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版:家电/回顾
 
 
 
2014年1月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家电这十年:在竞争路上
阔步前行

  2004年~2013年,家电十年中经历了严酷的市场化洗礼,经历了从快速发展到高潮再步入低迷的过程。

  十年,博弈外资、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家电市场从单纯满足市场需求到现在主导的升级换代,家电业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浪潮中步入了艰难的转型中。

  十年,家电产品不断升级,从显像管电视到液晶智能电视,从涡轮洗衣机到滚筒洗衣机,从定速空调到变频空调,从两开门冰箱到多开门冰箱,豆浆机、空气净化器等小家电产品从无到有……

  截止到2012年,中国家电工业总产值达到1.14万亿元。2004年~2013年这十年间,中国家电业实现了本土化崛起,用沉甸甸的数字将“中国制造”改写为“中国创造”的同时,也完成了国产家电品牌的不断壮大。

  2004年——

  ▲关键词:千亿开端

  

  2004年,家电巨头——海尔集团第一个进入千亿阵营,营业收入达到1009亿元。当年,美的营业收入不过300多亿元,随后美的先后收购合肥荣事达和小天鹅,建立全产业格局,终于在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过千亿。2012年,格力成为第三个进入千亿阵营的家电企业。此间,科龙被海信收购,春兰空调被格力取代,容声冰箱、新飞冰箱却沉寂了。

  2004年,代表家电业新势力的国美、苏宁先后成功上市,中国企业也开始大举并购的大旗,其翘楚则有TCL、美的等家电巨头:汤姆逊、阿尔卡特先后被TCL收入囊中;美的更是大胆地引入外资企业东芝,与其成为以白电产业为主的合资公司;同时,以飞利浦、东芝为代表的外资企业也开始了新一轮的跑马圈地运动,或重塑形象,或在华建全球最大白电生产基地。一些实力雄厚的家电集团,已在中国股市尝试呼风唤雨,这些民营家电大鳄通过不断并购,迅速打造了拥有多家同业态或异业态的上市企业。

  

  2005年——

  ▲关键词:平板元年

  

  2005年被业界称为“平板电视元年”,中国彩电市场在经历了黑白、彩色、超平、纯平、背投电视历程后,终于在2005年迎来了彩电业的春天——平板电视启动元年,PDP(等离子电视)和LCD(液晶电视)产品开始脱下高贵的外衣,走进寻常百姓家。

  2005年可谓是高端运动风靡全球,日渐成熟的中国高端市场,巨大潜力与高额利润空间成为众多巨头觊觎的目标。索尼弃传统彩电,一举进军液晶电视后,大幅索尼液晶彩电的广告铺天盖地而来。

  而各大国产品牌也推出了主力产品,康佳的DSP数字超微点阵、创维的六基色、TCL的平板银狐、海信的Anyview、厦华的铂晶平板等新概念层出不穷。不过,这种繁荣背后难掩尴尬,中国彩电企业也只能说是“组装车间”,没有自己的“屏”,所有国产品牌的液晶电视屏采购全部依赖进口,采购成本高达80%,缺少核心技术成为最为致命的弱点。随着平板电视市场的爆发,2005年开始,国产彩电步入了一条艰难的转型之路。

  2005年,家电行业重要人物的相继出事和行业洗牌,成为当年的热点。从冰洗行业看,2005年可谓是多事之秋——科龙董事长顾邹军深陷牢狱,科龙被海信收购,资本狂人的锒铛入狱,对白电格局造成了太多的悬念。

  

  2006年——

  ▲关键词:风云变幻

  

  2006年对于家电行业来说,是充满变数的一年。2006年,“国美收购永乐事件”成为整个家电乃至连锁经营领域最具爆炸性的新闻,是中国连锁经营领域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并购。除了“并购永乐”,国美竖起的“鹏润”大旗,也是2006年家电连锁的又一大亮点。彼时,虽然业内竞争激烈,但是以国美、苏宁、永乐等为主体的家电连锁版图局势已定,强者间的对话更令竞争加剧,国美和永乐的突然联手,确实令人感到意外。

