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清明特刊
 
 
 
2014年4月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商水:一位烈士 一曲壮歌

  □晚报记者 马治卫 文/图

  534位无名烈士 长眠李庄烈士陵园

  3月31日上午,在商水县民政局工作人员刘冰凌的陪同下,记者怀着对烈士的敬仰之情,走进了位于该县大武乡的李庄烈士陵园,拜访长眠于此的534位无名烈士。

  阳光下,松柏间,烈士陵园南北两处墓群井然有序地排列着。陵园的南半部,有早些年长眠在这里的236名无名烈士。陵园的北半部,有清明节前从别处迁入的298位无名烈士。

  陵园北半部的墓群西侧,矗立着一座墓碑。墓碑虽不高大,但看起来庄严、肃穆。墓碑正面镌刻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8个大字。墓碑背面的碑文中,记载了烈士为国捐躯的壮举:1948年7月28日,在著名的淮海战役中,我中原野战军第六纵队某团全体官兵,奉命在青龙沟一带阻击从驻马店北上增援徐州战役的国民党吴绍周兵团之十一师,战斗在上蔡县小岳寺乡西武张和朱里乡小庄村的接壤地带打响之后,他们冒着枪林弹雨,奋勇杀敌,经过一昼夜的激战,打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胜利完成了阻击任务,从而牵制了敌之兵力,为我军全歼徐州守敌创造了有利条件,期间有58名官兵为国捐躯英勇牺牲,集体埋葬此地。

  刘冰凌说,当时这里是战时后方医院的所在地。战斗结束后,村民们自发组织,用牲口拉着太平车,与部分战士一起,把牺牲战士的尸体集中运到到了李庄,分埋在19个墓坑里。“当时,也不知道这些官兵的姓名,更不知道他们的家在哪里”。

  新中国成立后,这些无名烈士墓成了当地人心中的圣地。参加过解放战争的村民李凤山义务看护烈士墓。每到清明节,李凤山都会向前来扫墓祭奠者讲述烈士牺牲时的情景,说到动情处,他声泪俱下。那时,村民李油锤常常去当李凤山的帮手。十多年前,李凤山去世了,李油锤义不容辞地接过了看护烈士墓的担子,如今他已经坚持了20多年。“这几年虽然来扫墓的人没有以前多了,但只要活一天我就要‘照顾’烈士一天。”站在烈士墓旁,李油锤说。

  刘冰凌讲,为告慰先烈,2012年商水县开始筹建李庄烈士陵园,目前共安葬烈士墓534座,其中现迁葬异地散葬烈士墓298座,就地立碑保护236座,均为无名烈士。“建成后的李庄烈士陵园将成为商水县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刘冰凌说,目前一期工程已基本完工,二期工程也即将开工。

  心阅读

  核

  雕刻在石头上的记录,随时间的流逝可能会慢慢消失。但人们头脑中的记忆,却永远清晰。青山不老,绿水无忧,是革命烈士用鲜血换取了国家的安宁与太平。清明节即将到来,记者怀着崇敬之情来到商水的烈士陵园,在缅怀先烈的同时,再次重温了那一段段让人刻骨铭心的历史。

  商水县烈士陵园

  李庄烈士陵园

  徐乃祯等英烈事迹可歌可泣

  在商水县胡吉镇胡吉村的一片空旷的田野里,有一尊白色大理石雕像,非常醒目。雕像的原型叫徐乃祯,是这个村里的人。1948年冬,淮海战役打响后,徐乃祯踊跃报名支前。他成为了一名担架队员,因长途跋涉,双脚冻伤,肌体严重损坏,伤势恶化,于1949年春病逝,时年54岁。后来,徐乃祯被河南省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徐州市淮海战役纪念馆,记载有他的事迹。2010年,为纪念这位英雄,商水县人民政府在此为徐乃祯立了纪念碑。解放军少将、军旅作家王树增在中央电视台讲《淮海战役》时专门讲述了徐乃祯的事迹。“在我们心里,应该给他树立一个纪念碑。”王树增评价徐乃祯时说。

