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徐松
本报讯 近日,在深圳街头卖画谋生、拒绝市民捐助的周口籍曾老太成了网络名人。12月18日,记者联动《深圳晶报》记者张国防,简单了解了老人的感人举动。
据介绍,曾老太经常在深圳大学西门天桥上画画,虽然天冷风大比较辛苦,但曾老太的手工画画得很精致,细节之处涂抹得一丝不苟,一张画往往要画很久。11月25日,一位名为“小潘君额”的网友在自己的微博上图文并茂地写道:“刚刚在深大西门那个天桥看到那个阿婆在画画。真的很不容易,画得很精致,而且应该要画很久。大冷的天在那里卖画,希望大家晚上路过那里记得要帮衬啊。”随后的几天,这条微博被广泛转发,受到了深圳大学学生及深圳市民的关注。《深圳晶报》等多家当地报纸进行报道后,曾老太渐成网络名人,“帮助曾老太卖画”不仅成了深大学子的热议话题,他们还在网络上传递爱心,甚至牵动了远在加拿大的中国留学生王心玥的心,她特意恳求家人替其前往看望阿婆,以买画之名捐助钱物。
据网友介绍,曾老太要价10元一幅的彩笔画,往往被慕名而来的市民提前预订,有些好心人则拿出50元、100元,以不找零为由表示对曾老太的资助。尽管处境艰难,但曾老太自尊心很强,不愿乞讨,坚持卖画谋生,凭手艺自食其力。
由于曾老太耳背,且河南口音浓重,深大学子努力与其沟通,陆续了解到一些情况:老太太已年过七旬,老家在河南周口,老伴以拾荒为生,现在她和老伴相依为命在深圳生活,居无定所。有学子随曾老太到其住处,就在离深大不远的一个僻静林地内,由几块砖头、木板搭建而成的窝棚,简陋之极。随着天气转寒,深大学子也越发担心老人难捱寒夜。
对于家庭情况,曾老太不愿过多提及,也没说是周口市哪个县,只称儿女各有苦衷,在老家人多地少,自力更生都难,更没指望子女养老,而如今子女迫于生计,四处打工。曾老太没上过学,但自小学绣花,因而能绘出一手彩绘花样。由于体衰多病,她不能与老伴一同拾荒,于是白天在超市附近绣花,晚上则在天桥上画画,直到每晚12点左右,老伴四处捡拾废品归来后,骑着三轮车,接她一起回家。
如今,本报正与《深圳晶报》记者联动,希望进一步了解曾老太的详细情况,并力所能及给予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