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版:成长活动
 
 
 
2012年6月4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把惩罚转化为赞赏

  近日,在一亲子论坛,网友们热烈地讨论着,当孩子犯了错误时,到底该不该打骂?对于这个问题,众说纷纭。

  生活中,也许很多父母都打过孩子,有的是出于无奈或忍无可忍,有的则是有意为之,觉得孩子不打不成器。本人认为,打不是一种理想的教育。

  打会使孩子忽视对错误的认识。本来打是为了让孩子深刻地认识错误并改之,然而家长一发怒,往往就只顾出气,不跟孩子讲明到底错在哪里。孩子被打后,仍然稀里糊涂,不知道错在哪里。即便有的孩子认识到了错误,也不会很好地改正,因为他觉得一报还一报,挨过打就两清了。

  打会使孩子越来越“皮”。许多家长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孩子越打越不听话。这是为什么?打能使孩子产生适应心里,即孩子挨打的次数多了,就会习以为常。因此,他们屡次犯错误,却没有丝毫悔改的意思。同时,打还会加重孩子的逆反心里,使他们幼小的心灵充满仇恨,对家长产生抵触和反抗情绪,甚至出现暴力倾向,或造成懦弱、自卑的性格。

  打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有强烈的自尊心,即使做了什么错事,也希望得到别人的谅解。打骂,尤其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孩子会觉得很没面子,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因为怕打,或为了维护自尊,孩子不得不学会撒谎,掩盖自己的过失,逃避家长的惩罚。这时,打不仅没有起到教育的作用,还使孩子养成了不良习惯。

  其实,惩罚的方式有多种多样,并非要采取打骂来教育孩子。国外有一部落,他们惩罚的方式就很特别,当部落里有人做错事或犯罪时,他们会在空地上燃起篝火,举办一场盛大宴会,并邀请部落里一些有威望的人到场,大家围着犯错的人一边唱歌一边跳舞,然后如数家珍地述说他以前做过的好事和善事,使犯错的人惭愧不已,从而迷途知返,改过自新。这种把惩罚转化为赞赏的方式,往往能从心底唤起人们对错误的认识,其效果胜过打骂。(周礼)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专题、专栏等信息资料,均为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中华龙都网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00-2006 Www . zhld .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01版:要闻
   第02版:锐评/广告
   第03版:时政要闻
   第04版:城事社区
   第05版:热线/便民
   第06版:县域新闻
   第07版:特别报道
   第08版:国内综览
   第09版:国际综览
   第10版:国际深读
   第11版:文娱新闻
   第12版:文娱新闻
   第13版:体育新闻
   第14版:教育在线
   第15版:铁水牛/连载
   第16版:闲情
   第17版:小记者周刊
   第18版:作家摇篮
   第19版:作家摇篮
   第20版:成长课堂
   第21版:成长活动
   第22版:作家摇篮
   第23版:作家摇篮
   第24版:成长园地
二郎山游记
我这个人
把惩罚转化为赞赏
问题解答
难忘的二郎山一日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