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天南地北周口人
 
 
 
2013年8月1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刘庆邦:沈丘走出来的“短篇王”
刘庆邦

  □ 晚报记者 朱保彰 文/图

  核心

  阅读

  刘庆邦,著名作家,1951年12月生于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刘庄店镇。他当过矿工、矿务局宣传部干事,《中国煤炭报》编辑、记者、副刊部主任。现为中国煤炭作家协会主席、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一级作家,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著有长篇小说《断层》、《远方诗意》、《平原上的歌谣》等,中短篇小说集、散文集《走窑汉》、《梅妞放羊》、《遍地白花》、《响器》等。短篇小说《鞋》获1997至2000年度第二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神木》获第二届老舍文学奖。根据其小说《神木》改编的电影《盲井》获第53届柏林电影艺术节银熊奖。他曾获北京市首届德艺双馨奖。

  平易近人易沟通

  “北京三刘”(刘庆邦、刘震云、刘恒),其中刘庆邦被誉为“中国短篇小说之王”。刘庆邦为人低调,没有一点儿名家大腕的做派,一身朴实的乡土气息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一次见到刘庆邦时,是在刘庆邦回沈丘故里为家乡师生赠书的仪式上。刘庆邦从北京回到沈丘,带了1000多套自己的小说集,他来不及休息就开始为读者签名赠书。赠书活动结束后,刘庆邦虽然很疲惫,但他仍欣然接受了采访。再见到刘庆邦是今年7月举办的名家看淮阳暨“周口作家群”崛起现象的座谈会上,会议休息期间,记者向刘庆邦表达了想给他做个专访的意向,刘庆邦仍是爽快地答应了。

  采访刘庆邦,记者觉得他处处透着农民般的质朴,平易近人。谈起文学他娓娓道来,说起生活他侃侃而谈,言语间给人一种亲切感。

  1.

  一半是乡土一半是煤炭

  “每个作家似乎都在做梦,不光是我和我的同行,就连外国的作家也是一样的,不过梦境是不一样的。”刘庆邦说,他不迷信,但每次做梦都能梦见20岁之前他在家乡的情景。这梦境整理出来自然就是一篇很好的小说。他经常梦见老家的楼房着火了,他的二姐从院里的枣树爬到楼房上去救火,母亲则在树下大喊“注意”。这样的情景一直都在他的梦境中反复出现。说起来很奇怪,刘庆邦说,他在北京连续搬了几次家,但竟然没有一次梦见他在北京的家,梦见的都是家乡沈丘淳朴的乡村生活。

  刘庆邦每年都要回老家回味家乡的生活,他把老家的变化放在心底。他说:“如果一个作家是从农村走出来的,那么他最好的深入生活的方式就是回到老家。”

  谈起在煤矿上的生活,刘庆邦深有感触地说:“矿区就是我的第二故乡。我19岁被招进煤矿,经历了太多的酸甜苦辣,尤其是矿工们恶劣的底层生活,让人看了心寒。因此,我在矿区工作和生活的点点滴滴,也成了我日后创作的财富。”刘庆邦9年的矿区生活中,他和矿工们常常要在地下近千米的地方工作。对于矿工的性格,刘庆邦喜欢用“置之死地而后生”来形容。在沉重的生活里,矿工也只能以别的方式来释放压力。黑暗中,矿上的男人喜欢拿女人说笑,他们会在黑色铁柱上用粉笔画女人裸体,把又冰又硬的地下柱子称为“美女”,把不见太阳的白毛老鼠称为“白发魔女”。矿区的生活也为刘庆邦以后的创作道路埋下了伏笔,若不是有矿工苦难的经历也就没有了而今刘庆邦在写作上的收获。

  地下是刘庆邦炼狱般的生活,地上则是他阅读和写作的天地。1972年他的处女作《棉纱白生生》就是一篇以矿工为题材的小说,描述的是他身边的矿工勤俭节约的故事。当时初稿写出来并没有报纸、杂志采用。但刘庆邦没有放弃,一连投了10多家文学杂志,总算为自己的作品找到了“婆家”。在自己的写作领域内,刘庆邦说:“乡土和煤炭是我用之不竭的素材。”

  3.

