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朱海龙 文/图
本报讯 周应申是周口市开发区周庄行政村一位普通菜农,去年他种植了6亩地的莴笋。今年3月上旬,莴笋成熟了,老周满怀丰收的喜悦坐在菜地旁等待前来收购的大货车,没想到一直等到4月上旬还是无人问津。眼看着50亩地的莴笋要烂在地里,菜农直呼“谁能帮帮俺?”
据老周介绍,往年他们村庄里也种了不少莴笋,一到成熟季节,就会有人开着大货车来收购,价格还高。“可今年不知道怎么了,一直无人来收购,后来我们打电话过去,他们说不好卖,价格给的也很低。”老周坐在大棚前欲哭无泪,去年,他的6亩莴笋卖了5万元钱。现在眼看着血本无归,随着天气回暖,菜地里的莴笋再卖不掉,一开花就只能烂在地里了。
与老周一样发愁的还有周四华,他今年也种了3亩地的莴笋,眼看莴笋已成熟却卖不出去,周四华心急如焚。周四华说,他实在等不及了,前天他和妻子一起拔了800多斤莴笋,凌晨拉到蔬菜市场卖,一车只卖了180元钱。“这样一点一点地卖也不是事,还没卖完那边就老了。”周四华担心道,今年这么好的莴笋,却卖不上好价钱,批发价不到5角,实在太低。
据菜农讲,他们村庄今年种的莴笋有50亩,现在卖出去的寥寥无几,大家都在为销路犯愁。闻讯有记者采访,不少菜农跑来,希望记者多报道,帮帮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