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然
有人喜欢打牌,有人喜欢下棋,有人喜欢旅游,等等。这些都是人生所需所求的一部分,然而,读书则是人生最需求最需要的东西。
不是吗?缘何世界上每天还印刷出版如此多的书?难道说仅是让人们观赏不成?非也。当然,谈到读书大家都知道这是一种“苦差事”,不然,咋会有那么多读书人的典故出现?如:古代既有“悬梁刺股”,也有“凿壁偷光”,还有“雪映窗纱”,以及“萤入疏囊”等。这些用苦功读书者大都或成功或成名,因为他们深深懂得唯有吃得书中苦,方可尝得书中甘的道理。
有人说,读书只有下苦功,才能欣赏到书中最甜的果肉,此言极是。哪一位成功者不是饱经沧桑和重重苦难?哪一位成功者的成功之路不是靠自己苦修苦行?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那么,读书究竟有哪些妙处呢?苦读书可以用精神上的感悟来清扫自己的心灵,使自己胸若虚谷,包容万物。苦读书可以“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拥有“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的开阔境地。
读书,能欣赏李白的洒脱,向往汉唐的强盛,感慨红楼的悲喜,惊叹宇宙的无穷;读书,懂得上善若水,厚德载物;读书,能够心明志远,淡泊名利;读书,能与时俱进,紧跟时代!你读哲学,知辩证唯物;读政治,让头脑清醒;读历史,使心静眼明;读文学,能修身养性;读法律,能知规守正。
为求知而读书,读有所得;为修身而读书,读有所循;为工作而读书,读有所为;为生活而读书,读有所智。读书能达到讲觉悟、强能力、有胸怀、宽眼界、重自律的“五种境界”。“人生最大幸福事,半夜挑灯读藏经”,这是何等的高雅、高尚、高智。
读书的过程,是一种精神跋涉,如若思想上的“一块麦田”得到知识的灌溉,一切精神枷锁会被一层层打开,心灵之窗必定被卓灿芳香的阳光照临。
读书虽然很难、很累、很苦,那温润祥宁的感觉如同品一杯香茶,令人心旷神怡,一种轻松愉快将遍及整个心灵,这难道不是一种很幸福的感觉吗?有人说,读书如看名山观沧海,心中有高度感的便看出山的高度,胸中有波澜的方可知深海的世界。
读书之苦,实质是一种甘味、是一笔财富。还有人说:不懂得苦难裨益的人,并未过着聪明而真实的生活。没有读书苦难的折磨,就不会有崇高思想的生成。不经风雨怎么见彩虹?不经寒冬皑皑白雪怎能见红梅傲立枝头?“苦难是一所大学校”。苦若披风,苦若骏马,苦若航帆,促使人们早日跃进宽广、辉煌的彼岸。尤其作为法律从事者,不读书又如何汲取众人所长,补己之所短呢?不读书,又如何拓宽自己的视野呢?
让我们苦读书吧!让我们与书为伍吧!因为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无数事实告诉我们:苦尽甘来,苦尽福至,读书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