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然玉
9月8日,麻城市顺河镇部分小学生扛着课桌上学的情况经报道后,引起广泛关注。麻城市政府决定,在地方财政原已投入400万元的基础上,再筹措500万元专项资金,一次性解决课桌椅问题,同时号召全市党员干部开展认捐活动。据介绍,截至9月7日,麻城市顺河镇3000名自带课桌上学的学生,全部用上了新的标准课桌椅。全市党员干部已认捐26万余元,为学生购置新课桌。
一段悲悯的故事,总算有了个不错的结尾。当然,若置于长远视野考量,那些偏僻之地的孩子们,会有怎样的未来,仍有待观察。舆论的关注,追加的拨款,或可解燃眉之急,或可息一时之怒,但终究算不得治本之策。因为,如你我所知,“扛课桌上学”,实则只是诸多教育缺憾之一种。
发展教育事业,若本着“曝光一事解决一事”的思路,难免有扬汤止沸之嫌。诚然,在湖北麻城,“扛课桌”曝出后,当地职能部门反应之快,行动之有效,令人激赏:极短时间内,不仅风口浪尖的“顺河镇”,配齐了新课桌,且整改的风潮,深度扩散到“全市”层面,也算做到由此及彼、举一反三。但公众也当看到,它有着明显的局限性——仅以“课桌添置”为诉求。名曰“专项行动”,实质上也是“点到即止”。
值得注意的是,课桌添置过程中,当地还开展了广泛的“干部认捐”活动。这一方面说明,当地官员具备可观的善意基础;却也昭示出,“课桌经费”未必事先写进“财政预算”。可依靠临时拨款、发动爱心等“应急”手段,到底能换回怎样水准的教育条件?又能将之维持多久?“围观改变现实”,而当“观众”离场,事情会否又故态复萌?
课桌风波,解剖维度是多面的。有人看到舆论的力量、职能者的行动力,有人看到基础教育资源的缺位。其实,即便换上“新课桌”,诸如顺河镇等落后地域,部分学校的软硬件配置,也远谈不上“合格”:且不说师资、膳食等高阶要件,起码的安全校舍,在很多“穷乡僻壤”,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从自扛课桌到标配课桌,麻城的变化,让公众见识到“监督的力量”。然而,推进教育的地域平等,不能只靠媒体曝光。从相关信息的收集,到补漏式的纠偏,乃至事先的以预留财政为核心的主动介入,都理应是教育管理体系内程序化、自觉性的行动。在此角度上,这起课桌风波的转向参照意义有限,本质上,它仍是被动的“应激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