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朱东一/文 金月全/图
“成败不在于闹市的喧嚣,也不在于人群中的欢呼和喝彩,而在于我们自己。”赵榕在作报告时,用了朗费罗的一句名言作为开场白。
“紧张与压力是贯穿整个高三的主旋律。”赵榕说:“接连不断的考试是高三学习生活的标志,而我曾有5次考砸的经历。整个高三一年的考试中,欢呼者中很少有我。可贵的是,在我迷茫的时候,老师依然相信我可以走出低谷,家人也为我无私地付出着,他们的信任成了我最坚强的后盾。”“我经常总结自己的失分原因,严格执行自己的学习计划……终于,去年临近春节时,我第一次考了班级第一名。”赵榕说。
第二轮考试开始后,赵榕的文科综合成绩在班级排名很靠后。模拟考试就是因为文科综合成绩拉分而惨败。随着“百日冲刺”的临近,赵榕更加着急了。她说:“主动出击的收获,远大于被动接招。”
无奈之下,赵榕又买了几套文科综合试卷,她见缝插针地学。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一次模拟考试中,赵榕的文科综合成绩名列全校第二名,总成绩名列全校第二名。“今年高考,我的文科综合成绩排全校前三名,总分排全校第二名”。
谈起高考的考场体验,她说:“好习惯很重要。高考考的是心态,拿我自己来说吧,语文考完后,自我感觉特别差,除了不担心作文外,其他的都让我心存忧虑。其实,平时同学们就应当拥有良好的心态,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自信。只看自己,不在乎别人的学习情况。只要自己足够强大,能够进入理想的大学,便完成了任务。要相信自己的能力,不要一味患得患失,计较名次与分数。2.从容淡定。如诸葛亮所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至远’”。
“只有坚信自己是最优秀的,才能成为最优秀的人。这句话是我心中的太阳,无论什么样的雾霾,都遮挡不住它给我带来的光明。”赵榕最后表示,希望她的经历能给即将走向高考的莘莘学子提供有益的借鉴。
赵榕:成功就是坚信自己最优秀
个人档案
姓名:赵榕 分数:588分 考入学校:中国人民大学
刘傲飞:发挥特长也能赢
□晚报记者 朱东一/文 金月全/图
“能进入自己理想中的大学学习,无疑是件美好的事。幸运的是,我考入了理想的大学。”刘傲飞说。需要说明的是,刘傲飞在高三通过了复旦大学自主招生的笔试,也就是俗称的“千分考”,最后也通过了复旦大学自主招生的面试。
刘傲飞表示,自主招生改变了她的命运。她说,复旦大学的“千分考”笔试涉及高中范围内的10门主要学科,200道题皆为选择题,每题做对得5分、不做不得分、做错扣2分。“我感觉它是对语、数、外、政、史、地、理、化、生、计算机的全面考察,对于普遍在高一就已分科的我们来说,难度巨大。而对于文理发展比较均衡的同学来说,则是一次巨大的机遇。”
对于复旦大学自主招生的备考要点,刘傲飞认为,第一要学会安排时间。“为了备考,我夜里12点之前很少睡觉,有时做题做到凌晨一两点。”她说,第二是态度很重要。不要认为不可能、做不到,如果不去尝试,就永远不可能成功。“我去郑州参加复旦大学的考试时,在考场里看到有些考生紧张得直哆嗦,我还在不经意间看到一个女生在抹眼泪。我想起班主任的一句话:‘危机危机,危中往往有机,聪明的人善于在危中寻机。’于是,我在考场上格外地冷静果敢,顺利地通过了复旦大学的笔试。”
对于自主招生的面试,刘傲飞说:“重在平时的积累,学习之余要多翻翻报纸、杂志,有计划地阅读一些优秀书籍,这样不仅能帮助你在自主招生面试中获得面试老师的青睐,还能丰富自己的人生,为大学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最后,刘傲飞告诉大家,相信自己,把握机会,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尽全力做到最好,相信天道酬勤。同时,她还希望学弟学妹们能考上理想的大学。
个人档案
姓名:刘傲飞 分数:543分 考入学校:复旦大学
魏畅:认为自己能行,那你就行
个人档案
姓名:魏畅 分数:629(理科) 考入学校:复旦大学
□晚报记者 张洪涛/文 金月全/图
“一次考试的失败,永远不能为你的人生下定论,即使它非常重要。中考失利、高考失利又怎样,只要你依然认为自己能行,那你就行。”在报告会现场,自信满满的魏畅这样对台下认真倾听的小记者们说。
学习、生活中的魏畅是个自信乐观的人。进入高中后,面对剧增的学习压力和各种考试,他也曾感到喘不过气来。对此,他没有生硬照搬别人的学习方法,而是结合自己的特点,总结了一套适合自己的方法。
“我不太喜欢定计划,我喜欢想起来什么就干什么,当然这并不是一个好习惯,只是说它比较适合我,”魏畅向大家介绍了一些自己在高中学习的习惯。他认为,记忆是理解的基础,记知识点的时候,要多次短时间地记忆。比如你要记单词,每个小时抽出来10分钟去记,比一个小时一直记效果要好。另外,记过的知识点一定要及时并多次地复习,不然很快就会忘掉。
“把语文当成数学,把数学当成英语,把英语当成语文。”为了对付紧张的高中学习,魏畅还总结出这样三句话。他介绍,“把语文当成数学”,就是对待语文要和数学一样重视,并且像做数学题一样多做题。他认为,高中的语文需要记忆的东西并不是太多,远少于英语,所以要靠多做题来培养感觉;“把数学当成英语”,并不是要你去背每一道你做过的题,说的是对于经典题型要注重积累,巧妙的方法要记住。如果你能保证所有你做过的题现在都会做,那么你的数学一定会考好; “把英语当成语文”,是说日常生活中要多用英语,用多了自然也就熟练了。
“不要太过于追求成功,尤其是不要苛求完美,尽量用一种平和的心态去面对一切。”魏畅告诫大家,当你能够平静地面对中考、高考时,你已经赢了。
□晚报记者 姬慧洋/文 金月全/图
高考其实就是一个跳板,跳得如何,决定了以后人生起点的高低。高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能够赢得高考,吴博文说,学会适应紧张的生活和学习,在不断的总结中收获成功。
他说,高中生活的第一步就是学会适应紧张的生活和学习。首先要正确认识自我,及时调整心态,搞好同学关系,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只有及早适应高中的生活,才能在学习上不落后于他人。
“在学习期间,根据各学科的特点,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是非常关键的。”吴博文说,比如语文,我们要多读一些好的文章,积累一些好的句子,在写作时会很有帮助。此外,包括政治、历史、生物等都需要多背诵,将知识点记死、记牢,打好基础,这是非常重要的。而对于数学、物理、化学等,则需要在记牢基础知识点的同时,多做一些题,做的题越多,你对知识点的掌握与运用就会越熟练,考试时也就更得心应手。
在谈到学习的小窍门时,吴博文说,最重要的就是多总结。在课后及一个单元的学习结束后,都应当进行总结。将知识点总结在一起,既有利于记忆与理解,也有利于高三的复习。在考试过后,也同样应当总结:对考试中的得与失进行总结,有利于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便于下一阶段的学习;平常做题后,对遇到的好题和好的解题方法多总结,有利于提高做题的速度与准确度,这两点在高考中是非常重要的。
吴博文认为,在高中的学习生活中还要注意身体,保持好心情,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娱乐与休息时间,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并严格执行,学习效率才会提高。
吴博文:路虽远,行者必至
个人档案
姓名:吴博文 分数:666 考入学校:北京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