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金月全
绳姓,作为中华民族的稀有姓氏之一,有关其家族的记载,最早追溯到明清时期。但截至目前,我国一直没有关于绳姓的形成及来源之说。在中国的姓氏排行榜上,绳姓未列入《百家姓》前2000位,目前,全国仅有近两万绳姓人,属名副其实的稀有姓氏,主要分布在河南、河北、山东、台湾等省份的少数地方。在周口境内,绳姓人仅分布在淮阳县冯塘乡徐营村徐营自然村,人口近20人。
1月22日,记者在淮阳县冯塘乡徐营村党支部书记孙学明的指引下,来到徐营自然村走访绳姓后裔,倾听他们讲述绳姓人的传闻故事。
1
淮阳寻访绳姓人
近日,一名未署名的热心读者给记者发来短信:“听说淮阳县冯塘乡徐营村有姓绳的,确实很稀罕,可我并不认识他们……”1月22日8时许,记者通过114查号台得知淮阳县冯塘乡党政办公室的号码后,从该处得到冯塘乡徐营村党支部书记孙学明的联系方式。“我们这儿确实有这个姓,很稀罕!”电话中孙学明表示愿意给记者指路。当天上午,记者在孙学明的指引下,顺利来到徐营村徐营自然村绳全军家中。
今年53岁的村民绳全军,是位地地道道的农民。绳全军说,前辈们口口相传的说法是,四五百年前,该村已有绳姓人在此居住。随着时代的变迁,到了现在,该村绳姓人仅有近20口人。这近20口人都是一家人,都是绳全军祖父的后人。绳全军说:“我祖父已离世多年,父亲绳祖民有兄弟二人。”
提到绳姓的来历,绳全军称自己也不知道具体来历,也没有见过家谱,更不知道全国多少绳姓人。据他所知,在周口市范围内,只有徐营村徐营自然村有近20名绳姓人,即使其他村庄有个别绳姓人,也可能是从该村嫁出去的。“这么多年来,我一直都没离开过周口,也从没遇到过一个除家人以外的绳姓人。”绳全军说。
据了解,在我省,除淮阳县冯塘乡徐营村徐营自然村有绳姓人居住外,在南阳市邓州市腰店乡绳营村和沂川县九重乡下庄村也生活着近千名绳姓人。而据两个村子里的绳姓人说,他们世代居住在南阳,但姓氏起源不详。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截至2006年年底,周口市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尚未将绳姓列入周口市境内的姓氏。
2
姓绳的,祖辈并不是拧麻绳的
你的姓氏少见吗?你知道你的祖辈是从哪里来的?你是否因为自己的姓氏让你啼笑皆非?你的家族有什么稀奇的故事?如果你或你身边的亲朋有稀有姓氏,请告诉我们;如果你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你或你身边的稀有姓氏,请联系我们。
电话请拨打:
0394-8289999
15939433188
Email请发至:
zkby110@126.com。
3
近日,家住安徽省铜陵市的林先生给给记者发来一封电子邮件,讲述了他和一位绳姓女孩因奇姓成就了一段美好姻缘。
林先生说,有一次,他参加了一个朋友举办的聚会。大家见面的时候免不了互相介绍姓名。“当这个女孩说自己姓绳时,我就觉得很好奇,以前没听说过还有这个姓。”林先生称,当时,自己一下子就把这个姓绳的女孩记住了,而且一直也忘记不了。此后,林先生有意识地与小绳来往,在不断的接触中,小绳成了他的女友,随后两人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我岳父说在阜阳他的老家,绳姓也很少的,在安徽铜陵市本地,目前遇到的绳姓人,都与他们家有点关系。”林先生说,他很想知道全国哪里还有姓绳的,这个姓氏究竟由何而来?
“我姓绳,不是沈,也不是神。”当天一见到记者,绳全军就特别强调。“因为我的姓氏特殊,我经常得给刚见面的朋友这样解释。”绳全军说,经常有朋友和乡邻把他的姓念成“沈”或者“神”。还有不少人经常和他开玩笑,问他家的祖辈是不是拧麻绳或卖麻绳的。 “这只是句笑话,其实,麻姓与绳姓没有关系,我们姓绳的祖辈并不是拧麻绳的……”绳全军说,虽然自己不知道绳姓的来源,但他相信绳姓肯定和麻姓没有任何关联。
据史料记载,麻姓有3种起源。一、以祖先食邑为姓。周代时,楚国有熊姓大夫食采于麻(今湖北省麻城),其后代子孙以封邑为姓,改麻姓。二、据《风俗通义》所载,春秋时齐国大夫麻婴之后。他的后代子孙以他名字中的麻字为姓,称麻姓。三、回族中的麻姓,多取自经名首音。
愿被“绳”拴一辈子
4
绳姓,或以技艺取姓
经查考,在河南省宁陵县、河北省无极县、山东省菏泽市、台湾省等地生活的绳姓家族,大都是明清年代从山东菏泽移居的,而目前在山东的西部和北部也仅有少数绳氏家族。还有一种说法,在其祖先居住在菏泽之前,是从山东半岛的蓬莱一带迁徙到菏泽的。
那么,绳姓家族是在什么年代、什么原因离开自己故乡而流落到他地的呢?至今仍是一个谜,有待在今后的考古和历史研究中寻求答案。
2005年4月13日,青岛市黄岛区文物管理部门在辛安街道办事处一施工工地抢救性发掘了一座古墓。考古人员在清理墓穴时,发现一块铭文砖,上有“绳氏砖”3个字,上下均以菱形图案装饰。短侧面有“大和四年作”五个字,两处铭文均为阳文,为典型的汉代隶书。
绳姓作为一个人数很少的姓氏,有关其家族的记载,最早追溯到明清时期。但截至目前,我国一直没有关于绳姓的形成及来源之说。青岛市黄岛区发现的这块“绳氏砖”,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这是绳姓家族最早的记载,这对研究绳姓的起源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据《通鉴外纪》刊载,“姓者,统其祖考之所出”,姓氏作为识别和区分氏族的特定标记符号,起源于原始社会,盛行于商周时期,规范于秦汉,其特点是: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出处具体。
形成姓氏的缘由有10余种,其中,以技艺取姓就是其中之一,如制陶的就取“陶”字为姓。那么绳姓家族为何取“绳”为姓?记者试图按照姓氏形成的来源逐一查考资料,均没有合理的解释,唯有按照以技艺取姓的思路推测有一定的道理。
根据“绳”的含义,绳姓应该与“绳子”有关,“绳子”与人类生活有密切的关系。“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辞源》“绳”字释义),可见绳子对人类的影响之大。绳姓家族是制作绳子的吗?古代并没有制绳行业,再说制绳手艺在农耕时代系人人都会的技能。试想,若以此为姓,难免牵强。那么有什么行业需求绳子?一时也难以界定。
若扩展一下思路,农耕时代,人类已掌握烧制陶器的技艺,那么绳姓是否与陶器的纹饰有关?人类最早的陶器就是用绳子作为模具在陶胚上压模装饰,称之为绳陶纹,这是古代陶器最常见的纹饰,绳陶纹也就成了陶器的代名词,可见陶器绳纹的文化内涵如此深厚。
如此推理,烧制陶器的绳姓家族为了与“陶”姓相区别,根据陶器绳陶纹的“绳”而取姓。如此说来,绳姓作为姓氏,应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已有4500多年的历史,这也基本符合姓氏形成的年代。因此, 绳姓很可能是我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然而限于目前的史料,这仅是一项理性的推测,还有待史学家们进一步考证。
5
绳氏家族的迁徙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