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版:心灵视窗
 
 
 
2014年7月4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沙眼的体征及护理

  专家访谈

  专家简介

  丁莉娟,主任医师,眼底病科主任,1993年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医学系,学士学位,在省、国家级眼科杂志发表论文十余篇,获市科技成果二等奖四项,主编眼科专著一部。专业特长:玻璃体视网膜病,眼底激光。

  沙眼(Trachoma)是由沙眼衣原体(chlamydia)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结膜角膜炎。因其在睑结膜表面形成粗糙不平的外观,形似沙粒,故名沙眼。本病病变过程早期,结膜有浸润如乳头、滤泡增生,同时发生角膜血管翳;晚期由于受累的睑结膜发生瘢痕,以致眼睑内翻畸形,加重角膜的损害,可严重影响视力甚至造成失明。

  1.发病原因

  有关沙眼病原的研究历史已久,1907年Halbestaedter与Prowazek用光学显微镜和Giemsa染色,在沙眼结膜上皮细胞内发现包涵体,即上皮细胞内有红蓝色原体及深蓝色始体颗粒聚集,此包涵体具有基质(matrix),颇似外衣包围,被误称为“衣原虫(chlamydozoa)”。此后,相继有不少研究。但是,沙眼的病原体直到1955年才由我国汤飞凡、张晓楼等用鸡胚培养的方法首次分离出来。由于这种病原体能通过细菌滤器,寄生在细胞内,并形成包涵体,故当时认为是一种病毒。又因其大小,形态与一般病毒不同,称之为非典型或大型病毒,与鹦鹉热,淋巴肉芽肿的大型病毒相似。此后,各国学者进一步研究了它的分子生物学及代谢机能等,证明它具有RNA、DNA和一定的酶,以二分裂的方式繁殖,具有细胞膜及壁,并对细菌敏感等,这些都不符合病毒的性质,而与革兰氏阴性细菌有很多相似之处。故1974年出版的《Bergey细菌鉴定手册》将这一类微生物另立一目,称为衣原体。沙眼衣原体是其中的一种。

  沙眼症状:

  潜伏期约为5~12日。通常侵犯双眼,多发生于儿童少年时期。

  症状

  多为急性发病,病人有异物感、畏光、流泪,很多粘液或粘液性分泌物。数周后急性症状消退,进入慢性期,此时可无任何不适或仅觉眼易疲劳。如于此时治愈或自愈,可不留瘢痕。但在慢性病程中,于流行地区,常有重复感染,病情加重。角膜上有活动性血管翳时,刺激症状变为显著,视力减退。晚期常因后遗症,如睑内翻、倒睫、角膜溃疡及眼球干燥等,症状更为明显,并严重影响视力,甚至失明。

  体征

  1.急性沙眼:呈现急性滤泡结膜炎症状,睑红肿,结膜高度充血,因乳头增生睑结膜粗糙不平,上下穹隆部结膜满面滤泡,合并有弥漫性角膜上皮炎及耳前淋巴结肿大。数周后急性炎症消退,转为慢性期。

  2.慢性沙眼:可因反复感染,病程迁延数年至十多年。充血程度虽减轻,但与皮下组织有弥漫性细胞浸润,结膜显污秽肥厚,同时有乳头增生及滤泡形成,滤泡大小不等,可显胶样,病变以上穹隆及睑板上缘结膜显著。同样病变亦见于下睑结膜及下穹隆结膜,严重者甚至可侵及半月皱壁。角膜血管翳是由角膜缘外正常的毛细血管网,越过角膜缘进入透明角膜,影响视力,并逐渐向瞳孔区发展,伴有细胞浸润及发展为浅的小溃疡,痊愈后可形成角膜小面。细胞浸润严重时可形成肥厚的肉样血管翳(pannus crassus)。

  3.沙眼滤泡

  在慢性病程中,结膜的病变逐渐为结缔组织所取代,形成瘢痕。最早出现在上睑结膜的睑板下沟处,呈水平白色条纹,以后逐渐呈网状,待活动性病变完全消退,病变结膜全部成为白色平滑的瘢痕。

  4.沙眼瘢痕

  沙眼的病程和预后,因感染轻重与是否反复感染有所不同。轻者或无反复感染者,数月可愈,结膜遗留薄瘢或无明显瘢痕。反复感染的重症病人,病程可达数年至十多年,慢性病种中,可由其他细菌感染和重复感染时则常呈急性发作。最后广泛结瘢不再具有传染性,但有严重的并发症和后遗症,常使视力减退,甚至失明。

  为了防治沙眼和调查研究的需要,对沙眼有很多临床分期的方法。我国1979年全国第二届眼科学术会讨论时,重新制定了沙眼的分期:

  Ⅰ期——进行期:即活动期,乳头和滤泡同时并存,上穹隆结膜组织模糊不清,有角膜血管翳。

  Ⅱ期——退行期:自瘢痕开始出现至大部分变为瘢痕。仅残留少许活动性病变为止。

  Ⅲ期——完全结瘢期:活动性病变完全消失,代之以瘢痕,无传染性。

  沙眼治疗护理:

  孩子一旦患上沙眼后,应迅速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并持之以恒。通常,沙眼的治疗要坚持3~6个月才能奏效。主要治疗措施有:

  1.局部滴用眼药水

  常用15%~30%磺胺醋酰钠眼药水(又称斑马牌眼药水)、0.1%利福平眼药水、0.1%肽丁胺眼药水(又称增光眼药水)等滴眼,每次1~3滴,每日3~4次,晚上可涂用金霉素眼药膏。

  2.局部涂擦或滤泡挤压法

  如果是滤泡较多的沙眼,可以让医生用海螵蛸或滤泡压榨镊破坏滤泡。每周1次,经过2~3次治疗后即能见效,但不能根治,患儿仍要配合进行药物治疗。

  3.其他疗法

  轻症沙眼一般局部用药即可,而重症活动性沙眼或并发角膜溃疡的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磺胺药或抗生素治疗,如复方新诺明、强力霉素、乙酰螺旋霉素等,也可以配合口服维生素AD丸,以促进角膜上皮的修复,减轻眼部不适。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专题、专栏等信息资料,均为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中华龙都网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00-2006 Www . zhld .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论道周口之七
   第03版:十件实事入心坎
   第04版:综合新闻
   第05版:专 题
   第06版:开往申城的列车·见闻篇
   第07版:开往申城的列车·亲情篇
   第08版:开往申城的列车·名片篇
   第09版:开往申城的列车·影像篇
   第10版:红尘情爱
   第11版:国内综览
   第12版:国际综览
   第13版:世界杯
   第14版:文娱新闻
   第15版:公 益
   第16版:广告
   第17版:健康生活
   第18版:心灵视窗
   第19版:传染病救治
   第20版:为您服务
   第21版:亲子/空间
   第22版:心理/人际
   第23版:健康/生活
   第24版:她/健康
沙眼的体征及护理
少儿配镜必须正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