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发〔2011〕14号)和《中共河南省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豫发〔2011〕20号),加快文化建设,实现周口由文化大市向文化强市的新跨越,结合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中央、省委加快文化建设的决定为文化建设新跨越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发〔2011〕14号),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政策举措,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文化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中共河南省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豫发〔2011〕20号),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和文化强省描绘了蓝图、指明了方向。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领会、把握精神实质,充分认识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紧紧抓住全国、全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契机,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加自觉、主动地推动周口文化建设,为我市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和良好文化条件。
文化建设新跨越是“富民强市新跨越”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实现由文化大市向文化强市跨越,是文化建设的重要使命,是全市人民的热切期盼,是实现“富民强市新跨越”的必然要求。文化建设是“富民强市新跨越”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担负起历史重任,努力开创我市文化建设新局面。
丰厚文化资源、丰硕文明成果为文化建设新跨越奠定坚实发展基础。周口文化积淀深厚,源远流长。在历史长河中孕育出的“三皇故都、道家之源、姓氏之根”等珍贵的文化资源和文化品牌,内涵丰富,深厚重实,是历史文化传承创新的根基和渊源。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市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不断加强和改进文化建设的工作机制和工作方法,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党员、教育群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扎实推进;坚持正确导向,舆论引导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成效明显,城乡居民文明素质不断提高;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群众文化进一步繁荣。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功能进一步完善。文化体制改革取得积极进展,文化繁荣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明显增强。全市文化改革发展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为加快文化建设创造了良好条件,奠定了坚实基础。
正视矛盾、解决问题,开创文化建设新局面。我市文化建设在取得较大成绩的同时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一些地方和单位对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没有摆上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抓文化建设的热情不高、方法不多、力度不够;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文化建设的投入不足,文化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用发挥不充分;束缚文化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尚未根本解决,文化产业实力不强,发展水平较低。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必须抓紧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
二、推动文化改革发展,实现文化建设新跨越
(一)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富民强市新跨越”的思想道德基础
加强理论武装,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把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和党的建设全过程。开展“争创学习型党组织、争当学习型党员”活动。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抓手,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为重点,大力建设“研讨型、创新型、务实型、开放型”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并创建示范点,坚持完善述学考评制度,将述学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开展“科学理论进基层”活动,健全市、县两级宣讲体系,充分发挥党校、社科单位的作用,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为广大干部群众掌握和运用。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引导全市干部群众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营造团结向上的新风正气,打造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培育开放开明的发展环境,塑造文明进步的良好形象,不断提升周口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加强吉鸿昌将军纪念馆、杜岗会师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加强英模人物的发现、培养和宣传,倡导奋发向上的新风气。
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深化精神文明创建。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力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做好“周口市道德模范”评选表彰工作,学习宣传先进典型,弘扬社会正气,在全市形成知荣辱、讲正气、做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在全市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诚信建设氛围。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移风易俗、抵制封建迷信。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抓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提升我市精神文明创建水平。建立健全社会志愿服务体系,促进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三理”(伦理、心理、生理)教育,在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
(二)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
重视哲学社会科学,推出优秀社科成果。利用优秀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为周口追赶跨越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智力服务。设立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加强伏羲文化研究基地、老子文化研究基地、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建设,办好“市民文化大讲堂”。
(下转A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