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 介
推
——读郭昕长篇小说《鱼的海》
■李韬
几条一尺多长的大鲳鱼正在水中追击那些可怜的观赏鱼。在强敌面前,在危险面前,它们摇着美丽的尾巴四处逃命。可是它们根本逃不了多远,就被那些大鱼追上,那些大鱼张着饥饿的大嘴,把它们吸进口中,它们就在清灵灵的水中消失了。
这是于渔在父亲的鱼塘里看到的最为惊心动魄的一幕。这一幕也在于渔身上一点一点地应验着,她被无处不在的权力游戏和明争暗斗所追击,生活也正张着一张血盆大口要把其吸入口中,幸好她对这个世界至真至善至美的东西心存期盼,一次一次在权力的夹缝中逃生,在生活的死地里逃亡……
以前读过郭昕几篇小说,如《一路攀升》、《村事》、《洗澡》等,但大多是乡村题材,即便走得最远写的也是乡村与城市的冲突与和谐,单独驾驭都市题材这是我看到的第一篇。我想他一定不是不敢写,而是在积淀,等待一个时机去爆发。有他70多万的码字基础在那儿做铺垫,使得《欢乐城》很符合现代人“城市化、流行化、性感化、好读化”的“四个现代化”阅读口味。小说的故事并不曲折:本是清静之地的大学校园却也被现代社会的物欲所侵蚀,上演一出又一出的争风吃醋、互相倾轧的权力游戏,迅速逃离大学的于渔应聘到一家报社做文化记者,与报社“名记”金阳谈起恋爱,谁知遇人不淑,“名记”竟然是杀人凶手。在于渔知道其底细后被追杀,逃亡路上又与作家汪浩展开一场柏拉图式的爱恋……当一切都显出本来面目之后,于渔回到了原本无任何污染的“生于斯、长于斯”的始平湖畔,可谁曾想,绿色乡村已被城市文明所“腐蚀”,权力游戏也在轮番上演……
小说写得非常流畅,语言也颇为诗意化,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篇小说的结构,每一章的开头是一段关于鱼的描写,多角度全方位白描了鱼世界的生存“潜规则”,文字均摘自诺贝尔奖得主、奥地利动物行为研究专家劳伦兹的《所罗门王的指环:与鸟兽虫鱼的亲密对话》一书。接下来便是现实世界的形形色色,有价值观的现实冲突和名利场的生存法则,一出出熙来攘往,一幕幕酒色财气……
水中的鱼世界和身边的这个现实世界,无时不在印证着达尔文的“适者生存、优胜劣汰”这个颠扑不灭的真理。
今年年初东方出版社又重新出版了日本小说家山崎丰子40年前畅销至今的小说《白色巨塔》,小说讲述大学医院权力倾轧,表现大学理想主义和功利主义的角斗。作者山崎丰子借助主人公之口说:“在这充满矛盾的现代社会里,还有胸怀理想的人,心中总期盼着,至少大学这个地方能本着人类的良知做事,我不认为现在的大学连这么小的要求都做不到。” 于渔就像山崎丰子笔下的人物一样是个胸怀理想的人,她的心中总期盼着真善美的东西,当“大学连这么小的要求都做不到”时,她选择了逃离到社会,谁知道社会比大学更肮脏。她还能逃到那里?
前苏联作家阿克萨克夫在《渔猎笔记》中有一段对鱼逃亡过程的描写:“尽管我是一个谨慎而有耐心的人,可以说是一个很有经验的打鱼人,但当时觉得鱼反正是在岸上,一共不过四分之一俄尺远就可以到达安全地了,我实在耐不住性子,想直接把它拖过来。可是我用手抓住鱼线,刚要用力——鱼突然发了疯一样向上跳起来——鱼线断了,鱼翻到水里去了……”《鱼的海》的结尾是“我看到前面有一片灯火,那是城市吧。那是城市的灯火吧,我要跑过去……”代表着绿色与纯净的始平湖畔已经被物欲严重的污染,于渔从乡村逃亡到城市这个巨大的污染源,那需要怎样的一个肺呀!
她已经无处可逃。每个人都无处可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