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红火火的竹器业
历史上看,筢子是周家口的主要产品之一,产量较大,周边10多个县都来周口进货。明末清初,周口北岸有一条街专业生产筢子,时间久了群众自发地将那条街叫做筢子街,后来,南岸新街也有人做筢子。清末,北岸筢子街生产筢子者已有10多家,南岸新街生产筢子者有20多家。每家少者一两人,多者三四人。竹器产品有筢子、竹帘、筛子、箩筐等,而且,主要是生产筢子,这就是过去群众不叫“竹器铺”而叫“筢子铺”或“竹匠”的原因。解放前,由于麦秋两季需要筢子量大,每个筢子铺都是全年生产,麦秋季出售,全周家口每年能生产50多万把,且能全部售完。明清时代,周口的筢子就以质量好、价格便宜闻名。当时,周口尚无桥梁,外县成批进货,从不过河购买,太康、西华、扶沟、杞县、陈留、尉氏客商都是从北岸筢子街进货,而沈丘、项城、商水、界首、上蔡等县客商则从南岸新街进货。1935年周口建了第一座钢筋混凝土大桥(今中州路桥)后,北部各县也纷纷到南岸新街进货。
踏破铁鞋 寻觅竹匠
如今,科技进步了,农业使用了收割机,筢子也无用武之地,塑料窗纱、塑料筛子,代替了竹簾、竹筛子,因此,筢子铺基本上停产转业了。笔者从小就在新街(现为荷花路)长大,那时新街有筢子铺、面行和(棉)花(土)布行,筢子铺占一半,如今,一家也没了。跑了几条街,才算在南岸新街北头找到一位老竹匠王鼎顺师傅,他今年81岁,由于常年劳动,身体依然健康,与竹噐打交道60余年了。他没有门面,就在家中干点零活。
1945年,日寇侵占周口,民不聊生,13岁的王鼎顺跟着伯父王大成学习竹器生产工艺,王大成于1904年在周家口新街北头开设“王记筢子铺”。他的技术好,他的筢子坚固耐用,筢齿永不变形,在周家口颇有名气。王鼎顺聪明好学,一般学徒是3年出师,可是王鼎顺只用了两年的时间,便学会生产筢子、织簾子、编筛子等技术,可以自立门头了。但由于伯父年迈体弱,无人接班,便让王鼎顺留下来支撑门面。他没有辜负伯父的希望,勤勤恳恳,努力生产,技术越来越好,18岁时已把“王记筢子铺”干得颇有名气了。
■王羨荣 文/图
成立了周口竹器社
1952年,周口已解放4年,恢复了经济建设,市场逐渐活跃。广大农民经过土地改革,提高了劳动积极性,单位面积产量慢慢提高,每逢秋麦二季筢子总是供不应求。这时王鼎顺已结婚,妻子崔耀英是新街崔家筢子铺的后代,带来一手好竹器手艺,真是如虎添翼,为了保证筢子质量,严格按操作规程办事。生产筢子分大、中、小三种,劈筢齿做到粗细均匀,用火捏筢齿注意掌握火候,保持弯度一致,排筢齿距离均匀,最后将筢子编得整整齐齐。竹簾子型号从2.2尺(市尺)到3.6尺宽度,共分7种,破弥子做到粗细一致,织簾子做到距离均匀。竹筛子分箥筛、料筛和箩筛三种,生产筛子是竹器中的细活,破了弥子,还要再过一次刀,使之光滑易漏粮食,使用方便。
1955年,全国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合作化运动,王鼎顺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和妻子报了名,成立了“周口竹器社”。
1970年,周口竹器社分出周口电缆厂,后来又分出油毡厂、羽绒厂,竹器销路不畅,逐渐萧条。
退休之后仍干本行
1987年,王鼎顺夫妇退休,但仍与竹器有着深厚的感情,不愿扔掉竹器技术,又在新街北端原址重操旧业。当时,儿子王旗华已20多岁,每天下班后也在家帮忙,生意又红火起来,除生产筢子外,订做门簾、窗簾者也很多,周口市酱菜厂一次就订大小盖菜缸的簾子达100多挂,从那时一直到2000年,是生意最好的时候,有时用户急用簾子,只有将制好的半成品交给周围的群众代加工。
不幸的是,二十世纪末,王鼎顺的老伴因病去世,他在悲痛中与从竹器厂下岗的儿子继续干着竹器行当。但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社会不断进步,农业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如今,打药机、播种机、收割机遍地都是,小件农具逐歩被淘汰,竹器主要产品筢子也无人问津。虽然如此,簾子、筛子等竹器也有个别人购买,王鼎顺老先生每天还有活干。眼下,天气开始热了,笔者釆访他时,正光着脊梁干活。他说:“我现在退休金花不完,身体还健康,看到竹匠的路越来越窄,我心中很难过,我还要继续干下去,一是把竹器工艺传承下去,二是凭我的手艺再为社会上做点贡献!”
“寻访周口老行当”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