  2006年家电品牌之间的竞争也愈加激烈,尤其是国产和外资之间的竞争。2006年“十一”黄金周,外资彩电品牌突然一反常态,不仅率先揭开价格战的序幕,而且降价幅度让诸多国产品牌措手不及。随后,又大面积爆发了“台湾屏”事件,让外资品牌形象很受伤。国产品牌试图发起“反击战”,但是2006年的彩电市场仍然是以外资品牌完胜落幕。

  

  2007年——

  ▲关键词:绝地反击

  

  2007年对于中国家电行业来说,犹如一场突击战中最为关键的绝地反击——内外资之争中,国产品牌被逼到墙角后,以“告别价格战、开打价值战”的方式试图展开绝对反击,力争在上游圈地,也小有成就。

  当年,长虹启动国内首条等离子生产线建设、TCL集团也宣布通过定向增发募资,在广东南海兴建两个液晶模组厂。不仅仅是在彩电行业,白电产业的圈地也一直没有停息。除了几大白电巨头不断扩容外,也有新军通过收购上游企业来获得产业链的竞争优势。12月24日,四川长虹入主华意压缩成为其第一大股东,为旗下美菱获得充分的冰箱压缩机供应提供保证。此外,长虹还联手东元电机股份有限公司,启动空调压缩机生产线项目。无疑,加强上游产业链的建设,已经成为国产品牌反击的新筹码。

  

  2008年——

  ▲关键词:悲喜交加

  

  伴随着2008年年初的冰雪灾害,到“5·12”汶川国难以及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家电厂商在外部形势的诸多影响下,度过了不平凡的一年。

  2008年,整个国际形势多变,金融危机初现。而国内家电行业既有不堪铜材料成本高企,到连续阴跌的惨状经历,也有借奥运“东风”在营销赛场上风光无限的家电营销典范,造就了不少在家电下乡中名利双收的家电厂商。

  自三鹿奶粉爆发质量门事件后,国内其他制奶企业也纷纷被卷入其中。消费者对国产奶粉更是心存疑虑,纷纷购买豆浆机在家自制豆浆,豆浆机甚至一度脱销。面对豆浆机市场蛋糕的急剧膨胀,行业巨头九阳、东菱、美的等纷纷加入到斥资产能扩张、追加市场资源放量促销的行列。

  

  2009年——

  ▲关键词:政策补贴

  

  2009年,整个家电行业难脱国际金融危机的烙印。在此大背景下,2009年家电行业反倒带来不少惊喜,特别是家电下乡刺激国内消费,家电产品更新换代,让企业在国内外均打了翻身仗。

  2009年5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在此规划的指导下,国家在家电行业相继启动家电下乡、节能惠民工程和家电以旧换新等惠民政策。

  2009年,家电下乡实施范围扩大到14个省区市,并在全国全面推广。此外,为了刺激消费、促进更新换代,2009年6月,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出台。

  刺激家电整体销售,提高居民家电消费水平,以约14亿元的财政补贴,拉动逾140亿元的家电消费。然而,140亿元家电消费的背后,家电以旧换新所拉动的内需远不止于此。

  

  2010年——

  ▲关键词:国美内战

  

  2010年,中国家电业经历了风风雨雨。这一年,家电业老大——海尔启动了自主化营销;这一年,很多家电下乡中标企业在家电下乡中渡过了难关;这一年,国内液晶屏项目的上线,似乎加快了中国家电制造赶超日韩的步伐;这一年,“紫砂门”事件再一次让业界重温了社会责任一课……

  而国美事件无疑是中国家电业2010年的重头戏。国美创始人黄光裕在深陷牢狱之时,将国美这艘航母的指挥棒交给了职业经理人陈晓。通过引入贝恩资本、股权分配机制等,带领国美走上一条与黄氏管理路线完全相反的发展之路,也引发了国美内部两个男人之间的战争,最终导致在2010年8月初爆发全面内战。以黄光裕和陈晓为首的两大集团正面“厮杀”,牵扯了上至董事会下到普通员工、从总部到门店甚至渠道的所有层面,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2011年——