  执着地回望故土

  刘庆邦的故土情结非常浓厚,他有一半以上的作品是以沈丘南部乡镇农民生活为蓝本,采用素描的手法把方言俚语、故事场景运用到小说里,给人营造出一种原汁原味的乡土生活。

  刘庆邦说,他生活在一个农村的大家族里,他们家族在村里有很高的威望。在他记事时,家里就住着高楼。中学毕业后,适逢煤矿招工,他就抱着走出去闯闯的想法离开了养育他近20年的乡村。刘庆邦深情地说,就是家乡这片土地为他提供了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家乡人的生活场景印在了他的脑海里,时时回放、时时咀嚼。他说家乡的话语就是小说创作的母语,家乡的语言非常有韵味,如果能把家乡人的对话整理出来,就是一篇很好看的小说。在他的乡土小说里,大多对话或对白使用的是地道的乡土语言,听起来亲切自然。而南方人似乎就没有这种语言优势,他们的对话常常让人听不懂,只能翻译成普通话,不过这样就变味了。所以,南方作家的作品很少用方言在作品中对话。家乡语言也成就了刘庆邦如今的创作。

  刘庆邦说,他创作的另一个资源就是家乡曾经的贫穷和苦难。那时农村遇到自然灾害,贫困和饥荒在他的头脑里至今挥之不去。他的中篇小说《平原上的歌谣》与正在热播的电影《1942》相媲美,并获得了《人民文学》的一个奖项。他的这部小说描写的是家乡遭受自然灾害的故事。刘庆邦经历过饥荒,当时河南闹饥荒很严重,尤其是他的老家死了很多人,用饿殍遍野来形容一点儿都不为过。刘庆邦就吃过柿树皮,树皮很硬。至于写这个题材的原因,刘庆邦说,要让民族保留历史记忆,不要这么早就遗忘这些惨痛的教训,一个民族要是失去了记忆,那是非常悲哀的。作家如果不能承担起帮助民族保留记忆的责任,则愧对作家这一称号。

  2.

  对周口作家群寄予厚望

  “提出‘周口作家群’应该是2005年吧,那时候应周口市政府的邀请,提出了‘周口作家群’的概念,当时知道的人并不多。之所以能形成‘周口作家群’,既有政府的主导,又有民间组织的积极参与。这也是本土作家不断出现,获奖作品层出不穷,才使‘周口作家群’有了雏形。”刘庆邦说。

  关于“周口作家群”的座谈会,刘庆邦都会在百忙中抽空参加。他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帮助家乡的作家,为他们提供一个施展自己的平台。

  刘庆邦认为“周口作家群”崛起的现象有两个要素:“周口作家群”有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旅外作家,主要是在北京的本土作家。另一部分是本土的作家,他们世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但未能走出去。这两部分就像“周口作家群”的两条腿。刘庆邦说,“周口作家群”的氛围已经形成,平台已经搭建,政府也注入了大量的资金,但作家们最需要是有创作的欲望。

  “至少家乡本土的作家都比我的起点高,我作为从家乡走出去的作家,希望有更多更好的作品能踏入中国文学的殿堂。我在北京等待着更多优秀的本土作家,期待着与他们会合,我们共同为‘周口作家群’的崛起出一份力。”刘庆邦谈起对“周口作家群”的未来,满怀希望。

  4.

  推荐条件:爱岗敬业、诚信守法、勤劳朴实、情系家乡的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工商企业、科教文卫、书画艺术等领域有影响力、有突出贡献的知名人士。

  推荐材料发邮箱:duxin0025@126.com  电话:13592220025

  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推荐

  “天南地北周口人”报道对象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专题、专栏等信息资料,均为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中华龙都网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00-2006 Www . zhld .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01版:要闻
   第02版:锐评观点
   第03版:时政要闻
   第04版:城事社区
   第05版:热线便民
   第06版:特别报道
   第07版:天南地北周口人
   第08版:国内综览
   第09版:国际综览
   第10版:国际深读
   第11版:文娱新闻
   第12版:文娱新闻
   第13版:体育新闻
   第14版:公 益
   第15版:百姓写手
   第16版:闲情/广告
   第17版:楼市家居
   第18版:楼市动态
   第19版:楼市/深读
   第20版:楼市/广告
   第21版:时尚/潮流
   第22版:家电/网络
   第23版:IT/家电
   第24版:楼市/广告
刘庆邦:沈丘走出来的“短篇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