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
读提示
k1506次列车于7月1日晚23时54分从上海出发,原路返回。列车上外地口音的乘客多了起来。K1505/6次列车的运行,不仅方便了周口市民踏向上海区域的脚步,也给列车沿线人民带来出行便利,更重要的是这列列车本身就是一张“周口名片”。从上海火车站前电子屏幕上打出“周口”二字时,周口和千里之外的上海就有了一条联系纽带,也给了沿线各地居民了解周口的窗口。
□晚报记者 宋风 牛思光 金月全 文/图
移动的“城市名片”
在卧铺车厢内,记者看到两位老人面对面坐在桌旁,桌子上放了一个插着玫瑰花的玻璃花瓶。
其中一位老人告诉记者,他叫王相禄,今年77岁。虽然已经退休多年,但是他一直很关注周口的交通发展。为了体验一下这班列车,王相禄决定和老伴一起,乘坐第一班火车去上海看看东方明珠和外滩。
王相禄说:“周口作为一个地级市,开通直达上海的火车,类似情况在全国范围内也不多见。对我们这个城市来说,不仅方便了市民出行,更因为写着‘周口——上海’字样的火车,在沿途站点停靠,就像一张‘城市名片’,在沿途城市做宣传,吸引那里的人去了解周口,继而来到周口游玩或者投资。”
王相禄认为,这列火车的开通,对周口今后的经济发展,能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名片效应显现
经过一夜的行程,7月2日上午9时48分,列车抵达阜阳。在阜阳更换车头后,继续向前行驶。行驶过程中,有周口发往上海的k1505次列车,与返程的k1506次列车相遇,互相鸣笛后,载着周口乘客的k1505次列车,往东南方向驶去。
从上海出发,前往安徽淮南的于女士告诉记者,买票时,她并不知道自己买的是第一班k1506次列车的车票。于女士说:“能坐上首班车,说明我这次行程很幸运,回去以后,一定要把这张车票收藏起来。”
但是,对于周口这个城市,于女士显然比较陌生。她向记者询问,周口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记者向她细说了胡辣汤和淮阳龙湖,听完介绍后,于女士表示很感兴趣,她说:“希望以后有机会去周口看一看。”
61岁的刘夫从上海乘车去安徽阜阳,上车前,刘夫看到“上海——周口”字样,周口这个城市对他来说很陌生,但是他在多年前曾与周口有过“一面之缘”。
他告诉记者,30多年前,他还在郑州当兵,有一次从家里去部队的路上,路过周口,由于赶路,当时并没有在周口停留。
“那个时候的周口很小,但是看起来环境不错,给我留下的印象很好。”刘夫当年的匆匆一瞥,此后与周口这座城市再无交集。
“我在郑州当兵的时候,喝过胡辣汤,味道不错。”刘夫说。但是,他并不知道,最正宗的胡辣汤,是周口人熬出来的。
从记者口中,刘夫得知周口是伏羲、女娲文化的发源地,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刘夫表示今后要抽空去看一下。“现在通了火车,去周口方便多了,以后我要是想尝尝正宗的胡辣汤或者去周口的景点转转,坐火车就很方便。”刘夫说。
阜阳大学生首次了解周口
7月2日早8时,从上海返回周口的K1506次列车正在快速行驶中,在列车14号硬卧车厢里,一名学生模样的旅客正在和其他旅客闲聊,他的外地口音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他叫李永翔,家住阜阳市颍州区三合镇,是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名学生,在上海上学已有两年。
“我是偶然买到这班车的车票,以前并不知道这班车。在买票的时候,突然发现这班车,觉得这班车的时间很适合我,所以就买了票。”在和记者的谈话间,李永翔了解到这是首发列车,他笑着说:“这么说我还是很幸运。这班车对我回家来说比较适合,在上海吃过晚饭后乘车到火车站,等不了太多时间就可以上车。第二天上午10点多到阜阳,出站再在转车回家,到家不耽误吃午饭。”
说起以前是否知道周口时,李永翔表示对周口了解不是太多,只是从新闻上对周口有些认识。李永翔告诉记者:“我没有去过周口,只是听说周口和安徽距离较近,周口的胡辣汤很有名。”采访中,和李永翔相邻铺位的一位周口旅客接过话说:“欢迎你以后到周口去,周口有很多的地方值得一去。现在有了这趟火车,10点多你从阜阳上火车,过了中午就能到周口,下午看完关帝庙,晚上还可以尝尝周口小吃,还有淮阳太昊陵、万亩龙湖……”听着邻铺旅客的介绍,李永翔眼中露出惊喜之色。
当记者离开时,那位旅客还在向李永翔介绍周口好吃好玩的地方。
周口客运列车开行历程
2006年1月18日,周口开通至北京的旅客列车,开创周口铁路客运的新篇章,实现了我市铁路客运“北上”的梦想,“周口”二字出现在首都火车站电子显示牌上。
2006年9月28日,周口开通至广州的旅客列车,这次实现了周口铁路客运的“南下”,再次延伸了周口对外开放的“触角”,加强了与“珠三角”的联系。
在此之后,周口经济发展迅速,对外联系日益密切,再次增加周口对外列车,一直备受周口市民关注。2014年7月1日上午,周口至上海的首趟始发列车缓缓驶出周口火车站,这标志着周口向东南沿海又打开了通途。至此,周口市作一个地级市,成为全国为数不多铁路连接“北上广”的地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