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鹿邑吴台庙。
佛佛上前抓了一把丸子,塞到刘文眉嘴里一个,又塞到杨春芙嘴里一个。几个人吸溜着嘴边吃边夸赞:太香了!
王志贞拿起两个丸子,放在手心里试了试热度后,分别递给小明明和小难难。
这时,魏凤楼从院子外面走了进来,看到这个场面,忍不住走了过来,拿起一个围裙束到腰间,拿起漏勺,对众人说道:你们都上一边儿歇着去,今儿个俺老两口子包了,你们就等着吃吧!
36.鹿邑县王大海所在村街道上。
王大海的儿子王小山已经六七岁,正和小伙伴们在村里街道上一边放鞭炮,一边数着儿歌:腊八祭灶,年下来到,闺女要花,小子要炮,老婆要衣裳,老头打急慌……
37.王大海家里。
王小山回到家里:爹,妈,我饿了。
小家伙看到桌子上放的一个枣花馍,伸手就要去抓。
王大海赶紧拦住王小山,说道:别动,这是祭神用的。
王小山:那咱家不是祭了神了吗?
王大海:祭了神以后,就是给家里最高长辈和最尊敬的人吃。孩子,你说,这枣花馍该给谁吃?
王小山:该爹娘吃!
王大海:最尊敬的人呢?
王小山眨巴眨巴眼,说道:我知道,该给魏爷爷吃!
王大海:好懂事的孩子!走,咱就给你魏爷爷拜年,送枣花馍去!
38.去吴台庙路上。
父子俩提着一竹篮枣花馍,向豫东纵队司令部走去。
39.吴台庙街上。
吴台庙街上,三三两两的人们有的挑担子,有人提篮子,有人抬礼盒,里面装的全是吃的:大馍、小馍、枣山……那大馍,一个就有三斤,像个小山一样,雪白雪白,上面有个面花,紧贴着馍头,尖上又放了一个大红枣。还有的把面食做成了花朵、小鸟的形状,放在大馍上面……上面涂着红红黄黄黑黑绿绿的颜色,活灵活现,煞是好看。
人们边走便念叨:
枣花馍,枣花山,
俺的心意在里边。
送给亲人解放军,
送给老魏司令员。
叫他吃到二月二,
叫他吃到三月三。
40.整个吴台庙,洋溢着一种热烈和谐的气氛。
第22集
1.南线办事处。
李子木召开南线办事处人员会议。
刘文眉:据我们了解的情报,张轸被蒋介石任命为河南省主席,管辖开封、信阳等几座孤城,大量收编地方武装,拉起四万多人的队伍,其中就有被我们击溃的太康县匪首郭馨波的残余人马,张轸还委任他当了国军128军的中将副军长,这家伙鸟枪换炮啦!
李子木:信阳是国民党第五绥靖区所在地,绥靖区机构是由豫、鄂、皖三省边区清乡总指挥部改组扩大而成,司令员是原总指挥张轸升任的,副司令官是南京委派的赵子立。国民党伪河南省政府也迁到信阳。在南京取得国防部的同意,张轸取得了四万保安旅经费的许诺,在信阳附近地区大肆招兵买马,把逃往信阳的郭馨波、刘子仁等在豫东地主反动武装编为三个绥靖旅。根据刚才大家讨论的意见,我们南线办事处的南线工作,一是派出干部,化装成客商去正阳,伺机向信阳外围靠近,侦查正阳西南、淮河渡口陡沟南岸一带的情况;二是派人秘密进入国民党伪河南省政府以及蒋军重兵盘踞的信阳,调查蒋军驻军情况,相机将工作深入到武汉,侦查蒋军武汉方面的长江防务;三是从调查入手,利用各种可以利用的关系,相机策应蒋军投诚起义。
2.河南信阳街头。
李子木与女侦查员刘文眉化装成一对客商夫妇,出现在信阳街头。他们几经周折,在鸡公山上和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城工部开封工委派往潜伏在张轸部队做策反工作的工委常委、宣传部长方敬之接上了头。
3.信阳某宾馆。
李子木、刘文眉听方敬之介绍情况。
方敬之:李处长,眼下信阳的情况是这样的:盘踞在信阳的国民党河南省主席张轸,由于不是蒋介石的嫡系,曾三番五次地被蒋介石贬职,受尽了屈辱。他曾填词发泄自己对蒋介石的不满:数理本难凭,似有应因。阳明却也困邮亭。回忆当年莫须有,何恨不平?这个张轸,却对我党有良好的印象,在抗日战争中,多次和我党合作,与林伯渠、朱瑞、刘少奇有过亲密交往。为了争取张轸,晋冀鲁豫中央局城工部开封工委正通过各种渠道,争取张轸和他的128军投诚起义。目前,我们已经和张轸的女儿张佛、女婿伊人取得了联系。
方敬之又说:至于您说到的常如恩先生,据我们所知,他和张轸属下的128军313师师长鲍汝礼私人关系很好,常如恩从豫东鹿邑回到豫南后,当上了鲍汝礼的少将参议。他家的地址是……
4.信阳,常如恩家中。
李子木:常先生,别来无恙啊!
常如恩:李先生,自鹿邑一别,我常如恩一方面不忘贵军不杀之恩,一方面看到了中国的前途在共产党身上,因此常某常思替共产党出力报恩。回到信阳老家后,通过国民党信阳督察员刘常恩先生的关系,找了一份事干,并与蒋军128军313师师长鲍汝礼取得了联系。
李子木:鲍汝礼,我知道他的一些情况,抗日战争期间,曾参加徐州会战和豫西鄂北会战,对日军作战很英勇,抗战后却以通共罪名被撤职关押了三年,获释后任第五绥靖区少将高参,五纵队副司令兼保安第四旅旅长,第128军313师师长。(李子木说到这里,看了身边的刘文眉一眼,刘文眉点点头,二人对视一笑,李子木继续说):常先生,能否安排我和鲍先生秘密会见一次?
常如恩:没问题,一切由我安排!(156)待续
策 划:李明方 白明宽 姚建华 张广东 王尚林
文学统筹:王尚林 巴丽芬 戴俊贤 党史统筹:王玉西 石国文 许志强 撰 稿:王保清 邢长顺 杨光奇 总 撰 稿: 梁祖文
电视文学剧本·连载·
(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