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往事
 
 
 
2011年12月27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961年
赵朴初“舌战”印度反华派
  1961年的赵朴初。

  1961年3月16日,世界和平理事会会议在印度召开,中国代表团以廖承志、刘宁一为正副团长,成员有周培源、赵朴初、金仲华、区棠亮(女)等。开幕前,印度“泰戈尔和平节”德里委员会打算召开一次会议,纪念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诗人泰戈尔百岁诞辰。廖承志团长交给素享盛名的诗人赵朴初一个任务:代表中国代表团出席泰戈尔纪念会,并在会上发言。赵朴初精心准备了一个以颂扬中印友谊及文化交流为主旨的发言稿,并请廖承志、刘宁一审阅,他们看后很满意,批准了这个发言稿。

  

  印度部长突然发难

  

  纪念泰戈尔百岁诞辰的会议在一个宁静的晚上举行。不料纪念会进行中,作为会议主席的印度科学和文化部部长卡比尔突然发难,说:“泰戈尔生前很爱日本,但后来日本侵略中国,他就谴责日本。泰戈尔生前也很热爱中国,但要是他还活着,看到中国在西藏镇压个人自由,看到中国侵略印度,他一定会谴责中国。”此话一出会场气氛霎时紧张起来。

  赵朴初万万没有想到,在这样一个严肃的会议上,一位印度官方人物竟搞突然袭击,明目张胆地攻击中国政府,干涉中国内政和主权,这也未免太嚣张了!这分明是利用泰戈尔的名义,进行反华宣传,破坏中印友谊!

  赵朴初如果把事前精心准备的那一份讴歌中印友谊的发言稿简单地从头到尾地念一遍,显然已不适宜了。怎么办呢?作为抗议,自己可以像一般外交官那样愤怒地离开,这样既省事,也不违背外事纪律;但主持人已经安排自己发言,突然离开,等于放弃了反击,放弃了阵地,似乎也不是最佳的选择。是退场还是照常发言?给赵朴初出了一个难题。

  几位中国官员听到卡比尔的话,作为外交手段,立即退席以示抗议。先退席的中国驻印度大使馆的二等秘书迅速赶到代表团住地,将这一突发事件向廖承志团长作了汇报,并说赵朴初还在场内。廖承志深感事态严重,急忙吩咐这位二等秘书:“快把赵会长叫出来。”

  这位二等秘书返回会场时,万万想不到,赵朴初正在台上发言。他无法将廖承志团长的意见通知给赵朴初了,只好在一旁紧张地听赵朴初的发言。

  

  赵朴初诗意地反击

  

  当会议主席请中国代表发言时,赵朴初带着事先准备好的发言稿,沉着地走上了讲台。会场一片安静,大家屏住呼吸,等待着中国代表的反应。

  赵朴初把讲话稿放在桌子一边,眼光巡视着整个会议大厅,脱稿发言了。他仪表端庄,态度从容,语气不慌不忙,平静而又义正词严地说:听了卡比尔先生的讲话,我感到震惊和遗憾。我们中国代表是抱着友好情意来纪念泰戈尔的,下面我的发言可以证实这一点……如果泰戈尔今天还在,看到有人利用他的名字来攻击中国,损害中印友谊,他一定会感到很难过,他一定认为这对他是一个很大的耻辱……西藏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些少数叛乱分子作恶多端,背叛祖国。泰戈尔如果还在,应当受批评的不是我们,而是那些想在中国内政上插手的人……关于中印边界问题,中国人民一直希望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用谈判的方式得到解决。泰戈尔如果还在,应该受批评的不是我们,而是那些想把问题拖上十年二十年,企图继承英帝国主义不光荣遗产的人……

  由于训练有素,赵朴初的语言组织得十分完整,又富有诗意,语言结构重复使用“泰戈尔如果还在……”的排比句,铿锵有力,加强了语言的震撼力,强化了反驳的语气。本来是印度极少数人准备看中国笑话的场面,一瞬间,完全成了诗人口若悬河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高级政治智慧的天才展示。

  中国驻印度使馆二等秘书发现,那位刚才还趾高气扬的印度部长,正悄悄地拿着手帕,揩去额上的汗水。

  静静的大厅里,诗人的声音一直在继续,在大殿屋宇间盘旋:中国人一向珍重同印度人民的友谊,但是友谊必须建筑在正义的基础上。歪曲正义地寻找友谊是寻求不到的。我相信绝大多数印度人民对我们是友好的,是主持正义的。我们中印人民应当共同警惕,不要让我们的友谊被人阻止与破坏……我想,如果泰戈尔还在,他一定会为今天的事件感到耻辱和愤怒的,他绝不允许有人利用他的名义,来破坏中印友谊……

  

  将发言内容写成长诗发表

  

  即兴发言后,赵朴初该下台了。可是,逻辑思维训练有素的他,不紧不慢地拿起摆在桌子上原来准备好的讲稿,改变了义正词严的口气,用一种充满和平与友好的腔调向大家宣读。他这样做,是让全体与会代表们知道,中国是为寻求和平而来的,是为寻求友谊而来的,这篇发言稿,才是自己、中国代表团的本意和初衷,才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本意和初衷。此外,从政治纪律来说,这个讲稿是中国代表团审核过的文件,按程序宣读它,也是组织纪律的需要。

  听完了赵朴初针对卡比尔发难的即兴的高水平的演讲,又听了赵朴初代表中国代表团宣读的事先准备的充满友好的文件,会场响起了潮水般的掌声。这鼓掌的,不仅有五洲四洋的代表,还有印度本国的代表。中国驻印度大使馆二等秘书使劲地鼓掌,兴奋得热泪盈眶。赵朴初的发言,不仅需要高超的智慧,更需要过人的胆识。他若一语不慎,就会被别有用心的人抓住把柄,公布于世,不仅违反了外事纪律,更重要的是有损于国家的利益和形象,其结果将不堪设想。

  廖承志正在焦虑地等待会场上的消息,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他不清楚会场发生了什么。一见赵朴初回到大使馆,他就急忙问:“怎么样?”

  赵朴初把自己的讲话和会场上的反应向廖承志等代表团的同志作了汇报,廖承志听后,兴奋地拍了一下赵朴初的肩膀说:“好!讲得好!有理有利有节。”

  听到廖承志的夸奖,赵朴初高兴地笑了。

  会后,赵朴初将其发言内容写成《如果泰戈尔还在》的长诗,在《人民日报》上发表。

  (人协)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专题、专栏等信息资料,均为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中华龙都网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00-2006 Www . zhld .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01版:要闻
   第02版:锐评观点
   第03版:时政要闻
   第04版:城事社区
   第05版:热线便民
   第06版:县域新闻
   第07版:特别报道
   第08版:国内综览
   第09版:国际综览
   第10版:国内深度
   第11版:文娱新闻
   第12版:文娱新闻
   第13版:体育新闻
   第14版:财经
   第15版:往事
   第16版:广告
   第17版:时尚消费周刊
   第18版:酒坊/酒韵
   第19版:食尚/美食
   第20版:聚焦
   第21版:家有喜事
   第22版:旅游/资讯
   第23版:旅游/服务
   第24版:时尚潮流
1961年
赵朴初“舌战”印度反华派
鲁迅为何没有
写成长篇小说
八宝山里有哪八件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