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金月全
这年头,只要肯吃苦,农民工在外务工也挣钱。今年春节,记者回老家信阳市固始县过春节,发现邻居小程两口子笑得合不拢嘴,一问,原来小夫妻外出打工一年,挣回了6万多元。
小程名叫程宝华,和记者是发小,今年刚满30岁。初中毕业后,小程和同村的大多数同龄人一样踏上了打工的征途。刚去那几年,由于他年纪小,没有技术,工资勉强够自己开销。经过几年的摸索和钻研,小程在浙江一家纺织公司学了一手好手艺。“我现在工资都4100了!”和记者聊天时,小程显得很自豪。
“现在农民工的工资都在涨,(工资)给的低了,没人愿意干!”小程告诉记者,他们夫妻俩租了一间房,每天早出晚归,忙着干活挣钱。俩人省吃俭用,一个月也花不了多少。年底夫妻俩一算,这一年竟存下了6万多元。
农历腊月十七,夫妻俩怀揣着血汗钱,满心欢喜回到了老家。公婆替自己照顾了一年的孩子,给公公婆婆每人买身新衣服,再给二老点零花钱……小程的媳妇小郑说:“现在这个社会,只要肯吃苦,农民工也不一定比城里人挣得少!”
说说笑笑,夫妻俩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孩子的教育问题。“俩孩子都成了留守儿童,整天跟着爷爷奶奶生活,一年到头,只有寒暑假才能见到我们……老年人思想观念守旧、溺爱孩子,真怕学习和教育跟不上!”谈起孩子,小程一脸的迷茫。“带着孩子吧,根本不现实——到了上学的年龄不上学肯定不行,上吧,昂贵的择校费真让人吃不消!”小郑插话说。
记者在与外出打工村民聊天中发现,因为长年外出打工,他们都见了不少世面,如今的农民工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丝毫不亚于城里人。只不过为了挣钱,他们不得不把孩子交给老年人照顾,外出打工期间,还是孩子最牵他们的心。
记者从当地有关方面获悉,固始县常年外出务工农民50多万人,占全县人口的32.6%;主要是青壮年劳动力,集中在25至45岁年龄段;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占58.1%,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占17%;主要集中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经济发达地区和北京、郑州等大中城市。
农历正月初八,小程给记者打电话告别;农历正月初九,小程夫妻俩又该乘直达浙江嘉兴的长途客车外出打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