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杜欣 文/图
本报讯 昨天,记者从淮阳县委网络管理中心获悉,本报报道的淮阳县大学生马伟国回乡创业种菜致富的事迹经网络传播后,受到省委领导关注并做出批示,对马伟国的做法予以赞扬和鼓励。
1月29日是农历正月初七,是各单位上班的第一天。作为春节后与读者见面的第一期报纸,当天本报第四版整版推出了《新春走基层 践行“走、转、改”》特别报道。其中,在该版醒目位置刊发了一幅图片新闻《人勤春来早》,报道了淮阳县25岁大学生马伟国回乡创业种菜致富的事迹(小图)。当天,这一新闻经中新网传播后,多家新闻媒体予以刊发。
据淮阳县委网络管理中心负责人介绍,当天,作为网络舆情中的一条,省委宣传部网络管理部门将其上报给了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赵素萍。赵素萍部长看了马伟国的创业事迹,不仅予以肯定,给予马伟国诚恳的鼓励,还亲笔批示:“新型农业现代化需要这样的典型,一定要把农村新型农业合作社办好。”
马伟国今年25岁,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营销管理专业,在外地打过工,3年前他到山东寿光参观了当地红红火火的蔬菜产业后,萌生了种大棚蔬菜的念头,便返回家乡淮阳县城关镇贾庄行政村马庄村,投资100多万元,租了40亩地,建起了13个冬暖式蔬菜大棚,搞起了反季节蔬菜种植。通过实践,成效显著,去年7月就回收了投资成本。现如今,马伟国的大棚蔬菜亩产收入4至5万元,年收入近百万元,并成立了以种植、养殖为主的淮阳县新生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地下温室、地上蔬菜大棚面积达500亩,带动了村里165户农民致富。
据了解,近日,省委有关部门将组织省市主流媒体到淮阳采访,对马伟国回乡创业的事迹进行再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