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综合消息 中秋临近,为进一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防“四风”反弹,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8月10日开通公款送月饼等“四风”问题举报窗。
同时,中纪委网站发布消息称,将每周通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案件。
“公款送月饼”
点名道姓曝光
8月10日晚,中纪委发布消息称,开通举报窗将畅通监督举报渠道,同时每周点名道姓通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案件。
这是继“五一”前后开设纠正“四风”监督举报直通车之后,再次恢复周周通报,旨在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工作,发挥警示和震慑作用。
中纪委表示,如群众发现用公款购买月饼提货卡、礼券、电子预付卡等行为,可参与举报、建言献策。
中纪委通报154起
违反八项规定案
8月10日,中纪委再次通报8月4日至8月10日这一周内,各地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案件,共计154起。这些案件中包括违规使用公车、大操大办红白喜事、违规滥发福利、违规办理持有消费卡等行为。北京也通报了3起案件。
在这154起案件中,除了包括24个省市自治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外,交通运输部和中国人保,也分别通报了3起案件。
▲现象:
天价月饼“变身”提货卡
记者注意到,当日,中纪委网站推出该“话题”,截至8月11日上午记者发稿,已经有24条网友留言。
不少网友指出,目前“公款送月饼”的恶习依然存在。有网友称,虽然离中秋节还有一个月,但是伴随着月饼订购广告的“忽悠”,认为“风过草抬头”的人心又开始痒痒了。
一些网友分析了目前出现的“四风”新问题。网友“天网007”说,现在不再主打天价月饼,不再突出奢华高档,已经变成主打提货卡、预付卡,并附带上门取卡、异地提取、开具各种发票等“你懂的”服务,一些社区群、朋友圈成了诱惑腐蚀的重灾区。
对此,网友“龙山月”则担忧地表示,去年被禁令捆缚的高价月饼消费欲望今年会怎样呢?是被压缩后的反弹?还是被捆缚后的沉寂?抑或是改头换面,打着养生的旗号卷土重来?都未可知!
不少网友对中纪委网站开通该话题“点赞”,同时还对“公款送月饼”等现象提出具体的意见。网友“shaanxiqwp”建言,应该加强和完善制度建设,从立法、法规、制度上等杜绝,避免出现钻空子的现象。通过报纸、电视、电台、网络加大曝光力度,让见不得人的那些人和事无处可藏,“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法晚)