。

  《金陵十三钗》之成,刘恒的剧本被评为是首要之功,但刘恒并不敢居功,“剧本还是有很多不足,经过导演之手,那些缺陷被补足了。再加上严歌苓的原著是优良的种子,我只是起浇灌作用。电影挖掘的是人性的善良,以善良对抗恶,人性的善良是一个金矿。”

  (马彧)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专题、专栏等信息资料,均为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中华龙都网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00-2006 Www . zhld .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时政要闻
   第03版:周口/社会
   第04版:周口/民生
   第05版:周口/便民
   第06版:国内/视点
   第07版:国内/社会
   第08版:国际看点
   第09版:文娱新闻
   第10版:体育新闻
   第11版:周口文化
   第12版:往事/广告
   第13版:楼市周刊
   第14版:楼市/资讯
   第15版:楼市/家居
   第16版:楼市/广告
   第17版:酒宴特刊
   第18版:酒坊/酒韵
   第19版:食尚/美味
   第20版:聚焦
两大摇滚明星联手迎新
严歌苓刘恒泪洒“十三钗”
《枪炮侯》借“淘宝体”道歉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