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百姓写手
 
 
 
2013年8月8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的母校

  我的学校名叫刘桥小学,那是我的母校。

  我不知道学校具体是哪一年建的,总之从我上学第一眼看到她时,就已经破败不堪了。学校占地不过两三亩地的样子,总共六间教室,前面两间是学前班和五年级,后面一排是一年级到四年级。校园里除了两条极窄的砖铺路以外,连教室的地面,都是土质的,坑坑洼洼,高低不平。每到下雨天,总是屋外下大雨,屋里下小雨,有时电闪雷鸣,屋顶的瓦砾都会被震得咯吱直响,那时的教室就像一叶风雨飘摇的小舟,让人担心随时都有倾覆的危险。夏天的雨总是一连几天地下,雨势大的时候,老师索性就会放我们几天假。待到重新回学校时,教室外面的墙根处长满了草,推开教室门,发现墙角竟立着一株一尺多高的桐树芽。

  让人记忆深刻的还有雨天的厕所。露天的厕所,四面低矮的墙围着,中间隔一堵墙,左边是男生厕所,右边是女生厕所。一到雨天,厕所里就肮脏不堪,没有下脚的地方。

  学校不但厕所简陋,也没有操场。我们没有体育老师,所以从来不上体育课,只在课间休息时,在教室门前或者学校对面的一片空地上相互打闹,做各种游戏,跳皮筋、踢毽子、扔沙包……那时觉得下课时间很长,有时我们能将大半个村子跑下来,一家家地找水喝,然后又在一阵悠扬的铃声中慌乱地跑回教室。

  那时学校没有电铃,用的还是人敲的铁铃铛,除了上学、放学铃敲得比较准时外,课间休息时间由老师随意掌握,一般都在二十到三十分钟之间。铃悬挂在一棵大树下,中间系着一根麻绳,由老师们轮流值日。课前十分钟的预备铃声节奏一般比较慢,上课的铃声则适中,不紧不慢,铃声凌乱完全没有节奏时,说明要集合开会了。

  日子就这样如清水般快乐地过了五年,在我读完小学四年级的那个暑假,学校终于被重建了。原来灰色斑驳的危房倒下了,取而代之的是两排整齐的红色砖瓦房,雪白的墙壁,平整的地面,还有两个漂亮的方形小花园。新校舍落成典礼那天,学校张灯结彩,请来了乡领导和全体村民一起庆贺,我还作为学生代表在会上发言。

  再后来,我上了初中,念了高中,读了大学,很少回家,可每次回家都会听说一些关于学校的消息。听说新校舍建成之后,学校很是辉煌了几年,生源不断增加。再听说学校的师资力量不断下降,家长们都不愿把孩子送到学校读书了。又听说一个班里才有七八个学生,学校实在难以为继了。最后听说,孩子们都去城里上学了,老师们也被分流到附近几个大点儿的小学。我读了六年学的刘桥小学现在已经废弃了。

  (曹艳 淮阳县地方税务局)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专题、专栏等信息资料,均为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中华龙都网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00-2006 Www . zhld .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02版:锐评观点
   第03版:综合新闻
   第04版:城事社区
   第05版:专题
   第06版:高温下的“烤”验
   第07版:天南地北周口人
   第08版:国内综览
   第09版:国际综览
   第10版:国际深读
   第11版:文娱新闻
   第12版:文娱新闻
   第13版:体育新闻
   第14版:读 书
   第15版:百姓写手
   第16版:广告
   第17版:楼市家居
   第18版:楼市动态
   第19版:楼市/深读
   第20版:楼市/广告
   第21版:时尚/潮流
   第22版:家电/市场
   第23版:3C/家电
   第24版:广告
我的母校
八月,去看荷
悔悟的泪水
火锅里的爱情
纳鞋底的母亲
你忘了说“谢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