  ▲关键词:集体过冬

  

  前两年的政策红利在2011年面临集体退出,家电行业迎来了凛冽的冬天。随着三大政策的陆续退出、原材料成本的上升、汇率变化、世界范围的经济形势趋紧,我国家电行业面临着出口和内销的双重不利局面。

  “裁员”、“收缩”、“停产”成为频发词。而各种“门”的曝光,也让家电企业陷入信任危机,苏泊尔不锈钢事件沸沸扬扬,引社会关注。

  2011年,家电行业最大的变化就是发生了许多创新与变革,比如云电视的推出、多屏互动技术在电视产品上广泛应用,全直流变频空调的推出,健康时尚家电的普及,让消费者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科技魅力。

  此外,2011年各大面板、彩电巨头纷纷发力裸眼3D技术,试图让裸眼3D电视正式走进普通消费者家中。由于在智能电视上的敏锐触角,国产电视完全压制住了外资电视。而变频经过前几年的铺垫,2011也迎来了变频推动升级的市场口号。小家电产品智能化之路走得风风火火,实现了大幅的市场增长。

  

  2012年——

  ▲关键词:电商来袭

  

  2012年无疑是见证电商行业发展的关键一年。2012年8月14日,一场由京东商城CEO刘强东率先发起,苏宁、国美、当当等电商平台迅速跟进的电商大决战拉开了序幕。

  苏宁易购收购“红孩子”,正式发力电商平台。而随着电子商务的汹涌来袭,国内不少家电品牌纷纷涉网,电子商务化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

  纵观整个2012年,家电行业可谓在一片萧条中走过,销售状况不容乐观,整个大环境基本处于低迷状态。尽管总体上来看2012年家电行业平淡如水,但看似平和的表象下依然暗藏汹涌——行业的激烈竞争、产品的推陈出新、渠道的细分争夺、传统企业与新兴企业的不断交锋以及各种利好政策的相继退出等,在行业不景气的大背景下,众多家电企业仍然是逆流而上,在困境中求突破、谋发展,各种转型和变革的声音成为2012年家电界的主旋律。

  

  2013年——

  ▲关键词:跨界融合

  

  承接前两年互联网的飞速发展,2013年IT企业跨界做智能电视,而传统电视行业也热衷与IT企业携手推进智能电视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是互联网厂商与传统家电厂商的捆绑式合作。如阿里巴巴和创维于今年9月推出了酷开电视、爱奇艺和TCL也合作推出了互联网电视、小米推出小米电视等。同时,营销模式也在不断创新,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做预售,开拓营销思路。

  跨界赚钱成为今年家电行业的集体选择。2013年,“苏宁银行”等民营银行名称获工商核准,各路民营资本也跃跃欲试。家电巨头也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在美的集团加入申请民营银行牌照队伍后,9月25日,格力电器因被媒体报道拟开展银行业务而临时停牌。

  此外,智能化的发展在2013年也迎来爆发,智能电视、智能空调大行其道,成为2013年家电产品的最大亮点。

  (时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专题、专栏等信息资料,均为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中华龙都网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00-2006 Www . zhld .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01版:要闻
   第02版:广 告
   第03版:时政要闻
   第04版:视觉印象
   第05版:城事社区
   第06版:热线便民/公益
   第07版:国内综览
   第08版:国内深读
   第09版:国际综览
   第10版:国际深读
   第11版:文娱新闻
   第12版:体育新闻
   第13版:体育新闻
   第14版:读 书
   第15版:百姓写手
   第16版:闲情/广告
   第17版:楼市家居
   第18版:楼市动态
   第19版:楼市/深读
   第20版:楼市/资讯
   第21版:时尚/潮流
   第22版:家电/回顾
   第23版:家电/展望
   第24版:楼市/广告
家电这十年:在竞争路上
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