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城事社区
 
 
 
2013年8月15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为周口量“体温”
图一 图二 图三

  “立秋”一周了,我市仍“高烧不退”。

  8月14日,我市温度达到39℃。午后,个别地方的气温一度突破40℃,给市民的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不便。

  此外,河南省气象台8月14日9时15分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预计当天下午,信阳、驻马店、周口、商丘、漯河、许昌、郑州、开封等地区和南阳、平顶山两地区东部大部分县市的最高气温将升至37℃以上。

  图一:8月14日14时28分,温度计显示周口市区大庆路桥附近45℃。

  图二:8月14日14时39分,温度计显示周口市区中州大道大桥附近42℃。

  图三:8月14日14时41分,温度计显示周口标志型建筑周口大闸附近43℃。

  晚报记者 金月全 摄

  这也是对记者的“烤”验

  □晚报记者 牛思光

  

  最近,晚报刊发了《高温下的“烤”验》系列报道。我们策划刊发这组报道的目的,是以普通的视角,去记录烈日下最普通的劳动群体的工作场景。本报记者进入采访对象的工作环境,用镜头记录下这些场景,让“高温下”的系列报道接了“地气”,进入普通劳动者中间。

  回顾这些受访对象,他们日复一日坚持工作,无论是寒冬还是现在的高温“炙烤模式”。他们的工作岗位或许你接触很多,因此习以为常,忽视了他们的存在;或许你没有条件接触,对他们的职业很陌生,但是在这样一个炎热的季节里,他们依旧坚守自己的岗位,为大众的生活提供服务,为社会的运转、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系列报道的采访,应该说也是对本报记者的一次“烤”验。本报记者深入这些被采访对象的劳动环境,和被采访对象同样经历着高温,并记录其中的过程,再呈现给各位读者。各种高温工作环境,不但让记者了解高温下的普通劳动者的辛苦,也让记者目睹了他们是怎么样用自己最朴实的心态面对自己的岗位。采访中,接近50℃的高温环境、拍照中汗水一直湿透衣服、感受到地面高温穿过鞋底的温度、长时间的户外暴晒……简单地说,需要流下和采访对象一样多的汗水,才能记录下这些瞬间。

  采访中记者注意到,许多单位都注意对员工做好高温防护,尽量避免高温对员工的伤害,这些做法令记者十分欣慰。

  除了本报关注过的职业外,还有许许多多普通的劳动者,此时正在高温下接受“烤”验。高温是对各个行业岗位责任、服务意识、职业精神的“烤”验,让我们关注、关心这些接受高温“烤”验的劳动者。

  采

  札

  记

  访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专题、专栏等信息资料,均为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中华龙都网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00-2006 Www . zhld .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01版:要闻
   第02版:锐评观点
   第03版:时政要闻
   第04版:城事社区
   第05版:热线便民
   第06版:特别报道
   第07版:天南地北周口人
   第08版:国内综览
   第09版:国际综览
   第10版:国际深读
   第11版:文娱新闻
   第12版:文娱新闻
   第13版:体育新闻
   第14版:公 益
   第15版:百姓写手
   第16版:闲情/广告
   第17版:楼市家居
   第18版:楼市动态
   第19版:楼市/深读
   第20版:楼市/广告
   第21版:时尚/潮流
   第22版:家电/网络
   第23版:IT/家电
   第24版:楼市/广告
我为周口量“体温”
市环卫处后院
垃圾成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