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姬慧洋 文/图
心提示
核
又是一年春草绿,又是一年清明时。
1936年10月,经中共中央北方局批准,中共豫东特委在西华建立。在那个血与火的战争年代,许多先烈牺牲在这里,其中不少人是无名烈士,还有一部分是他乡之人。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当我们在享受幸福生活时,我们怎能忘记牺牲在这里的先烈呢!清明节前夕,西华县烈士陵园松柏环绕,一排排烈士墓碑肃然耸立。在烈士墓前不远,一些不知名的小花在春风里摇曳。微风吹动松柏,沙沙之声不绝于耳,恍惚间,军号声似乎又在耳边响起。“他们当中,既有策应吉鸿昌起义的李子纯烈士,有任豫东特委委员的胡晓初烈士,还有新时代舍己为人、献身火海的85后烈士展良才。他们是时代的先锋、民族的脊梁、祖国的功臣,更是西华人民的光荣、骄傲和自豪!”烈士墓前,西华县民政局党组成员马建伟激动地说。
374名烈士在西华长眠
西华县烈士陵园坐落在西华县城的西北角,始建于1959年8月,占地面积15.13亩。陵园内建有烈士纪念碑、烈士陵墓、李子纯烈士墓以及西华县革命烈士事迹陈列馆等。烈士纪念碑始建于1984年,碑体高15米,碑上镌有“革命烈士永垂不朽”8个大字。西华县革命烈士事迹陈列馆于1985年开馆,展出面积为600平方米。这里共有3个展厅:第一展厅展出一组群雕、壁画,第二展厅展出23位烈士事迹,第三展厅为缅怀厅,展出领导人题词和488名革命烈士英名录。1986年,西华县烈士陵园被西华县人民政府命名为西华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经过拱形门,进入烈士墓地。没有恢弘的规制,没有精美的雕饰,一抔热土、几块青石,筑就了烈士们的安息之所。这里的大多数墓碑,仅在阳面刻着烈士的名字,背面却无任何生平事迹的记载。据马建伟介绍,经过统计,西华县共有烈士554名。因为陵园面积有限,只有23名烈士长眠于此。“在554名烈士中,无名烈士有59人,有名字记载的烈士有495人。在本地埋葬的有374人,在外地埋葬的有121人,其中朝鲜92人,洪泽县雪枫陵园15人,睢县陵园14人。他们当中有策应吉鸿昌起义的李子纯烈士,有为了保护大部分同志生命挺身而出的屈申亭、屈登瀛父子,也有时任豫东特委委员的胡晓初烈士,还有阎王寨村牺牲的17名无名烈士等。正是这些先烈们前仆后继、流血牺牲,才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马建伟说。
李子纯与“湖北黄陂惨案”
市民:祭奠是为了继承先烈遗志
在西华县烈士陵园里,有一座占地5平方米的李子纯烈士墓。它是为了纪念在1933年“湖北黄陂惨案”中英勇牺牲的李子纯而建。墓埕中屹立着花岗岩墓碑,碑上镌刻“李子纯烈士永垂不朽”。碑后石壁上刻有李子纯烈士生平事迹。在西华县革命烈士事迹陈列馆里,还陈列着李子纯烈士用过的行军床、饭盒、衣物等用品。
“李子纯是西华县东夏亭镇人,他在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归来后,领导创建了我县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和第一届中共西华县委,在豫东率先点燃了革命的火种,牺牲的时候年仅33岁。”马建伟说。
1930年3月,李子纯受中共豫南特委派遣,进入西北军吉鸿昌所部第十一师从事军运工作,担任政训处上校秘书。期间,他领导和整顿了部队中党的秘密组织,利用自己的合法身份,帮助吉鸿昌创办进步刊物《铁军》杂志,编写士兵课本,教育和团结中下级官兵,对推动吉鸿昌逐渐倾向联共反蒋起了重要作用。同时,他还为党提供军事情报,组织向苏区运送给养和枪支弹药,帮助伤病被俘的红军指战员等。
1932年年初,吉鸿昌从欧美考察回国,秘密策动旧部抗日讨蒋起义。此时,李子纯任十一师改编后的三十军军部中校秘书兼八十八旅副旅长,随后又任三十军秘书长。得知吉鸿昌要率旧部起义,李子纯立即策应。他利用刚升任的机会,积极在部队发展地下组织,培训起义骨干。不久,由于消息被国民党特务侦知,起义失败。李子纯采取果断措施,组织部队中已暴露身份的共产党员和进步分子迅速隐蔽和疏散,自己则继续坚持秘密工作。
1933年夏,由于叛徒出卖,李子纯身份暴露,不幸被捕。面对高官厚禄的诱降和严刑拷打的逼供,他立场坚定,临危不惧,视死如归,表现出共产党人崇高的革命气节:“我是为大多数人谋幸福的,为全人类谋生存的。要口供没有,要命有一条!”被捕4天后,李子纯高喊着“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英勇就义,年仅33岁。
据马建伟介绍,西华县烈士陵园常年接受市民祭扫。平时祭扫的人比较少,但是每到清明节,就会有很多单位的职工和全县的青少年学生,或有组织,或自发地来到这里,缅怀革命先烈。
清明节前夕,家离烈士陵园很远的市民黄先生专门带着上小学的儿子一起前往祭扫。他已经连着好几年在清明节带着孩子去凭吊英烈了。黄先生认为,应该让孩子在小时候就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激励他们不忘国耻,奋发图强。
3月28日,周口监狱部分青年干警也在监狱党委的组织下来到烈士陵园,向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平年代为国家利益献出鲜血和生命的革命烈士献上花篮,为烈士扫墓。在了解烈士的革命事迹后,他们都受到了深深的震撼和触动,纷纷表示将继承和发扬先辈们的优秀品格和光荣革命传统。
烈士陵园的管理需要责任感
谈起对烈士陵园的管理,马建伟介绍,西华县烈士陵园自建成以来,就承担着保存和安葬烈士遗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任务。2003年8月,西华县民政局对烈士陵园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维修,一直使用至今。如今的烈士陵园虽然看上去干净整洁,但也有一些设施需要维修。
在陵园管理办公室,记者看到桌子上摆放着整齐的草帽、小铲子、电动除草机等物品。马建伟告诉记者,这些都是陵园管理员的工具。因为怕破坏植被,陵园内不能喷洒农药,只能人工用小铲子剔除杂草。他们平常的工作除了接待各单位和个人的祭扫活动外,还要保证景区的环境卫生。“在日常管理中,工作人员都尽职尽责,把陵园内的硬件和软件设施维护好、保养好,以便社会各界前来祭奠。”马建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