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特别报道
 
 
 
2012年5月1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云姓不知处 只道有云家”
云姓的两位长者在商议寻根

  就在本报发出稀有姓氏征集令当天,就有读者透露,鹿邑县有姓云的。5月2日,记者一行驱车前往鹿邑县,在该县涡北镇姚庄行政村王庄自然村,辗转找到了长期居住在此的百余名云姓人。他们的生活平淡而安逸,但随后的采访让记者很吃惊:他们从哪里来,他们的根究竟在哪里……在此生活了8代的云姓人,不仅不知道,而且连第九代的辈分也遗失了……这让记者本来迟钝的思维忽然活跃起来,正所谓“云姓不知处,只道有云家。”

  云姓起源多

  采访前,记者通过网络和查询文字资料了解到,关于云姓的起源竟有8种之多。

  起源一:源于缙云氏,出自黄帝时期夏官之后,属于以官职名为氏。据史籍《姓苑》记载:“缙云氏之后。”缙云,是黄帝时的一种官名,黄帝以云名官,分别管理一年四季之事,其中夏官的官名就叫做缙云氏。缙云氏后代纷纷以缙云两个字为自己家族的姓氏,传到后来,再省缙字简为云姓,称为云氏。

  起源二:源于妘姓,出自黄帝的子孙颛顼的后代,属于以先祖名号为氏。据史籍《路史》记载,颛顼帝的后裔有祝融氏,是云氏的始祖。

  起源三: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诸侯国郧国,属于以国名谐音为氏。郧国灭亡后,贵族皆被楚共王迁至故麇国之地郧阳(今湖北郧县),其后裔子孙多以故国名为姓氏,转而分衍为4个氏:云氏、郧氏、芸氏、   氏,皆世代相传至今。

  起源四: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北鲜卑诸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魏书·官氏志》记载,魏、晋、南北朝时期,鲜卑民族中有复姓宥连氏、悉云氏、是云氏、牒云氏等,后汉化为单姓云氏,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

  起源五:源于蒙古族,出自元、明时期蒙古诸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起源六:源于达斡尔族,出自明朝时期达斡尔族额苏哩部,属于以先祖母爵号为氏。据《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达斡尔族额苏哩氏,亦称鄂苏哩氏、阿苏氏、阿苏里氏,源出金国时期阿速部(安煦烈部),以姓为氏,世居那木都鲁、阿库里、叶赫、齐齐哈尔、额苏里、黑龙江及松花江沿岸等地。在他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云氏,世代相传至今。

  起源七:源于满族,出自明朝时期达斡尔族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满族人世代崇敬母亲,因此有人以先祖母尊号为汉化姓氏者,就称云氏,世代相传至今。

  起源八: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既然云姓起源如此丰富,那么居住在鹿邑县涡北镇姚庄行政村王庄自然村的云姓人到底来自哪里、背后有怎样的故事?他们究竟属于哪个起源?近日,记者一行带着疑问在鹿邑县委宣传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来到该村走访,试图揭开王庄云姓人背后的秘密。

  不知“根”在哪

  愁坏云姓人

  既然云姓人在王庄村繁衍生活了8代,那么云姓人8代之前居住在哪里,又怎么会来到目前的居住地呢?换句话说,这些云姓人究竟从哪里来,他们的根儿究竟在哪里……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走访了王庄村多位年长的云姓人,他们的回答却如出一辙——“不知道”。不过,让记者稍微舒眉的是,云兆同、云兆修等人心中还依稀有个概念,“好像听长辈说,我们可能是从‘清采云寨’搬来的。”

  记者通过网络搜索发现,和“清采云寨”唯一比较接近的地方是距离鹿邑、郸城两县不远的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清潜镇云寨村。随后,记者进一步登陆太和县委组织部网页发现,该县清潜镇云寨村确有云姓人,且和王庄村云姓人的辈分有相同之处……不过,这些并没有得到云兆同、云兆修等人的认可。

  因为他们坚称“不可能是从这么远的地方搬迁来的。”他们认为,“或许有一天,就有附近的云姓人找上我们……”这些,或许只是这群朴素的村民们的一种企盼……

  王庄云姓人的“根”到底在哪,怎样才能找到……这一切成为摆在他们面前的一个个难题。

  B

  王庄有三姓  云姓人过半

  5月2日下午,鹿邑县涡北镇姚庄行政村王庄自然村。据村主任李金发介绍,王庄自然村近300人,有云、胡、李三姓。“云姓人占(村民)总数一半以上,100多人!”李金发说,村里云姓人和其他姓氏的村民一样一直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平淡而安逸的生活。

  “听父亲说,曾祖父弟兄4人从外地迁移到此居住,现在村里的云姓人,全是‘老四门’的人,辈分不乱!”今年72岁的云兆修听说记者来访,本打算上街的他往村口一小卖部前一站就滔滔不绝地介绍起来。

  不过,云兆修讲的是居住在此的云姓人目前的生活现状,提起往事,他说自己不是很清楚。

  家谱已不在  后人取名成难题

  “你们是来续家谱的吗?……都过来,续家谱的来了……”当日下午,记者一行刚进村,还没弄明白记者的来意,该村一名热心大娘就开始吆喝起来。

  之所以出现这个场景,云兆修告诉记者,8代云姓人在村里生活了200多年,由于平时很少和外地云姓人接触,家谱也不在了。

  “现在,第九代人的辈分也没有了,真让人愁……”云兆修满脸愁容地说。他说,该村目前云姓人的前8代辈分排序依次是戚、宝、广、宗、兆、统、献和龙,至于后边的排序,他们就不知道了。“今年秋天,重孙子云龙坤该上初中了。十几年后,他也该娶妻生子了,可名字怎么起?这确实是个难题……”

  采访期间,记者了解到,该村云姓人确实面临着上述的难题。云兆同、云兆修等人认为,当务之急需要有人牵头出面,和外界加强联系,尽早把家谱续上。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专题、专栏等信息资料,均为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中华龙都网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00-2006 Www . zhld .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01版:要闻
   第02版:锐评观点
   第03版:时政要闻
   第04版:城事社区
   第05版:热线便民
   第06版:县域新闻
   第07版:特别报道
   第08版:国内综览
   第09版:国际综览
   第10版:国际深读
   第11版:文娱新闻
   第12版:文娱新闻
   第13版:体育新闻
   第14版:教育在线
   第15版:铁水牛/连载
   第16版:闲情/广告
   第17版:小记者周刊
   第18版:作家摇篮
   第19版:作家摇篮
   第20版:成长课堂
   第21版:成长活动
   第22版:作家摇篮
   第23版:作家摇篮
   第24版:成长园地
“云姓不知处 只道有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