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媒体报道,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住房是国人一直以来的梦想,那么中国的住房拥有率究竟是多少?日前,浙江大学与清华大学有关机构联合发布中国40个城市住房拥有率报告显示,长沙以90.1%的居民拥有住房率位居榜单首位,广州、北京、深圳和上海4个一线城市住房拥有比率排名40个城市的最后四位。对于这一数据,不少网友纷纷表示 “拖后腿”“被平均”,称住房公平、居住条件远比高拥有率重要。
住房拥有率长沙居首 上海最低
此次的报告由浙江大学不动产投资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与《小康》杂志联合发布。调查涉及4个一线城市、2个直辖市、26个省会城市和8个重点城市,共计40个城市。
在40个城市排名中,长沙以90.1%的居民拥有住房率位居榜单首位,上海以67.9%的比率排于末位。广州、北京、深圳和上海4个一线城市排名最后四位,其中,北京以70.7%的比率排名倒数第三。重庆以80.2%排名11位。而其余调查城市的居民拥有住房比率均在70%至80%之间。
值得注意的是,杭州、南京、宁波、青岛、厦门等经济较为发达的省会或重点城市,住房拥有比率排名也大都靠后。
报告显示,2009年以来,超七成国人购买了住房,其中用于满足刚性需求的占六成以上。调查结果称,有21.4%的受访者表示没有买房,65.4%的受访者拥有一套住房,10.9%的受访者拥有两套住房,2.0%的受访者拥有三套住房,0.3%的受访者拥有四套住房。
“一线城市房价高导致置业难”
对此,中原地产研究总监张大伟表示,一线城市之所以住房拥有率比较低,是因为一线城市的外来人口非常多,房价又特别高,再加上诸如限购等严厉调控政策使得购房需求受到一定的影响,这些甚至对刚性需求也产生了影响。
“一线城市外来人口多,所以住房自用率也就相对低。”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接受中新网房产频道时做出如上表述。
合富置业首席分析师龙斌表示,在此项调查中,一线城市的住房拥有率偏低,并不奇怪。分析起来,主要与一线城市外来人口比例较大有关系。并且,一线城市住房拥有率偏低,并不奇怪
“住房拥有率低也不能完全说明问题。”张大伟表示,有很多廉租房、公租房没有纳入统计中,严格地讲,银行贷款买来的房子只有还清贷款了,房子产权才算自己的。
“数据掩盖居住条件等指标”
在这份《中国居住小康指数》榜单中,即使是排名最低的上海,其住房拥有率也高达67.9%。这意味着,上海近七成人拥有住房。而对于这一数据,网友纷纷表示质疑,称“拖后腿”、“被有房”。部分网友表示,住房公平远比高拥有率重要。
不久前,西南财经大学和中国人民银行共同发布了一份《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报告称报告称目前中国自有住房拥有率高达89.68%,远超世界60%左右的水平(美国为65%,英国为70%,日本为60%),处于世界前列。对此,很多网友也直呼与自己感受不符。
两份报告中,中国住房拥有率均超出世界平均水平,让人质疑其调查的科学性和真实性。《小康》杂志社相关人士称,“我们没有严格限定住房拥有率的定义,这个是根据受访者自己的理解来填的。
据新快报报道,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杨志认为,家庭拥有自有住房,不代表居住问题已经解决。通常经济发达国家自有住房拥有率低,而落后国家的自有住房拥有率高。发达国家人口流动性强,为了减少住房买卖的麻烦,很多人宁愿租房住而不是买房。落后国家人口流动性较差,拥有自有住房的家庭,反而更可能居住在自己拥有的住房中。因此,单单以家庭是否拥有住房来判断居民的居住条件,往往高估了居住条件,也可能导致住房公共政策选择的不当。
新华日报援引江苏省住建厅房地产监管处副处长李强的观点则认为,官方从未提过“住房拥有率”的概念,而是按照住建部口径,只提“住房私有化率”,即私有住宅的面积占全社会住房总面积的比率。但这同样也有“被平均”的问题,比如住房私有化率是90%,并不意味着100个家庭中有90个家庭有自己的房子,而很可能是其中的部分家庭拥有不止一套房子。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住房拥有率高并不代表住房资源分配的公平和均衡,有的家庭有好几套房,有的家庭却买不起房,所以数据很可能反映的是“平均数”,不少家庭“被平均”了。
上述业内人士认为,公众关注的是自有住房拥有率的高低,但实际上关心的是自己是否拥有较好的居住条件。从这一点来说,住房公共政策应着力在“有房住”以及是否能提供更好的居住条件上,而不是“有住房”上。
(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