  同徐乃祯一样,在汾河岸边的商水县烈士陵园安葬的英烈,他们的事迹同样可歌可泣。生于该县城关镇奎楼街的杨保民,1975年参军,1980年复员到县电业局工作。1990年2月5日14时许,他为抢救落入冰窟的李云成、刘伟华两名儿童而英勇献身,时年36岁。杨保民牺牲后,商水县委、县政府授予他“模范共产党员”、“舍己救人英雄”称号,省工会追认他为“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省政府批准他为烈士,国家能源部追认他为“人民的好电工”的荣誉称号。

  与杨保民一样,老家在商水县大武乡李庄村的李明德也为救人而献身。1984年7月1日18时30分左右,李明德施工驻地福山庄,女青年颜金玲轻生跳入水井。李明德为了救人,奋不顾身抓住井绳下到井里。可他下到一米多深时,井绳突然断了,他不幸后脑撞到井壁的石头上,掉入井水中,光荣牺牲。后来,李明德所在部队为他追记了二等功。

  在陵园内,记者看到了前些年为抓捕逃犯而英勇牺牲的公安干警李永杰的墓碑。2010年12月16日10时许,在省道洛界公路执行抓捕广东惠阳命案逃犯时,李永杰为掩护两名战友,生死瞬间,他把战友猛地推出,两名刑警获救,他被车轮碾轧在地,为自己42岁的生命书写了最后壮丽的一页。李永杰的去世让战友和群众失声痛哭。公安部政治部主任蔡安季在批示中称李永杰“十几年如一日顽强拼搏在打击犯罪一线,这次又舍身救助同志避险,是百万基层民警的楷模”。

  刘冰凌介绍,商水县在册的烈士有近300人,徐乃祯、杨保民、李明德、李永杰只是这些烈士中的代表。左立斗、王东建、王国志、黄建设、赵春辉、朱国印、李洪涛、武治业、周国君、曾庆海、万俊义、石大个、刘克强、王同开、王成、郑学仁、王凤齐、莫作合、洪心庆、张胡林、许秋、薛书明、张东……这些英烈的事迹同样可歌可泣,他们生前是面旗帜,倒下是座丰碑!

  追寻红色足迹,争做英雄传人

  烈士们为了人们的幸福生活牺牲了,他们在人们记忆中是否深刻?在商水县城,记者做了随机采访。调查显示:近些年对英烈的悼念活动开展的相对较少,许多市民对英烈的事迹不是很了解,只有少部分市民能够说出几位英烈的名字和他们简要的事迹。从总体来看,老年人、中年人比青年人了解得多。

  “如果不对现在的孩子进行适当引导,他们甚至连‘烈士’一词的真正含义都不清楚了。”商水县烈士陵园附近一学校的教师对记者说,他们每年都要到陵园为英烈扫墓,以此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采访发现,尽管大家对英烈的事迹了解的程度不同,但市民一致认为,英雄逝去但精神永存,生活中一定要自觉以英烈为榜样,追寻红色足迹,争做英雄传人。

  “服务”英烈 任重道更远

  谈起对烈士陵园的管理时,刘冰凌说:“原商水县烈士陵园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自成立以来,承担着保存和安葬烈士遗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任务,但由于年久失修。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2007年,商水县人民烈士纪念碑在陵园内落成。”记者看到,新落成的商水县人民烈士纪念碑巍峨高耸,成为烈士陵园内标志性建筑。

  为集中保护零散烈士墓,去年开始筹建商水县李庄烈士陵园。陵园规划占地9亩,陵园南北两边为整齐统一的烈士墓区,陵园中部为纪念广场,大门为两层半仿古式建筑。建成后的李庄烈士陵园,将成为商水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刘冰凌表示,尽管在陵园建设上做了一定的工作,但“服务”英烈,任重道更远。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专题、专栏等信息资料,均为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中华龙都网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00-2006 Www . zhld .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时政要闻
   第03版:综合新闻
   第04版:清明特刊
   第05版:清明特刊
   第06版:清明特刊
   第07版:清明特刊
   第08版:清明特刊
   第09版:清明特刊
   第10版:清明特刊
   第11版:清明特刊
   第12版:清明特刊
   第13版:国内/广告
   第14版:国际综览
   第15版:体育/文娱
   第16版:大众拍客
   第17版:健康生活
   第18版:心灵视窗
   第19版:传染病救治
   第20版:为您服务
   第21版:亲子/空间
   第22版:心理/人际
   第23版:健康/养生
   第24版:健康/关注
商水:一位烈士 一曲壮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